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2020-05-09戴小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创新思维信息技术

戴小燕

摘 要:在教学资源多元化的今天,多媒体教育网络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优化课堂 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把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而且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年龄小,注意力较难集中,因此,视频、音频、动画、图画等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给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那么,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情境教学开设了一个新的局面,凭借它的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伴乐)听,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看,一池的荷花开了。荷叶挨挨挤挤。微风吹来,摇摆着身体在跳舞;再看,那迷人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就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真美啊!同学们,赶紧睁开眼睛看吧!(播放荷花视频)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通过听觉、视觉的感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加深学生对实境的理解[1]

二、巧用微课,丰富课堂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微课,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充满了生机活力。小学语文大部分都是故事性,感染力比较大的课文,很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注入微课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个故事——身材矮小。微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用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再现故事情境。二是通过师生互动模式,了解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身材矮小的。在观看微课时,我要求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楚王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驳楚王的?并体会其的妙处。让学生有目的地听,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象逼真的画面,大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往往会比枯燥的直接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三、巧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感受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上的灵感。在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看、听的机会,利用图、文、声的有机结合,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能力迁移。如《詹天佑》一课,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我先让学生找找读读写“人”字形线路的句子;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声音文字、声音、动漫画面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动画的直观演示表达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使学生深刻地明白了火车是怎样利用“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難题。一个动态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表达课件,极大地增强阅读表达的直观性、形象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解除阅读过程中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阅读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3]

四、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形象逼真的屏幕画面把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如,在教学《葡萄沟》时,在教学颜色这部分,先提出问题:葡萄有哪几种颜色呢?(课件出示)让学生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因为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看见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然后质疑,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让学生看课件,在比较中悟出这两个词的不同:“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学内容中的人、事、景、物活起来,动起来,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精心设计课件,熟练操作信息技术,让它的运用有“度”,有“实”有“质”,真正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颖,关文信,赵晶红.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齐梅,马林.教育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创新思维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