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探究

2020-05-06狄庆锋冯传平蒋梅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向调研校企

狄庆锋,徐 晶,陈 容,冯传平,蒋梅香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职业教育进入发展新纪元。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制定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合作开发国家规范教材。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解决我国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之间的矛盾,同时现代学徒制也是解决企业人才选、育、用、留相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要想实施现代学徒制,培育企业需求的人,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1-5]。

1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高职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本科、专科的“简化版”,没有设置职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带来的问题是人才培养与需求“两张皮”,课程设置没有特点。开展通才教育,设置更多普及式课程。根据教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设置课程。

1.2 可行性

以能力为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能力本位强调以能力为本,兼顾学生各方面发展。早在20世纪,加拿大就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引入此理念,并在各职业院校中推广,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开发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是可行的。

2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

2.1 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核心问题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是要解决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等问题。根据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校企双导师共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教师基于岗位需求开发课程。

2.2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目标和标准

2.2.1 课程开发目标 现代学徒制体现的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其以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课程开发目标也必须与此对应。基础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为主,专业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岗位所需能力为主。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的课程。

2.2.2 课程开发标准 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能力核心、系统培养原则,体现双重身份、双主体育人、在岗培养、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重要特征。

2.3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路径(见图1)

图1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路径

2.3.1 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是为企业量身订制所需员工,学徒也是根据对应的岗位进行培养。因此,要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同时课程标准要以真实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结合理论,制定与真实岗位相对应的课程标准[6]。

2.3.2 职业能力分析路径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是开发课程的依据。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再根据能力要求,将课程分成几大模块,根据每一个模块需求设置相应课程。

2.3.3 课程体系构建路径[7-9]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一环就是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构建与现代学徒制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将部分课程进行整合等,以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

2.3.4 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路径 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只有符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能为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的教学标准才是好标准。在课程开发后,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来完善课程的开发情况;同时,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时,要对课程开发情况进行反推。

2.4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开发步骤

2.4.1 调研分析 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行业和企业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因此,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通过调研了解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了解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调研企业,了解其人才需求、岗位职级、岗位晋升路径等,设置相应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所需能力;调研开设相同专业的高职院校,取长补短;调研在校生和毕业生,了解其就业意向、学习态度及动机(见图 2)。

图2 调研分析

2.4.2 职业能力分析 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是根据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的。通过对行业及企业典型职位进行分析(见图3),得出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素质模型,以此为参考设置课程,保证学生在习得相关知识后,快速适应岗位。

图3 职业能力分析

2.4.3 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课程开发是重中之重。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工作往往由高职院校推进,企业则不温不火,热情不高。但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是培养主体之一,在配合程度和工作热情方面较以往大有改善。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相关制度,制定课程开发的相关细则,以相关激励和约束制度为前提,确保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工作长期、稳定开展下去,促进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3 结语

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校企深度融合,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解决学生就业难与企业选人难之间的问题,同时解决学校培养人与企业需要人“两张皮”的问题。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从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以能力为导向开发课程时,不仅要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更需要恰当的评价体系。开发现代学徒制下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要前提。

猜你喜欢

导向调研校企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犬只导向炮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