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北山区乡村医生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5-06刘东芝江玉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闽北执业山区

刘东芝,谭 菁,唐 琳,江玉婷

(福建闽北卫生学校,福建 南平 354200)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乡村医疗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闽北山区2 658名注册在岗乡村医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闽北山区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继续教育、收入等情况。在南平市10个县市区各随机抽取30位乡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了解乡村医生培训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闽北山区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2 658名在岗乡村医生。

1.2 方法

(1)研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座谈等方法对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收入水平等进行分析。抽取300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乡村医生培训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资料收集方法:认真记录调查对象的观点等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到区、县两级乡村医生分管部门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情况,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构成(见图1)

2 658名乡村医生中,男1 917名,占72.1%,女741名,占27.9%;年龄超过60岁885名,占33.3%,40岁以下141人,仅占5.3%。

图1 乡村医生年龄、性别构成

2.2 学历、职称(见图2)

图2 乡村医生学历、职称构成

2 658名乡村医生中,大专及以上学历40人,占1.5%,中专及同等学力2 095人,占78.8%;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含中医)95人,占3.6%,其余均持乡村医生证。

2.3 收入水平(见图3)

调查显示,乡村医生工作任务繁重,但从医获得的收入总体偏低,多数人月收入在2 000~3 000元,大部分乡村医生虽然有养老保险,但是养老金不高,过低的收入直接或间接影响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2.4 农村常见病、多发病

图3 乡村医生年收入情况

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农村留守老年人多,身体素质差。问卷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中高血压病占17.8%,糖尿病占6.8%,慢性支气管炎占18.8%,冠心病、肺心病占6.8%。乡村医生表示希望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常见病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3 讨论

3.1 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

南平市下辖两区三市五县,面积2.63万平方公里,人口321.26万,目前注册在岗的2 658名乡村医生中,男医生1 917名,占72.2%,女医生741名,占27.8%,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闽北山区乡村医生年龄超过60岁的885名,占33.3%,40岁以下的141人,占5.3%;35岁以下的仅有44人,占1.6%。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现象非常严重。

3.2 乡村医生学历层次低,学历提升较困难,执业化进程缓慢

2 658名乡村医生中,大专以上学历的40人,占1.5%,中专及同等学力2 095人,占78.8%;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95人,占3.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目前,闽北山区乡村医生的执业化程度与其存在较大距离,可通过调整我校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就业方向,提升南平地区乡村医生学历水平,加快执业化进程,使其成为合格的基层卫生人才。

3.3 乡村医生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南平市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南平2018统计年鉴》显示,南平市2017年城镇人均收入30 070元。闽北山区乡村医生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仅部分人能够达到城镇平均收入水平。近年来,村民健康需求提升、不信任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但凡有条件,都想去高级别的医院看病,在村卫生所就医机会大大降低,导致乡村医生收入明显减少。部分村卫生室房租、取暖费等由乡村医生个人承担,且医疗设备等均由乡村医生自行购买,有的乡村医生因为诊疗收入不能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外出打工。经济落后,待遇偏低,使乡村医生因付出与收入不呈正比而选择离开。闽北山区乡村医生存在“引不进、留不住、技术难提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年轻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因为各种现实原因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3.4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乡村医生培训方式由过去单一的集中面授,改为理论授课、技能培训和临床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授课以远程视频教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集中面授(含技能培训)和临床跟班学习任务分别由县(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乡村医生培训点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尽管已出台相应政策,实施免费培训制度,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8%的乡村医生认为需要通过培训提升诊疗能力,66.0%的人希望通过培训及时更新常见病诊疗知识,学习医学相关知识,如老年病、康复医学、新型传染病、留守儿童关怀。10.8%的乡村医生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学历水平,说明乡村医生期望获得操作能力和学历的提升,对相应的培训也有很大需求,但现有培训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乡村医生实际需要。调查显示,尽管有相关培训政策,但由于人员不足,乡村医生很难脱岗培训学习;大多数人仍持农业户口,他们要在农忙时节采茶、播种、收稻谷,为生计奔波无暇参加培训。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乡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应多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知识培训,鼓励乡村医生不定期到医院免费进修学习、积极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高诊疗水平,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循序渐进地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

4 结语

乡村医生职业素质关系到农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能否发挥作用,关系到国家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关系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果,直接影响农民健康水平。

闽北山区乡村医生存在“引不进、留不住、技术难提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年轻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是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中增加了为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执业助理医师的农村医学专业。福建省卫生厅在2012年批准我校开办农村医学专业,招收志愿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经本人申请、村委会推荐,择优选送到我校进行医学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签订合同,学生毕业后通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回协议村村卫生室工作。

通过对现有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的分析以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了解乡村医生急需的各种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医学知识,结合目前乡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使培训内容满足乡村医生工作岗位需要,构建闽北山区乡村医生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培养模式、就业方向提供指导性建议,提升南平地区乡村医生学历水平,使其成为合格的基层卫生人才,满足当前村民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闽北执业山区
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首次合作
中注协会员人数超过27万人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跨国执业的安全人沈建平
山区
诗版图 闽北诗群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