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誉减值的思考与建议

2020-05-18徐华

商情 2020年19期
关键词:商誉思考建议

徐华

【摘要】2019年初以来,数百家上市公司连续爆出巨额商誉减值的“黑天鹅”事件,形成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业绩“地雷阵”。这些商誉减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为了在短期内提升业绩,追求市场热点,对被并购企业持续成长能力评估不足,被并购企业以高业绩承诺换取高市盈率和高估值,在3年业绩对赌期结束后,被并购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形成较大的商誉,而且不少上市公司借机进行业绩“洗澡”。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商誉相关准则,力求形成独立化准则,采用摊销和减值结合的商誉后续计量方式,同时,加大并购方案的审批监管和事后监管惩治力度,有效杜绝低质量高溢价的并购。

【关键词】商誉 减值 思考 建议

一、目前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乱象的现状

2019年初以来,数百家上市公司连续曝出巨亏,形成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业绩“地雷阵”,亏损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超过百家,商誉减值是直接主因之一。这些由商誉减值带来的业绩爆雷,是早就潜伏在资本市场上的灰犀牛。2014-2015年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高峰期,积累了较高的商誉,2017-2018年正好是3年业绩承诺集中到期的阶段,被并购方没有业绩承诺压力,不需要为了避免赔偿而努力做高利润,导致这些企业普遍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商誉发生大额减值。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高达1.45万亿元。

这些巨亏上市公司中,第一类是部分中小创公司年度亏损超过50亿元,亏损额远超利润额,若通过企业经营产生的净利润挽回亏损,估计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第二类是亏损额超过当前总市值,该类公司就算把公司卖掉,也不能弥足巨额亏损;第三类是部分ST公司发布连续亏损公告,可能将面临退市风险;部分公司则兼具以上多重特点。其中被称为“雷神”的天神娱乐,预计2018年亏损70多亿元,亏损额居当前上市公司之首,天神娱乐总市值仅44亿元,亏损额约相当于公司市值的两倍。

二、商誉减值乱象原因分析

(一)以收益法为主的定价机制,形成较大的估值计量弹性

1.业绩承诺高

近几年经济形势不佳,大量传统行业竞争激烈,主业业绩不佳,面临亏损暂停上市风险,急于通过外延并购在近两三年内快速提升业绩维持上市资格,而忽视了并购标的质量,及长期发展性、业绩的可持续性,对标的方提供的业绩承诺,未做过客观的可行性分析。

2.市盈率(PE)高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做好市值管理,并购过程中往往追求有利推升股价的热点题材,争相并购热点题材相关企业,推升并购估值,使一级市场PE水平维持在高位,此类并购往往产生很高的溢价。而有些被并购企业本身质地不佳,仅靠蹭热点往往不具备持续性,热点一过,往往都是一地雞毛。

基于收益法为主的定价机制,容易形成并购先天不足,形成泡沫化商誉。

(二)减值测试的后续商誉计量方法,存在较大的不科学性

商誉在资产属性上,本质上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的,比较合理。

被并购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有周期的,经济是波动的,有可能并购当时是好的,但随着周期的波动,企业可能会盈利不及预期,甚至处于亏损。准确地说,并购形成的商誉最终归零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问题。碰上不好的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大额计提商誉减值不可避免。

基于商誉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是有时效性的,因此在预估的时间周期内摊销是必要的。

(三)估值主观性大,为商誉“洗澡”提供了空间

不少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未来的盈利预期作为估值依据,有很大的主观判断,在行业处于不佳阶段时,有些上市公司干脆提前进行业绩“洗澡”,有意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或过度计提商誉减值,为未来年度轻装上阵预留空间。

三、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商誉相关准则,力求形成独立化准则

并购是全球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逐渐频繁,并购商誉能否得到科学的会计处理,变得日益重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专门制订单独的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2号--商誉与其它无形资产》,而我国仅在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分别比较分散地对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作了相关规定。所以,建议制订单独的商誉会计准则,就商誉减值测试提出更具指导性、更明确的意见和判断标准,完善并购估值模式,降低商誉减值计提的主观性和酌定性。

(二)建议商誉后续计量摊销和减值结合

商誉的后续计量,若按照利润表为核心的收入费用观,应类似于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作为等待摊销进入利润表的费用,若按照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资产负债观,因其使用寿命很难预见,具有不确定性,就不应摊销,而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目前,在国际上选择摊销法或减值测试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都是可行的。

两种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建议可以考虑中间方案,摊销并不排斥减值,采取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相结合的方法。因为行业是有周期性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起伏波动,经济学理论中明确企业是有生命的,被并购的企业也是有生命的,只是生命周期难预计而已,实际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并购形成的资产和商誉,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和市场价值贡献时效并不长,能超过5年的并不多,有些并购当年就暴雷了。所以引入摊销法,更能体现出商誉的经济实质,使上市公司更慎重进行资产并购,巨额的并购商誉不摊销,保留在账面会虚增资产,为日后巨额计提减值埋下隐患。通过摊销每年度作为费用进入利润表,可以较好地约束上市公司盲目高溢价地开展并购行为。

(三)加大并购方案的审批监管

近年来,证监会已大幅简化并购方案的行政许可程序,但随着上市公司暴露出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证监会需加大审批监管的力度,并充分发挥各中介的职责,若中介存在不尽职的,及时问询并纠正。

(四)加大事后监管惩治力度,有效杜绝低质量高溢价的并购

上市公司若出现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监管部门有必要进行问询,要求充分说明理由,若发现明显不合理的评估或财务造假、存在违规行为的,应介入核查,依法处理。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提出一些关于商誉减值的思考与建议,希望此篇论文能给其他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商誉思考建议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对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