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路径探索

2020-04-30石香云郝会欣赵理马明明

文教资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创新创业

石香云 郝会欣 赵理 马明明

摘    要: 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意识缺乏、实践平台受限、宣传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进步伐。基于这一社会背景,本文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入手,探索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路径,积极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创造浓厚的创业文化、培养创新创业素养。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拓展    路径探索

从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性想法,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创新创业理念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2018年10月教育部在(教高〔2018〕2号)文件中专门提到了继续推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把高等教育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强化实践、结合专业、分类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重要政策依据都为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

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旨在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通过调查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发现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帮助大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2]。

一、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一些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校园,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充分,因而对自主创业的自信心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创新创业选择主动采取行动的仅占2.46%,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看法,67.54%的学生表现出一定不会实施或者不一定行动的消极态度;同时,大学生平时没有畅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实践指导,使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业热情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产生很大影响。

2.实践平台受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是有关联的,而不是单纯在某个时间段开设的孤立的课程。目前,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计划紧密贴合,没有开设系统而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多数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认为校园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形式较单一,在“您认为大学期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方式有哪些?”调查问卷中,53.73%的学生选择社团活动,58.58%的学生选择学生会或办团干部工作,67.91%和47.86%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型校园活动,还有45.34%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实习工作获得创新创业能力。

3.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国家出台的有关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在宣传方面缺乏一定的力度和影响力,在规范性方面稍有欠缺。部分大学生对校园休业创业弹性制度、跨校辅修专业或修读课程并不了解。经调查获知,对高校休学创业弹性制度了解的学生占25.37%,对双创网络课程开设熟悉的学生仅占27.8%;此外一些学生缺乏时间场地、财务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同时,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有限,因而运用相关政策辅助创新创业活动的灵活性大大降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1.积极探求多样化宣传途径。

河北省各高校之间应加强创新创业相关内容交流与学习,积极为青年群体搭建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并充分利用多媒体途径将信息分享与网络平台紧密结合,创业网站及时发布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并积极推广APP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应用,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投入创新创业事业中,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逐步深入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获取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微课、免费开展创新创业公开课等形式,可以让大学生的新颖思路和独特想法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获取全新的创新创业资源与实践指导。

2.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高校若想成功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高校可以通过项目立项形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鼓勵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项目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需要的时候高校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请求其给予经济扶持和政策支持[4]。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在银行贷款及税收减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降低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成本,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减轻青年群体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压力与负担,缓解青年群体在双创活动中的焦虑情绪,为他们提供契机,增强创新创业决心和信心。此外,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形成激励的创新创业竞争环境,积极有效配置创新创业资源,吸引更多拥有满怀热情的青年大学生加入。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青年群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创新创业渠道,完善青年创新创业社会竞争机制,为河北青年更高质量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3.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时代召唤。目前,高等教育和一切社会教育力量都应适应时代需求,在教育体系上将积极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青年作为重要目标,河北省高校教育应当将打造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宗旨。首先,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因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包含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着重把握创新创业教学知识综合性和科学性。其次,要达到优质课程的理想教育效果,高校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科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使双创教育不脱离学生专业特色,培养高校大学生投入创新创造实践的浓厚兴趣,体现专业特色,激发高校青年的创新创业兴趣,让灵活的教育教学形式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同时,积极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强高校教师的系统培训与学习。高校教育要与时俱进,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建设与行为导向,培养青年双创素质,探索出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和拥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同时,辅导员应充分分析角色定位,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提高青年群体创新思维能力和就业质量[5]。最后,要完善奖励机制,奖励优秀项目教师和大学生,鼓励更多人员参与创新创业浪潮中。

4.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单纯停留于理论层次,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落实创新思路,收获创业价值,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例如:创新创业项目指导、青年企业家讲座、师生座谈交流等诸多形式,举办创业类竞赛、创立创业孵化基地等;积极与社会优秀企业构建联系的桥梁,通过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突破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此外,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加快“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构建,打造多样化创业基地。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点发展创新创业,加强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6]。最后,校企合作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有效因素,所以高校应该促进产学结合形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基地方面的培训,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7]。

5.努力培养创新创业素养。

新时代青年永远朝气蓬勃,让整个国家和民族焕发希望。当代大学生应紧随时代步伐,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从“理论”走到“实践”。思想上,青年大学生应当积极树立乐观上进、敢于尝试的观念,努力培养勇敢无畏、团结协作、敢于承担等多方面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不忘培养自身思维能力,掌握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本领,并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等多样的活动,从中获得参与感,挖掘创业潜能。

6.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一方面,创业创新是高校学生就业与择业的选择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创业创新是新时代前进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外国学者Colin和Jake认为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的改变可以培养人的创业能力。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就业教育模式,注重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从中积攒经验,从而实现人生价值[2]。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始动力,河北省各高校应结合现实问题,积极优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拓展路径,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全方位、立体化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雅妮,姜书浩,韩文辉,卢巧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J].中国市场,2019(09):179-180.

[2]李新仓,陈杨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3):75-76.

[3]韓海青,钟硕.“1+3+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04):42-44.

[4]刘小珍.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93-96.

[5]傅君君.高校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0-11.

[6]冯晨静,张子谦,王安.新时代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38-139.

[7]黄丽.“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1):24-27.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困境及拓展路径探索》(编号2019030401077);河北中医学院教改课题《学生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9yb-8);河北中医学院教改课题《以大学生获得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编号19yb-27)。

通讯作者:郝会欣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创新创业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