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0-05-16王翠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心肌

王翠红

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肌梗死、炎症、心肌病、血液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原因导致的心肌损伤,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泵血、充盈能力下降所致,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体液潴留、乏力等一系列症状,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终演化[1]。此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极大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对心衰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对患者心功能进行缓解,对治疗起辅助作用。为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的应用效果,本院对98 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98 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性疾病者,无严重肝肾功疾病者,无不适宜运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9 例。对照组患者男27 例,女22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5.19±6.7)岁;病程2~6 年,平均病程(3.5±2.3)年;其中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23 例,高血压心脏病17 例,心肌炎9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7 例,Ⅲ级25 例,Ⅳ级17 例。康复组患者男28 例,女21 例;年龄60~80 岁,平均年龄(66.01±7.1)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3±2.6)年;其中风心病22 例,高血压心脏病19 例,心肌炎8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8 例,Ⅲ级26 例,Ⅳ级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应用强心利尿剂及吸氧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绝对卧床休息,监督患者用药并观察用药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疾病的健康教育,做好生活护理等。

1.2.2 康复组 在常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病情、躯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由专业护士实施并监督患者完成,每日完成后对患者躯体状况进行评估,如有不适应减少运动量及时间。②Ⅱ级心功能患者,护士应嘱患者多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陪伴、鼓励患者到户外进行活动,步行500~1000 m/d,并进行爬1~2 层楼梯运动,2 次/d,患者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无不适可适量增加活动量。③Ⅲ级心功能患者,患者入院以后必须多卧床休息,如病情允许患者可在室内活动,在床边移步,站立训练,5~10 min/次,3 次/d,如无不适,病情稳定,可室内行走,逐渐增加运动量。④Ⅳ级心功能患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协助患者洗漱、翻身、饮食等,对各个关节应进行被动运动,5~10 min/次,3 次/d,患者病情好转,指导患者对关节进行主动运动,协助患者床边活动。如病情好转,适当增加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心功能改善2 级或者心功能达到Ⅰ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康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患者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慢性心衰是老年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发病比例不断上升,心衰是由于心肌容量负荷过大,心肌压力大或者原发性心肌病变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降低,临床治疗强调卧床休息,强心利尿,降低心脏负荷用药治疗及加强饮食指导等,虽能缓解患者病情,但疗效并不显著[3,4]。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康复护理模式,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实施中,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功能分级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康复干预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促进血管舒缩功能,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从而改善心肌营养,增强心脏功能;康复干预还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管舒张因子释放增加,使血管舒张,降低心脏负荷;通过康复运动,能缓解患者消极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能促进患者躯体的康复[5-8]。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发展,适宜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心肌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