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2020-05-09李洪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学生欣赏能力音乐教学

李洪梅

摘 要:小学音乐是学生的重要启蒙课程,对其心理与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与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除针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外,欣赏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本文则是通过分析以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 小学学生 欣赏能力

首先,音乐欣赏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这需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和培养,让小学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拥有更多的角度。在提升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令其个性化得到成长,这也是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组成元素。[1]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内容的表面化

首先,小学音乐作品虽然较简单,但仍是由乐谱、歌词、节奏等元素所构成,但其中包含了思想意识、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有所缺失的。多数小学音乐教师主要是围绕音乐作品的表面,即:演唱和演奏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忽略了音乐作品内在的剖析。此种表面化的教学内容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无法得到成长。[2]

2.乐教学方法不科学

培养小学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创新,但实际中却存在教学方法新,但学生接受度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为教师所制定的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没有重点考虑学生的需求,虽然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欣赏能力,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学评价不全面

教学评价是完善和调整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但从以前到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都存在教学评价不全面的问题。其中,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是最主要的问题,一旦学生课堂中的互动或回答,技能的使用未达到某一个标准,教师则会在教学评价中认定此学生的学习不合格,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欣赏将被固定化,自身的思想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而被限制,欣赏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成长。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

第一,在小学音乐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一定要改变教师自身的思维定式,以此为前提才可以令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自由、丰富和生动,这是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而兴趣则是保障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基础条件。

第二,小学音乐教师应尊重学生,赋予其主体性。首先,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对音乐的喜好也会不同,对于教师而言,则应该平等对待,不要因教师个人的喜好而歧视学生或差别对待。其次,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加强教师、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其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利用互联网可建立音乐分享群,师生一方面可以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都可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而令音乐欣赏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最后,也改变了小学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转化其对互联网游戏与娱乐的使用方式。

2.制定符合小学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

现代音乐与以往不同,在表现形式上变得更加自由多样,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首先应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地筛选,虽然小学音乐课程较简单,但对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影响却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点,教师可添加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例如:包含丰富动物或卡通元素的音乐歌曲,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制定教学内容之前和之后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与感。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是音乐教师需要注重的,因为欣赏起源与内心的感受。[3]

3.注重实际、因材施教

音乐等艺术类教学是较容易令学生的出现效果分化的现象的。以音乐为例,先天性因素和幼年期的影响往往决定了小学学生欣赏能力的成长。在一个学校或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个别学生已经可以听辨旋律,但多数学生仍五音不全。针对进步缓慢的小学学生,首先应根据其不同的基础能力和优势、劣势开展分层式教学。通过简单的测试可先将小学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在保持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课内或课外的自主学习方面,第一级学生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更加高级的音乐赏析能力方面的学习;第二级学生则应首先以巩固教学知识为主,其次可尝试教材外的其他音乐;第三级的学生则应主要以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练习为主。

4.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小学学生欣赏能力

学生学习音乐中具有较长的审美过程,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令小学学生懂得艺术并拥有艺术性的审美能力,在发展自身美的同时拥有创造美的能力。针对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把音乐、表演、舞蹈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深入到音乐的思想、情感中,先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带入到技术层面。

例如:在草原、四季的歌、家乡美等单元,拥有大量关于自然风光的歌曲,并且其中的风光是多数小学学生难以见到或熟悉的,教师可以利用此类歌曲让学生走进自然,拉近学生、自然与音乐的距离,在为学生讲述音乐的自然美的同时,配合曲目,强化学生的感受。小学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务必要让学生全面而深入了解音乐所涵盖的内容与请安,與自然相关的音乐教学,则需要增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教学观念,而不单单只是让学生演唱。

其次,教师可利用现代电教设备把音乐具象化,如:音乐中出现的巍峨挺拔的高山、清澈的江河、红花绿叶、广阔的海洋与黄土等;无论是祥和的村庄、繁华的都市或古色古香的古城,利用电教设备教师都可打破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令其的思想意识可以走出校园。而歌曲的同步播放,则可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同时,现代电教设备可以令小学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更加细致化,快进、后退和暂停、放大等功能,可以让学生欣赏到音乐中更深细的部分。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可见,音乐与欣赏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缺少了欣赏部分,学生无法认知和发现其中的美,自身的理论知识无可用之处,相关技能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要素。

参考文献

[1]顾建红.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设计与组织[J].中国教师.2013年22期.

[2]吴新颖.改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5年24期.

[3]钟华芳.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小学学生欣赏能力音乐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浅析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