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中的“链条和齿轮”:家校合作方式的调查分析

2020-05-07成彬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教育

成彬

摘    要: 教育不仅是学校或者家庭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协力合作的过程。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样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具体分析合作方式的现状,找出家校合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家校合作    合作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和基石;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场所,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二者不能仅依靠自身力量承担起使孩子成人成才的重任,而要“拧成一股绳”,使家庭这个“齿轮”与学校这根“链条”完美契合,形成教育合力,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体系。

本文综合相关理论,将家校合作定义为:家庭和学校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教师和家长在平等地位上进行积极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学校对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家长对学校教育予以理解和支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提高教育效能。

一、家校合作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校合作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市六合区C小学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设计两类问卷,一类是家长卷,另一类是教师卷。其中,对学生家长发放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达90.91%;对教师发放问卷25份,有效问卷21份,有效率为84%。

(一)家校合作意识方面的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学生家长与教师关于家校合作的态度问题,主要是“作为家长/教师,您支持开展家校合作吗?”“您认为家长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吗?”“您认为学校发展需要家长的参与吗(家长有必要参与吗)?”三个题项。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意识到家校合作十分重要。绝大多数家长(96%)都十分支持开展家校合作;超过半数的家长(52%)认为自己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而且学校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即家长有必要参与)。教师的态度更积极,被调查的所有教師都支持开展家校合作;绝大多数教师(90.48%)认为家长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比例远高于家长方;对于学校发展是否需要家长参与,教师方持赞成态度的占76.19%,持反对态度的占19.05%,持无所谓态度的占4.76%;家长方面持赞成态度的占72%,持反对态度和无所谓态度的各占14%;可见,教师方的支持度高于家长方。从总体来看,该校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开展家校合作的态度是较为积极的,且教师对于“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有参与家校合作的权利及学校发展需要家长参与”的认可度相较于家长来说更高。

(二)家校合作方式方面的调查。

1.整体情况

家长会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95.24%的教师和69%的家长表示曾召开或参加过家长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联系日益便捷,很多班级都建立了家长QQ、微信群,48%的家长和95.24%的教师使用过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方便和快捷,教师可以群发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消息;如果需要个别联系某位家长,可以单独和家长沟通,私密性较好,家长若想要单独和任课老师交流也比较方便。另外,虽然网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电话联系作为一种常见的方式没有完全被取代,有90.48%的教师和42%的家长仍然将电话联系当作家校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及时、快速地联系到家长或者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联系的不足。有些家长喜欢面对面交流,比如平常接送孩子时和教师交流。此外,教师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在样本学校中也有运用,有71.43%的教师表示任教期间曾对部分学生进行过家访,仅有19%的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班级的教师到家里进行过家访。除此之外,学校还建有三个家校合作组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沙龙,不过从抽样情况来看,使用频率并不高。另外,8%的家长会通过学校的官网了解一些信息,与学校展开合作;2%的家长会选择使用电子邮件与学校合作。

2.实施得较好的家校合作方式

根据家长对学校目前实施较好的家校合作方式进行排序后得出的平均综合得分来看,家长会、面对面交谈、家长开放日、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五项是家长认为学校实施较好的方式。

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是家长参与程度最高的一种方式,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总体表现,还能跟各科任课老师有直接面谈的机会。从班级召开和家长出席家长会的情况来看,上学期学校所有班级都召开了家长会,其中有41%、48%、8%和3%的班级分别召开过1次、2次、3次和4次及以上家长会,可以看出学校、班级都十分重视召开家长会,希望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交流。从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情况来看,97%的家长(包括参加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积极参加孩子班级的家长会,仅有3%的家长未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可见家长也是十分重视家长会这种沟通方式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长开放日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家长们的喜爱,因为它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在学校有更多的接触。95%的家长表示,在学校通知家长可以在开放日进入学校参观、参加活动时,都十分愿意参加;5%的家长表示要看自己的时间安排。

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喜爱。样本中所有家长都认为建立家长微信、QQ群能够使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微信、QQ群这个媒介,可以发送各科当天的作业,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还可以在班级、学校活动时拍学生的照片与家长分享;还有教师表示经常在群里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少数教师表示他们会在微信、QQ群中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仅有19.05%的教师表示会在群里和家长讨论关于班级和学校建设的问题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或建议。

对“教师家访”这种合作形式,95%的家长表示十分支持,希望教师能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家访;4%的家长对此持中立态度,仅有1%的家长反对家访,认为自己没时间或者精力应对老师。有85.71%的教师认为家访有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愿意去家访,看一看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好地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仅有4.86%的教师反对家访,认为家访毫无用处,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这样做只是浪费彼此的时间。从家长和教师两方态度来看,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是支持家访的,但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家访真正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3.实施不太好的家校合作方式

虽然样本学校建立了一些家校合作站,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但从使用情况和家长的认可度来看,并不是那么理想。例如家长委员会:有49%的家长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家长委员会的文件,22%的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关于家长委员会的文件;46%的家长不清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举办活动的频率,5%的家长甚至认为该校的家长委员会从不举办活动。说明尽管学校有家长委员会,但还是存在问题,一是家长不了解,二是落实不到位。

二、家校合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和家长的态度来看,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对家校合作事业持支持态度,也在努力落实家校合作,希望能打破“家校壁垒”,形成教育合力。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家校合作在方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合作方式层级较低。

兰根布伦纳(M. R. Langenbrunner)和索恩伯格(K. R. Thornburg)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家长角色分为三个层次①(57-59):一是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如家长会、面谈、电话联系等;二是家长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如作为教师的家长自愿、无偿为学生开讲座;三是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如家长委员会②(23-26)。但是从前文来看,该校实施较好、家长认可度较高的合作方式恰恰属于第一种——家长扮演“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家校合作。家长通过家长会、电话、面谈等形式与教师、学校沟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但是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扮演着“低层次”的合作者,没有主动权和主导权,大多数情况下是“听教师说”“听学校说”,按照教师、学校的要求“不打折扣地做”;家长主动询问时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情况(占比86%)。而且家长会这种参与形式,往往适合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后进行,从参与的时间连续性来看,间隔太长,这种表面性的、低层次的合作看似有效,实则会影响相互间的真正对话。

(二)合作渠道簡单片面,流于形式。

家长觉得实施较好的合作方式基本是较为简单的,如家长会、面谈、电话、网络(微信、QQ群)等,但是对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家长学校这些正式的家校合作组织认可度却不高,说明学校的这些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或者说学校并没有对家长宣传过这些组织的作用以至于家长不了解,如家长对家长委员会的活动频率和相关文件的了解度。即使是在家长认为实施较好的合作方式中,家长关心的内容基本与学习有关,很少有家长会关心班级建设、学校发展,也很少有教师会主动征求家长关于这方面的意见或建议。95.24%的教师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汇报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57.14%的教师会征求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占比远远低于前面两个内容。教师认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应该主要围绕学生生活(占比90.48%)和学生活动(占比95.24%)两方面,没有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参与学校的人事管理;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教师占仅28.57%,有23.81%的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参与学校总务管理。可以说,教师、校方关于家校合作的认识并不充分,只停留于表面的、简单的合作。

三、提高小学家校合作方式实效性的策略

(一)达成合作共识,加大合作宣传。

家长和学校教师、校方领导必须认识到家校合作不能停留于“低层次”的合作,而应该向高层次发展,家长不应该仅仅“听从”学校的安排,还应该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学校应该主动地、真诚地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组织,成立家校合作宣传部门,通过印发宣传手册、网站建设、现场讲座等方式让家长对家校合作机构有更全面的了解③;当然,学校一定要让家长明白: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才有可能进一步与学校建立稳固的联系和合作。哈格里夫斯认为:“真正的合作文化是深层次的、个人的和持久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中心部分。”④(120-124)因此,学校要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向教师宣传家校合作的内涵和具体运作机制,比如教师专业培训、专家交流会、阅读会等形式,或者与“友校”搭建互助平台,让教师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帮助教师快速发展和成长起来,以便教师和家长协作更畅通。

(二)落实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

首先,学校要重视已建立好的各种家校合作组织,巩固家校合作的“桥梁”,如家长委员会。其次,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真正赋予家长参与的权利,如选举有能力、有知识、有参与热情的家长成为委员代表;让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后,组织机构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按照规定组织各种活动,发挥组织的作用,加深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联系,真正做到共赢发展,如委员会组织家长参观博物馆、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参与校方管理层选举大会等。校务委员会应该发挥作用,校务委员会是连接家长和学校的桥梁,它能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协助解决家长和学校之间的问题⑤。校方和家长交流时要尊重家长,善于倾听家长的反馈,如定期开展家长代表和校领导的交流会,搭建交流平台。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校方和家长能真正认识到彼此的权利与义务,也能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参与的热情。

(三)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合作渠道。

除了利用现有的合作方式外,学校和家长还应该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促进合作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事,更应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因此,学校应该尽力吸纳校外的资源,丰富合作形式。比如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家长开设家校合作的讲座或者活动,也可以带家长参观其他学校实施较好的家校合作站,让家长切实感受到家校合作带来的良好效果,有效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教育本就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过程,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宽了合作的渠道,丰富了合作的内容,也提升了合作的成效。

总之,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努力下,家校合作一定会取得富有成效的进步,合作渠道也会更加畅通,构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使“链条”与“齿轮”完美契合,使家校合作真正做到“不卡带”“不掉链子”,给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李丽娟.基于问卷调查的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3(5).

③杨柠.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④廖琴.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⑤张雯雯.栖霞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苏州大学第二十一批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是KY2019431B。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小学教育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