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公立医院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5-06蒋华玲蒋翰李梦琪

商业会计 2020年7期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公立医院发展现状

蒋华玲 蒋翰 李梦琪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移动设备的大规模增长吸引了众多应用程序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功能嵌入其中。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疗任务较重的公立医院也逐步加深对互联网信息手段的应用,将第三方支付平台渗透到各个环节。相比传统的支付渠道的交易流程,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支付流程简单、不受时间和场合限制、自助操作便捷等特点,能有效缩短结算缴费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第三方支付在推动医院支付体系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支付风险和监管问题。文章通过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态势,梳理公立医院第三方支付出现的问题,针对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为医院规范开展第三方支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公立医院;发展现状;问题及风险;措施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和病人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医院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开始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知质量,进一步改善就医服务质量水平刻不容缓。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排队长,看病短,俗称就诊缴费“四排一短”,即约号排队难、就诊排队难、结算排队难、检查排队难,而就诊时间短。繁琐的流程和反复的排队不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也降低了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众多第三方支付应用平台的异军突起,第三方支付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公立医院就医各个环节,有效解决了交易成本问题。网上支付预约挂号、二维码扫描支付等措施为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理论研究远跟不上应用实践的速度、支付平台产业的天生“逐利性”和分行业规范管理缺乏等原因,第三方支付在公立医院应用过程中显现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最早源于美国的PayPal公司,并很快受到大众的欢迎。1988年,我国首都电子商务工程正式成立,为线上交易双方提供了结算的平台,代表着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随着线上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03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打造并推出了“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功能全面且方便的特点,支付宝迅速成为公众最喜欢的支付工具。继阿里巴巴公司推出支付宝后,国内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支付平台,如腾讯公司推出的财付通、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支付等。2016年Apple Pay正式进入中国,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刺激性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我国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

根据iResearch公布的统计报告,2018年度,我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付的交易达190.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58.4%。201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市场基本上被几大主要第三方支付企业垄断,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合计占有的市场规模比例高达93.5%,形成行业二巨头的竞争态势。并且,支付宝和财付通在2014年相继推出了“未来医院”和“智慧医疗”计划进入移动医疗支付领域。目前,公立医院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范围不断推广,合作功能也不断加深,不仅有效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还能够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院服务效率,着重解决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四排一短”问题。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应用的优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兴起,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深入医疗领域,与公立医院的合作不断加深,对公立医院的结算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减少患者排队难、看病难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患者就诊时在医院窗口排队以现金或银行卡缴费的单一模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手机、自助机等移动终端上应用,患者可采取多种方式缴费结算。例如:可以利用自助机及有效证件,通过现金、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可以利用手机APP,绑定个人身份信息后,实时获取就诊信息,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支付;可以在人工窗口,通过现金、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可以在医生开具医疗服务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诊间实时结算。多种缴费结算方式,能够大大缓解窗口结算压力,有效降低排队时间和人次,甚至不再排队,而且还能节约患者诊疗时间和精力。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手机APP的联合应用,通过身份验证和绑定诊疗信息,能够实现线上预约挂号、检查和化验、线上取号、检查及化验结果在线查看、入院及出院结算预约等多种功能。通过线上预约功能,能有效缓解看病难,只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以上一系列操作,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大幅降低了患者在路上的时间,节约了患者诊疗成本。

(二)降低医院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与自助机、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合作应用,能够将原有需要人工操作的功能,变为患者自助服务,改进就诊模式,大大缓解人工窗口业务办理压力,减少人工办理工作量,释放大量劳动力,降低医院人力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来医院的次数和时间,降低医院人流量,能有效减少医院停车、就餐、休息等待以及医疗场地的需求,降低医院秩序维护压力,就诊环境更为宽松,从而大大降低医院在维护秩序、管理人流等方面的运营成本。

(三)流程优化提升诊疗效率,缓解医患矛盾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手機APP和自助机上的应用,实现了患者多种方式缴费结算、自助办理各项诊疗业务等功能,也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清晰看到诊疗流程和注意事项,避免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环节卡顿,减少工作人员口头解释的时间,极大地提升诊疗效率。当就医环境更为宽松、智能时,医护人员的精力能更多地投入在诊疗上,患者的精力更多地用在就诊上,能够有效调节医患关系,缓和医患矛盾。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应用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第三方支付手段作为新兴的产物,在应用时必然会与旧环境和旧事物产生摩擦,面临许多困难,包括金融机构电子支付所涉及的系统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本文主要结合公立医院的现实情况,探讨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系统信息风险,增大财务对账难度

医院的业务涉及较多类型和领域,所牵涉到的款项种类繁多。在传统的现金缴费模式下,遵循当面点清原则,很少出现账实不相符。但是第三方支付收退的全过程依赖于系统和网络的稳定性,若出现网络故障和卡顿、系统出错等情况,会导致HIS系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数据传输出现异常,造成银行、HIS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对不上,若采用传统的人工对账模式,会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据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网络故障导致患者重复缴费、因系统出错导致病人无法办理结算业务等情况比较频繁。这不仅会带来对账问题,甚至对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疗服务带来负面影响。

(二)法律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第三方支付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应用于公立医院尚处于初步阶段,在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问题也在不断暴露,但相关的立法规定却没有及时出台。2018年,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正式将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列入法律范畴,但重点是针对金融监管方面,并没有具体规定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运用。

(三)资金沉淀风险

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时,资金并不是由交易的一方马上划拨到另一方,而是对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和公立医院的部分资金起到代收、代管、代付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交易中介,代收代管代付的部分资金称为客户备付金。随着公立医院缴费结算时第三方支付功能的完善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运用第三方支付手段就医,交易过程中的在途资金将会是一笔巨额的沉淀资金。只有将备付金提现,医院才能确认资金入账。但一些医院反映,经常会出现提现失败的情形,其原因是待结算金额用于业务活动或退款,导致提现金额大于基本账户余额,则形成当日短款,需人工登录基本账户手动提现,形成沉淀資金。由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实时跟踪监督客户备付金的资金流向,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发生信用风险,那么客户的备付金就存在被转移或无法收回的风险。

(四)信息安全风险

公立医院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时,交易数据、患者信息始终存在安全风险。一旦因系统漏洞受到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感染,则有可能出现信息泄露或恶意套取风险。另外,医院的官方网站也存在被黑客入侵后恶意修改、患者的银行账户信息被窃取的风险,医院内部信息技术人员也可能违法违规通过系统后台操作窃取患者数据。如果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和病历等个人隐私数据被窃取,可能会引发医患冲突。

(五)创新风险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水平,一直致力于创新支付手段和服务方式,其中也包括简化支付确认、身份核实和实名验证等安全保障环节,但是这会导致流程上更容易出现漏洞。由于第三方支付的高技术、虚拟性、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支付特点,给监管部门带来了较大难度。

四、第三方支付在公立医院应用中的应对措施

(一)制定系统安全应急措施预案

资金安全问题主要风险点是扣款是否成功。患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过程中若出现网络超时或系统故障等情形,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种是HIS系统反馈缴纳失败,但发卡银行已从患者账户中扣减资金,导致患者资金损失;第二种是院方反馈结算成功,但银行信息系统未扣减资金,导致医院资金损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应强化信息风险预警和紧急处理方案,设置程序自动处理异常数据,当出现异常缴费业务时,系统再次调用HIS支付接口查询是否存在该笔订单,若存在,返回交易状态,修改异常状态为正常,若不存在,处理完后返回交易结果。当出现系统崩溃或被恶意程序攻击时,预先通知用户修复系统,恢复数据,将损失缩减到最小。

(二)建立核对制度,加强对账管理,防止错误与舞弊

公立医院第三方支付交易的参与者包括支付宝/微信等、患者、医院、银行四方。为防止舞弊行为以及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完善内部报表体系、做好各报表的数据核对工作是关键。医院财务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每天核对工作。上线对账平台,实行“两次对账,三方核对”。第一次对账是患者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后,资金实时划入对应的虚拟账户,此时,对账平台完成HIS系统结算明细与虚拟账户收款明细的首次对账工作,确保账实相符;第二次对账是实际到账金额核对,指“T+1”日,第三方平台自动提现后,核对实际到账金额与HIS系统结算额。三方核对是指汇集每日各客户端的交易明细、HIS系统结算明细以及银行对账单,自动核对三方数据,自动筛选长短款或特殊交易并在系统中标红显示,便于财务人员快速定位到异常记录,查明原因,确保医院资金安全。

(三)降低信用风险,设置资金专户,及时回笼资金

公立医院资金雄厚、就医需求大,并有政府支持作为担保,因此在公众中信誉度很高,第三方平台在公立医院应用时,不需要承担信用担保的角色,仅仅作为交易资金的中转站和收付款平台即可。在该模式下,公立医院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一个账号,仅仅发挥收付款功能,该账户由于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时有时间差,因而形成了沉淀资金,也就是医院的在途资金,只有将在途资金提现,转入初始化设置的银行结算账户后,医院才能确认为收入。对于沉淀资金风险,应尽量缩短医院交易资金在虚拟账户中的留存时间,合理设置提现频率。目前,采用的最短提现频率是24小时,也就是“T+1”模式回笼资金。但当我国众多公立医院纷纷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展合作时,就形成了非常大额的在途资金,即使按每天一次的频率提现,仍然会存在一定风险。据调查,“T+1”模式下,有些医院甚至每月会出现提现失败的情形,导致资金回笼滞后。因此,公立医院可以以地域划分单位,由当地政府出面,增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谈判力度,比如针对自动提现失败的情况,设置程序余额充足时自动发起二次提现;为医院开设在途资金专户,资金除了划拨至医院设置的银行结算账户外的其他任何流向,都需要得到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公立医院的双方授权才可执行。

(四)实行实名认证,防范网络诈骗,保护患者隐私

当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实现缴费结算、挂号取号、分诊咨询、结果查看、床位预约等功能后,应强制患者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实名认证时预留的手机号获取动态验证码,以此作为支付的安全保护措施。只有保证一人一证一号,才能实现数据正确和资金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防范创新风险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创新产品产生时,往往着重宣传该产品的优点,避而不谈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信息不对称,购买用户没有充分了解其中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而在信息透明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会谨慎经营,在通过创新寻求更多盈利的同时,会充分识别其中潜藏的风险。因此,通过建立新产品的信息公开机制,可以有效地约束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推出创新产品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新产品的安全稳定性,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就医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支付方式,通过对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人希望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缴费、退费、获取诊疗信息,减少就医的排队时间。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也将促进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也必然产生新的支付风险,行业主管部门及公立医院应适时修订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控制办法,将风险控制到最小,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更稳定、更有保障的环境和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欧铁,王冬,宋雄,程明.公立医院应用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01).

[ 2 ] 傅玉,赖科夫,王友俊.第三方支付在医疗服务流程中的应用实践与体会[J].经济研究导刊,2017,(05).

[ 3 ] 陈新平.第三方支付在公立医院的应用风险管理和防范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9,(07).

猜你喜欢

第三方支付公立医院发展现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