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忆怀教授中医治疗肯尼迪病1例报道

2020-05-11徐玲玲杜钟名陆梦馨邹忆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瘀斑延髓运动神经元

徐玲玲,吴 康,杜钟名,陆梦馨,邹忆怀

肯尼迪病(Kennedy′s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病因为X染色体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外显子1中CAG重复扩增,属于目前已知的9种poly-Q疾病中的一种[1]。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科疾病,其特点是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和萎缩,肌束纤颤以及延髓受累[2]。据统计平均起病年龄为44岁,人群发病率为0.09/10万,患病率为1.6/10万[3]。本案病人肯尼迪病诊断明确,但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该病的既往文献报道也寥寥无几,邹忆怀教授通过中医治疗缓解肯尼迪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病人,男,56岁,2016年12月21日以“双下肢力弱2年余,伴活动后喘促1月余”为主诉来我院门诊。病人数年前自感四肢肌肉力量逐渐减弱,上楼时加重,影响日常工作;2014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查肌酶明显升高,上臂磁共振平扫:右肩及上臂、扫及胸背肌肌肉萎缩;肌电图:双上、下肢深感觉径路周围段传导阻滞,双上肢周围段、双下肢各段诱发电位(MEP)传导阻滞,范德瑞尔遗传学分析报告:被检样本CAG重复数为42,确诊为肯尼迪病。后多处寻医问诊,或以补肾壮阳或以甲钴胺注射等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我院求治。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有1个哥哥确诊为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

刻下症:双颊部凹陷明显,吐字稍有含糊,双上、下肢力量较弱,无呛水,眠差,入睡困难,每晚可睡3~4 h,噩梦纷纭,常有心烦。白天可上2层楼梯,平地走200 m左右,纳差,大便2日1行,舌肌纤颤、舌头难以坚持抬起,舌质暗、有瘀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右脉弦滑,左脉弦细。专科查体:意识清,精神稍差,意识内容无异常,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4+级,左手鱼际肌萎缩明显,双手指间肌萎缩,双上肢可见肌束颤动,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考虑该病病机是脾肾不足,兼瘀血阻络,中医诊断:痿病,脾肾不足血瘀证;西医诊断:肯尼迪病。以健脾益肾活血为治则,处方: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怀山药30 g,熟地黄10 g,肉苁蓉15 g,桃仁10 g,当归15 g,佛手10 g,天麻10 g,枳壳10 g,木瓜15 g,菊花10 g,丹皮10 g,独活15 g,桑寄生15 g,肉桂6 g。14剂,水煎服。嘱病人定期复查肌酶,日常活动注意安全。

2017年2月8日二诊:病人现上2层楼梯可,持续走300~400 m左右觉累,睡眠较前好转,平均维持在5 h左右,夜间易醒,3次以上。纳可,体重无明显减轻,大便1日1行,舌肌仍有纤颤,舌体淡暗,瘀斑较前明显缓解,舌体胖大,未见加重,边有齿痕,苔薄白,右脉弦滑,左脉弦细。于前方去菊花、丹皮,加鹿衔草15 g、龟板15 g,壮骨益肾,潜阳安神,14剂水煎服,嘱病人平日在能接受的范围下稍加行走锻炼,晚上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切忌带着“要马上睡着”“怎么还睡不着”的任务心态。

2018年8月15日三诊:病人前段时间因家庭琐事繁忙,停服中药1月余,渐觉活动耐力减退,肌无力感明显加重,难以维持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遂急来我科求治,自诉在停药期间,四肢无力感明显,舌肌颤抖、肉跳感明显,浑身疲乏,刻下见活动后汗多,右手肌肉萎缩较左侧重。睡眠尚可,每晚6~7 h,中间易醒,醒3次以上,大便2日1行,质偏干,舌体胖,有瘀斑,舌肌纤颤,脉弦细。2018年3月查肌酶:肌酸激酶(CK)1 138 U/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0 U/L。以补中益气为治则,处方:炙黄芪15 g,党参10 g,茯苓15 g,山药30 g,砂仁6 g,柴胡10 g,陈皮10 g,木瓜15 g,天麻10 g,枸杞子10 g,红景天10 g,肉苁蓉15 g,熟地黄10 g,黄柏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14剂,水煎服,日2次。嘱调整枕头至合适高度入睡,白天可稍加锻炼。

2018年9月5日四诊:病人自诉无力感明显好转,可行走400 m左右,睡眠尚可,夜间醒1~2次,食欲可,有汗出,舌肌纤颤,舌体不瘦,边有齿痕,较前稍减轻。舌质淡暗,瘀斑较少,苔薄白,脉沉弱细,继以健脾补肾,于前方加当归30 g、菊花10 g、炒白术15 g,14剂。现病人肌力仍较正常人稍弱,但与初诊相比有明显好转。

2 讨 论

肯尼迪病是由X染色体上AR基因外显子1中CAG重复扩增引起的延髓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4]。突变的AR在运动神经元中积累,其毒性作用导致运动神经元退化、死亡[5]。临床表现可归纳为神经肌肉系统受累表现和非神经系统表现两大类[5-8]:前者主要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可见缓慢进展的肢体及延髓部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震颤、延髓麻痹等,大部分病人肌酶升高至1 024 U/L左右[9],肌电图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缺失或波幅降低,且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损害早于运动神经动作电位[10],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损害以下运动元为主,偶有病例可不伴感觉神经受累[11];后者包括雄激素不敏感现象,还有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等内分泌异常和心律失常、尿潴留、睡眠异常等。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的诊断标准是CAG扩增数≥38个[12]。该病常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其他运动神经元病,或是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等肌病[13]。目前该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其发病机制,雄激素剥夺是主要的治疗选择,疗效已在动物模型中证实[1],其中研究较多的是leuprorelin,通过抑制睾酮释放以减少毒性AR聚集[14]。亦有其他治疗如左卡尼汀为肌肉细胞提供能量缓解肌肉无力,或是维生素B12营养神经等。有研究者建议通过康复训练,防止失用性肌萎缩。既往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报道极少,均从补虚的角度治疗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并取得了一定疗效[15-18]。然本病以虚为本,又多夹杂实证和变证,仅健脾温阳补肾,恐难覆盖所有病人情况。还需辨证论治,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予以不同治疗,方可提高疗效。

该病人主要症状是下肢力弱、肌肉萎缩,属中医学“痿病”的范畴。该病虽后天发病但本为先天不足,肾主生殖,本病常有男性乳房发育、生殖能力下降等肾精不足表现,是为肾虚;脾主肌肉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是脾胃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所致,故认为该病本质是脾肾不足,但常兼有瘀血、痰浊、风象。久病多瘀多痰,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痰浊内停,阻碍气机,气滞血瘀,瘀血内停,死血不去新血难生,死血顽痰留滞,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脾肾亏虚,精血不足,阴不制阳,阳动虚风内生,病人肉跳感、舌肌纤颤、震颤均为风象,邹教授常佐以平肝息风化痰的天麻、钩藤、菊花,同时合用养血柔肝息风的当归、赤白芍。首诊时病人瘀象明显,治以健脾补肾活血,以四君子汤、地黄丸加减;二诊时病人诸症较前好转,瘀象改善,效不更方,原方加鹿衔草、龟板加强补肾强壮之功;三诊时病人乏力明显伴汗出,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此处用黄芪,一则补益中土温养脾胃,本草求真认为其是“补气诸药之最”,二则补肺实卫,固表止汗。党参、茯苓、山药、白术等加强补气健脾,熟地、枸杞、肉苁蓉补益肾精,砂仁、陈皮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天麻、白芍、木瓜平肝柔肝息风,同时佐以黄柏清热,强调在补虚中不忘泻实;故四诊时,乏力、出汗较前明显缓解,同时睡眠质量大有改善,增加了病人生活的信心。该病人在邹教授门诊服药至今已4年余,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行走距离逐渐提升,现可正常的生活工作,舌体瘀斑明显变浅。2014年发病时CK 995 U/L;2018年病人停药病情加重,CK 1 138 U/L;2019年2月病人复查CK 512 U/L,肌酶较前未升高反有所下降,表明中药治疗极大地延缓了该病人疾病的进展,疗效较佳。

邹忆怀教授认为本病根本在于脾肾不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又伴有瘀血、痰浊、火热等,治疗应攻补兼施,但补益脾肾的治则应贯穿治疗始终。该病缠绵难愈,建议长期服中药调理,尤其是在病情波动期间,中药能够有效改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瘀斑延髓运动神经元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运动神经元的模型研究方法
陈渭良伤科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瘀斑的疗效观察
A Miracle of Love
延髓星形细胞瘤多模影像配融改进算法临床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为什么负重后手臂会发抖?
家兔延髓迷走神经连合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研究
浅谈行进运动与脊髓运动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