APP下载

大学MOOC都讲制教学研究

2020-05-19吴耐军

丝路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教学

吴耐军

摘 要:大学MOOC优势独特,前景广阔,但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古代都讲制教学引入大学MOOC,设置“都讲”并代表场外学生参与教学、参与互动。如此,教在场内、意在场外,间接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了媒体受众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打破MOOC教学的枯燥沉闷,改变教师的一言堂。

关键词:大学教学 都讲制 MOOC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大学MOOC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借助名校名师向社会提供免费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服务。2012年为MOOC元年,甚至有学者将MOOC比作“一场数字海啸”席卷全球并彻底冲破了大学的围墙。

尽管MOOC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与广阔前景,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毕竟,MOOC无法替代真实的校园文化,无法提供真实的现场氛围,更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性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大学MOOC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师生之间缺乏现场互动,学生之间缺少合作交流,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居高不下。

正如汪德基教授指出,“MOOC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技术,它能否发挥其作用,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要建设中国式慕课,应该使之与其他学习模式相结合,互通有无,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大学MOOC引入古代都讲制教学,旨在弥补当前MOOC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都讲制教学的引入

都讲制教学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汉魏时期,广泛流行于南北朝。《后汉书》三十七卷《丁鸿传》记载:“鸿年十三,从桓容受欧阳尚书,三十而明章句,善论辩,为都讲。”都讲制,即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都讲”,与讲师密切合作,协同教学。讲师为知识渊博的教师,主要负责讲授与辩难;“都讲”相当于助教,一般为讲师的入室弟子或得意门生,主要负责诵书与问难。

以此为鉴,大学MOOC都讲制教学的基本程序如下:首先,讲师导入。即主讲教师应阐明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框架,明确重难点;其次,助教演习。即助教学生应针对某一知识阐明个人观点,展示自学效果;再次,讲师点拨。即教师依据学生情况给予查漏補缺,理解领悟,融会贯通;最后,助教辩疑。即助教学生代表场外学生向主讲教师提出疑问,师生辩难。

大学MOOC引入都讲制教学,教在场内、意在场外,通过设置“都讲”参与教学、参与讨论,间接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了媒体受众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打破传统大学MOOC的枯燥与沉闷,克改变教师一言堂。

三、大学MOOC都讲制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助教学生的选择策略

大学MOOC受众群体的数量较多,差异较大,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为此,助教学生的选择应体现典型性与代表性。这就要求助教学生的学业水平应与场外学生基本持平;助教学生的学习进度应与场外学生基本一致。唯有如此,大学MOOC才能使场外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二)授课内容的编排策略

一方面,授课内容应文本化呈现,知识结构脉络清晰;同时,课程应以短视频形式录制,以方便场外学生自由选择,适时播放;另一方面,授课内容应尽量体现MOOC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大众性特点。同时,授课形式除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还包括动画、特写镜头、切换镜头等多种形式。

(三)主讲教师的讲授策略

主讲教师应坚持以助教为授课对象,以点带面,面向全体。同时,要尽量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主讲教师不仅是一位讲授者,而且是一位指导者。既要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查漏补缺,系统讲授,又要回答学生疑问,互动交流,互相辩论;既要关注出镜的学生,又要关注场外的学生。

(四)助教学生的学习策略

助教学生代表场外学生参与教学、参与互动、参与辩论。为此,他们不是知识的独享者,而是知识的共享着;不是机械的问答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不是一味地迎合教师,而是大胆质疑,相互辩难。助教学生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主讲教师密切配合,默契交流。

(五)场外学生的评价策略

教师应充分贯彻发展性、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来说,MOOC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整体控制教学的难度与进度;MOOC期间实施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MOOC结束之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效果。

总之,古代都讲制教学由来已久,其内涵博大精深。它所传递的教学智慧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继承与发扬。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提倡都讲制教学并不否定其他教学方法,而是要求MOOC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变换、开拓创新,从而保证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汪德基,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35(9):104—111.

[2]马秀麟,毛荷,岳超群,蒋珊珊.从实证分析的视角看MOOC的利与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3—6.

[3]丁钢.儒佛教学制度之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1987,(03):51—55.

猜你喜欢

大学教学
中、德两国大学教学的比较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析
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E—learning在美国大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借鉴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教学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