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2020-05-14郭平沈千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郭平 沈千贺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7月之间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118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59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效果等。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阻滞临床麻醉效果,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及增加阻滞持续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阻滞起效时间;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1

随着影像学设备的逐渐发展,超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利用超声行可视化麻醉对提升麻醉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上肢区域臂丛神经较为复杂,常规麻醉方式为传统解剖定位,其具有盲探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上肢区域臂丛神经对麻醉阻滞的要求[1]。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方医院收治的59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旨在为临床利用此麻醉技术在上肢手术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7月之间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11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行上肢手术者。

排除标准:(1)神经阻滞禁忌症者。(2)心肺功能障碍者。(3)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4)神志不清者。

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男30例,女29例,年龄25-67岁,均值为(43.56±12.71)岁;观察组59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男28例,女31例,年龄26-118岁,均值为(43.62±11.89)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118例患者均行上肢手术,术前8h均禁饮禁食。手术室需严格消毒处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手术,头部向患侧偏离。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定位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所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1MHZ,将适量耦合剂放在探头上,包裹无菌塑料袋,放在患者肌间沟区,使用超声探头观察患者的前中斜角肌夹着上、中、下臂丛神经的超声图像。若患者肌肉出现颤动则停止进针,之后将有刺激功能的神经导管置入,对患者的肌肉颤动情况进行观察,并注入0.3~4.0mg/kg。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显效为手术中患者主观感受无疼痛感;有效为手术中有轻微疼痛,能正常手术;无效为手术中患者疼痛明显,无法继续手术,需重新进行麻醉。麻醉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统计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卡方及t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118例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59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118例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59例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原理是根据人体解剖标志对应进行穿刺定位,但其不能直接进行定位,具有一定的误判率,容易造成阻滞不全,且损伤神经及血管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负担及心理压力[2]。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59例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提供给诊断人员清晰影像,帮助医师准确定位,及时调整穿刺方向,提高了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的负面影响[3]。此外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导入药剂后,及时作用于神经丛,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相比具有起效快的优势,及时有效镇痛、镇静,减少患者应激反应[4]。此外,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患者麻醉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超声引导下能提供给医护人员患者实时影像,能准确定位穿刺,避免穿刺针损伤周围神经组织及血管壁,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诊断的影响[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阻滞临床麻醉效果,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及增加阻滞持续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左曉春.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刊, 2018, 53(12):85-87.

陈凤萍, 唐培佳. 超声引导颈神经通路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18, v.40(12):52-54.

王辉, 祁红.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致霍纳综合征12例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 2018, 28(3): 271-271.

程珊珊, 王涛, 孙建宏, 等.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04):120-123.

刘松华, 方懿, 曹理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19, 30(03):44-47.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