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脂联素和NT-proBNP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2020-05-11赵洋洋高吊清贾旭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重度心衰心功能

刘 菲,赵洋洋,武 鑫,高吊清,贾旭林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心力衰竭是目前小儿肺炎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及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血清脂联素(APN)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血浆蛋白,可通过调节机体抗炎作用来实现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属于心脏血管神经激素,具有扩血管、利尿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有报道指出在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浆中APN及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增高,且与APN及NT-proBNP呈正相关。本研究检测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清中的APN和NT-proBNP水平,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良Ros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为早期发现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及其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18年6月—2019年 6月收治的85例小儿肺炎患儿及同期40名体检健康的儿童(对照组)。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于2006年制定的《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1-2]中心力衰竭改良Ross评分标准将85例小儿肺炎患儿分为无心衰组(评分0~2分)、轻度心衰组(评分3~6分)、中重度心衰组(评分 7~12分)。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无心衰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30(14.1±3.2)个月;轻度心衰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6~36(16.2±3.6)个月;中重度心衰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28(12.4±2.6) 个月;对照组40名,其中男22名,女18名,年龄4~36(15.8±2.8)个月。4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85例患儿均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36个月;③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原发性心脏病的患儿;②合并重度贫血、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儿。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诊断当天清晨抽取4 mL静脉血送生化室测APN、NT-proBNP、肌钙蛋白 I(cTnI)。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血浆中 APN、NT-proBNP水平。APN试剂盒由美国 TPI公司提供,NT-proBNP试剂盒由美国亚培公司提供,cTnI采用快速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2.1 4组血清APN、NT-proBNP、cTnI水平比较 中重度心衰组APN、NT-proBNP、cTnI水平高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心衰组APN、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无心衰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衰组APN、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组别样本量APN(μg/mL)NT-proBNP(pg/mL)cTnI(μg/L)无心衰组457.11±2.02①②105.28±25.34①②0.03±0.01①②轻度心衰组2514.32±3.48①458.24±56.46①0.18±0.02①中重度心衰组1517.58±4.11704.24±68.320.35±0.03对照组406.01±1.82①②③87.28±15.67①②③0.02±0.01①②③

与中重度心衰组比较,①P<0.05;与轻度心衰组比较,②P<0.05;与无心衰组比较,③P<0.05。

2.2 4组LVEF比较 中重度心衰组LVEF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心衰组LEVF低于无心衰组与对照组;无心衰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4组LVEF比较(±s) 单位:%

与中重度心衰组比较,①P<0.05;与轻度心衰组比较,②P<0.05;与无心衰组比较,③P<0.05。

2.3 APN、NT-proBNP与改良Ross评分及LEVF的相关性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PN、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3、0.741,P<0.05),而与LEV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1、-0.499,P<0.05 )。

3 讨 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死亡原因,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严重合并症,儿科医师如何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同时准确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也可用于指导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3]。但是由于婴幼儿理解表达能力差,因此,评估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Peng等[4]研究发现LVEF是反映心功能级别的可靠指标,目前广泛用于判断小儿心功能状态,但是小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不易主动配合,很难获得可靠的心功能数据,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简单快捷、准确度高、比较实用的心功能评估手段,以便于临床医师早期准确诊断小儿心力衰竭。

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为:①肺炎时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加重;②肺炎时过度激活神经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前负荷增加;③肺炎导致心肌缺氧受损,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降低,从而引发心力衰竭[5-8]。

BNP和NT-proBNP由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而成,其中NT-proBNP 的半衰期较长不易受到药物的干扰,敏感性高,对跟踪病人病情的临床价值较高[9]。NT-proBNP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左心室壁张力及压力的变化,其血清中浓度会先于各项临床症状而先升高,是目前早期诊断心肌受损或者缺血、心力衰竭的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的高低与心力衰竭症状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10-11]。

APN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血浆蛋白,有抗炎、抗动脉氧化以及提高葡萄糖摄取能量等生物学作用。高脂联素是心力衰竭病人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的一种重要标志,多数体重有所下降,导致APN生成增加,进一步加重病人的能量消耗,进而形成恶性循环[12-15]。有研究显示,APN的升高是机体受到损害时的一种生理性保护,促进脂肪和糖的分解代谢,进而为心脏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在心力衰竭病人中具有积极的作用[16-17]。

本研究发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中APN、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衰组与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APN与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中APN、NT-proBNP均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表明APN与NT-proBNP可同时作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血清标志物。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中APN与NT-proBNP水平对诊断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高,且检查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及时,有望为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中重度心衰心功能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