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2020-05-09王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贯彻健康第一体育教学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明确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理念。教育部在课程改革文件中,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健康课,表明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也将全面贯彻落实到各个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中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成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贯彻 健康第一 理念

一、“健康第一”理念的释义

健康这一概念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定义中明确指出,健康不单纯是指人体在生理方面没有疾病,且身体机能良好,同时在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性方面是处于相对安宁稳定的状态。该定义将健康以三维角度进行释义,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三方面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新健康理念突破传统身体健康即为健康的观念束缚,将心理健康认为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才是个体最健康的标志。这种健康观念,将个体健康的范畴突破了医学生物学领域,拓展至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因此,现代健康观念认为个体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三方面一体发展,才算真正的健康状态。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旨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在身体技能、形态、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1]

二、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体育运动是学生中学教育阶段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有着全方位的影响,以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障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健康成长。同时有效的体育运动能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如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改善身体的生理系统机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以生理健康的角度出发,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毅力、自信、果断等优秀品质,同时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以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出发,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整体来看,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育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健康第一”理念下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思考

1.教学中重视体育健康知识的解读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和运动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教育,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学体育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教学的考核标准。而在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材中健康知识的解读,包括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能够进一步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2.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大多具备活泼好动、崇尚自由,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心理上希望展现自我,同时也具备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由于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较为富足,生活中缺少磨炼,受挫折能力较差,而上述种种特点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

3.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固定化,不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开发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勇于实践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指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某中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探索中,开发了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合作学习,共同交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体育与健康研究,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释放压力,即保证体育教学成效,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强化学生运功健康卫生教育,开展体质测评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加强针对学生的运动健康卫生教育,确保学生充分了运动健康卫生知识。在对抗性较强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要注意安全。同时体育教学应针对性地开展运动营养学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营养学知识,促进学生健康饮食,避免肥胖等不健康体质。为进一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在教学应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展体质测评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5]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根据中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领.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理念[J].青少年体育,2019,71(03):54-55.

[2]孙云樵,刘宇峰.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29-130.

[3]元文梁.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理念探析[J].成才之路,2016(4):38-38.

[4]杨世众.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贯彻落实[J].考试周刊,2016(8):94-94.

[5]周创.“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8(4):194-194.

作者简介

王谈,(1999.1.20—),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贯彻健康第一体育教学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贯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浅析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性的价值与贯彻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