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双模式消除中职生学习惰性的创新与实践

2020-05-06梁永坚袁云霞王燕虹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惰性药理学资源库

梁永坚,王 朴,袁云霞,王燕虹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3)

1 现状与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引起新一轮的科技信息革命,推动社会产业的发展变革。我国受教育者中拥有移动设备的人群规模庞大,特别是16岁以上的学生成为网络学习的主力军,若能以此为契机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并有效应用,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几年中职卫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厌烦理论说教,多数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学习惰性: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技能。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难懂,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现代中职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好的操作技能,因此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2014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制定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2016年完成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及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和实践研究,2017年逐步建成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的实用性强、动态化明显的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等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并在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使用教学资源库并不能真正让中职生特别是大部分惰性十足、上课喜欢睡觉和玩游戏的学生学会知识、提高技能。有的班级甚至以学习为借口用手机玩游戏、看电影,比如我校2016级助产一班期考平均分比之前段考低了5分。因此,单纯依靠教学资源库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惰性,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1]。

2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2.1 构建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学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惰性包括拖沓、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我们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深入发掘一体化资源,制订教学方案,选择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典型教学单元和内容,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编写人体解剖学理实一体化教材,完善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学案、教学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要[2]。在调研座谈的基础上,采用直观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开展教学,将护理临床知识融入课程教学,逐步探索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见图1)。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整合课程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培训、进修及学习交流,注重专业教学与护理临床的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与信息化教学能力[3]。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拥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实验室,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我们以“护理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

2.2 完善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学科教学资源库

综合运用微课、案例、视频、动画、网页、虚拟一体机等开展教学,建立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学科(解剖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见图2)。项目组成员对网站的建设内容、运行方式及管理办法等进行了研究,依托我校官网创建了医学基础课程微课资源网、桂林市卫生学校药理学学习平台等。学生自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学、经常学、反复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攒积分,促进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技能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4]。

图1 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学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图2 我校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资源库建设

2.3 建立班级课堂积分管理系统,构建中职课堂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

通过创新研究,建立班级课堂积分管理系统,包含自学积分、教师后台评分、习题智能评分3部分。(1)学生课前学习以药理学学习平台案例视频、微课、实验视频为主,观看一定时间后领取积分,并且班与班之间有竞争,班级内部有排名。采取“小步子,快反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机,完成线上学习,而积分可以作为学生线上学习过程评价的依据。(2)专业教师课堂上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开展鼓励型、拓展型、探究型教学[5]。学生可连座帮扶,教师在网络平台后台立即评分,增强学生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表达、分析、概括等学习能力,完成线下课堂学习。(3)学生课后自主复习网络平台上的课程提纲,并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做完一套练习题,平台自动评分。积分管理系统评价方式为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成长保驾护航。

2.4 建立“三线一体”信息化智慧课堂引导模式

三年面壁图破壁。我们经过反思和大量研究,对于中职纯理论课,把原来的利用资源库学习模式变为“三线一体”信息化智慧课堂引导模式(见图3)。(1)以座位表网页、学生德智体美劳多元智力评价动态网页为主线,班主任强力介入,让任课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燃点,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问,从而让每个学生实现在课堂上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成长。(2)以知识探究和延展后台评分系统为第二条主线,由以往的纯粹引导改为半引导半鼓励课堂模式,把传统课堂灌输变为“站起来,知识再加工——轮流说;沉下去,微信大屏幕弹幕——探究理答;走出来,出门通行证——思维导图拍照上传”模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动起来,克服学习惰性,以促进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成长。(3)以药理学信息化平台过程性积分为第三条主线,我校为学生专门建立了药理学网络学习平台,网页多达200页,设有学生生活视频、我的班级、药理学习、后台管理等栏目,学生能在手机上看到自己的过程性积分、作业评分、课堂成长积分,增强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三线一体”信息化智慧课堂引导模式使学生从认识自我、掌控自我成长为发展自我、创新自我,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图3 “三线一体”信息化智慧课堂引导模式

3 新模式的推广成效

(1)创建班级课堂积分管理系统,构建中职生课堂成长长效机制,是该模式的创新点。我校联合河池市卫生学校、南宁市武鸣区职业技术学校、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合作推广,探索中职生智慧课堂成长模式在不同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2)由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整个班级的群变效应。我们在桂林市卫生学校推广新教学模式,受益学生一千多人,学生评价非常好。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模式对理论课尤其是德育课、班会课影响较大,以找到每个学生的燃点为抓手,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克服学习惰性,完成一些较难的任务。

(3)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课题组教师参加广西信息化教学比赛多次荣获多项一、二、三等奖,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4)双模式教学在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桂林市卫生学校的成教班实施,近3年培训医院护士、药剂士、医生五百多人,充分发挥了服务教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功能。

总之,我们建构了中职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和智慧课堂引导模式,特别是创建了国内首个突出中职生特色的班级课堂积分管理系统,结合学生特点,有选择、有计划地实施课堂积分管理以及多元化评价,从而消除所有学生的学习惰性,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中职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惰性药理学资源库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