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

2020-05-16李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呼吸衰竭呼吸机

李微

慢阻肺是老年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患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气管水肿、支气管炎,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特征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等,随病情加重,除呼吸道、肺泡、肺部血管等呼吸器官受到损伤,疾病也会累及骨骼、肌肉、心脏等肺外系统[1,2]。慢阻肺的治疗以缓解症状,纠正水电解平衡,控制并发症为主。如病情加重出现重症呼吸衰竭,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提升救治率[3]。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98 例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8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均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无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禁忌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普通组患者中男28 例,女21 例;年龄51~79 岁,平均年龄(64.17±5.45)岁;病程2~15 年,平均病程(8.34±2.2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7 例,女22 例;年龄51~80 岁,平均年龄(63.79±5.67)岁;病程3~14 年,平均病程(8.47±2.2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止咳治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注射液2.25 g/次,1 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次,2 次/d;多索茶碱注射液0.3 g/次,1 次/d,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患者在普通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取半坐位,调节呼吸机模式为S/T,呼吸频率12~18 次/min,氧流量4 L/min,潮气量500 ml 左右,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对患者的呼吸压逐步调整,呼气压调整为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压设为8~20 cm H2O。患者SaO2>90%,氧气浓度>35%,每日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时间应>8 h。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得以改善,神志恢复,发绀好转;有效: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好转,神志障碍减轻,发绀减轻;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普通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明显高于普通组,PaCO2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住院费用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与普通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s)

注:与普通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慢阻肺的发病是因α1-抗胰蛋白酶不足所致,α1-抗胰蛋白酶是机体肝脏合成的,如机体出现炎症,此酶可进入患病区域,从而使炎症缓解。吸烟、大气污染是慢阻肺的常见诱发因素,吸烟人群发生慢阻肺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5 倍,烟草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一氧化氮等物质可使人体中α1-抗胰蛋白酶降低,因此,吸烟人群更易患慢阻肺[4-6]。慢阻肺晚期患者常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常用治疗药物有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及多索茶碱,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是半合成类青霉素制剂,它与左氧氟沙星均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能较好地控制肺部感染。多索茶碱能扩张支气管,从而改善肺通气。药物治疗此类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长时间应用机体会出现耐药性,临床不良反应相应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加,将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无创呼吸机的S/T 模式能保证氧气进入肺泡,从而明显改善通气;可以克服气道阻力,使药物达到病灶处,提高治疗效果,能使气体进入肺部更加均匀,使PaO2提高,而且无创呼吸机小巧、轻便、噪音小,使用方便[7-9]。本院对近年收治的98 例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普通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高于普通组,PaCO2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住院费用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建议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