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传统文人意识提升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2020-04-30覃运秋

文教资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

覃运秋

摘    要: 受西方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招生政策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存在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以致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重技轻道,使教学陷入瓶颈。鉴于此,本文从文人画和文人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以传统人文意识提高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展开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提供借鉴和推动。

关键词: 文人意识    中国画教学    人文内涵    重技轻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构建于儒、释、道传统哲学基础之上,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因历史与现状各种因素,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以致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重技轻道。因此,将中国画教学回归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视野应对当下中国画教育问题,以传统文人意识提高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成为学界的共识。不但关系到中国画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是中国画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什么是“文人画”和“文人意识”,以及文人意识对文人画理念的影响

文人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语言,承载着深厚的国学文化内涵,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产生于北宋,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清代,代表着中国画的最高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人对“中国画”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关于它的历史与渊源,学界已有诸多论述。但明确给出文人画定义的却为二十世纪初的学者陈师曾先生,其《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对传统文人画阐述得最清楚、全面的一篇文章,他认为:“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专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1](153)由此可知,文人画泛指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文人之意趣,画外流露文人之思想的绘画形式。作为有着独立面貌的视觉艺术,文人画的艺术表达已超越具体的物象而追求画外之意境,这种画外之意境蕴含着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即文人的文化意蕴在绘画中的流露和表达。在引文中陈师曾先生详细概括了文人意识包含的几个要素:追求性灵,注重思想的流露与寄托,崇尚虚、静、空的修身与审美意境。文人意识的确切定义,首次出现于朱良志先生的《南画十六观》,他提出:“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2](9)朱良志先生将思想性、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归结为文人意识必备的三大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文人画,也可称为人文画,即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它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3](1)

关于文人画及其文人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历代学者的表述略有差异、侧重不同,但都充分认识到传统文人意识对于文人画的根本作用。文人画是文人情怀与文人意识的表达,在儒、释、道传统哲学思想熏染之下铸就的对于性灵的追求,注重思想的流露和表达,崇尚虚、静、空的修身与审美意境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他们的绘画艺术实践,支配着他们对作品进行章法的处理、笔墨的运用。文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审美风格、个人修养等映射到作品中,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美学品位。重意轻形,追求书法笔意,张扬“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推崇“逸品”,崇尚“士气”等,无不隐含着画家的个性特质,折射出儒、释、道的传统哲学意蕴,凸显中华文化中文人的精神和气质。

尽管文人画各有特性、不拘一格,但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无不重视“文”(文化修养)、“人”(人品道德)、“画”(笔墨技法)三者的和谐统一,同时突出绘画对于人生的造就和涵养的锤炼。这在古代画论中有深刻的体现。如“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也”“胸中学问既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强调画家的文化、文学修养直接影响绘画品位的高低。“有笔有墨谓之画”,“笔者墨之帅,墨者笔之充也”,“笔之所成,墨之所致”,“笔精墨妙”,强调笔法和墨色是浑然天成的,笔主形象之骨,墨主形象之肉,笔墨是否精到是评价一幅画优劣的重要标志。“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故画品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也”,认为人品直接关乎作品气韵的高低,彰显人品与画品的统一。

文人畫彰显或隐含文人意识是不可避免的。文人的人品道德、文化修养与绘画技艺相结合,使文人画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文人意识中对于学识涵养的重视、对于高尚人格情操的追求,作用于笔墨艺术之中,使其呈现出不凡的气质和高雅的品位。是否具有高逸的境界、超拔的精神,是否蕴含隽永的意味、精妙的笔墨成为评判艺术品质高下的标准。其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意味着对于文人画特有的笔墨与精神的弱化,对于传统文化之本的偏离,势必难以真正表现出文人画艺术的精髓。

二、以传统人文意识提升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一旦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画的学习创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观当下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最缺少的恰恰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承继,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盛行、道德观念不断被边缘消弭,以致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重技轻道现象严重,作品流于形式,空洞、浅薄。究其原因,既源自外来艺术文化的冲击,又源自我国现有教学体制的制约、招生政策的不完善。

中国画教育一直以来深受西方美术教育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时期,传统中国绘画发展面临重大危机,西方绘画艺术成为拯救、改造中国画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绘画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时至今日重西学轻传统的思想仍然很大程度地影响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加之我国现行应试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意识的培养,以及各大高校美术艺术类招考多年来受苏联等西方教学模式影响,未充分考虑专业特殊性,一概以素描和色彩为考核重点,导致当今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绘画妄自菲薄,偏重于笔墨技法的训练,弱化中国画特有的写心表意、比德拟人等艺术手法及与之相应的人文、人格化的教育因素,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内质和精髓逐渐丧失,作品画意浅薄、轻飘浮躁,艺术境界、作品格调与品位不高。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想修养教育的不足使中国画的发展逐渐丧失赖以生存的基石,中国画创作凸显了文化自信心的不足。应该清楚的是,中国画的创作与教育秉承师徒制传授,传统千百年来都是“重道轻技”的,尤其是传统文人画家。陈师曾言“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4](25)。所以,在新时期中国画教学中,我们应该借鉴文人画重人、重文的艺术情怀,让中国画教学回归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视野应对当下高职院校中国画的教育问题,以传统文人意识提高当下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解决制约中国画教学发展的瓶颈,不但关乎中国画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是中国画发展的长久之计。

当然,历经社会文化的变迁,文人身份、价值观念和人生准则,以及文人画的受众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文人画赖以生存的根基随之变异。过去封建士大夫的情怀、所推崇和固守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但民族艺术的传统精神一脉相承,传统文人画家讲学养、讲品格的思想意识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封建士大夫的情怀,但有所选择地继承艺术的精华部分,用以指导当下的中国画教学实践,不失为一良策。

三、以传统文人意识提升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

(一)转变既有绘画观念,回归认同传统中国画科学、优秀画理。

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中缺失人文内涵、“重技轻道”的现象,教师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画绘画观念。

由于受西方艺术教育的影响,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大都遵循西方绘画教育模式。无可否认,西方绘画教育理念和体系曾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性元素,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两者毕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实际上,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艺术有着自己较为醇熟的绘画理念,如讲究性灵和思想、“怡悦情性”;强调“诗情画意”“功夫在画外”“胸中无尘滓,下笔如有神”;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超以象外”“聊写胸中逸气”等,极富文人之气,以写意为主、注重“表现”为特征,追求画外之境,重道轻技,技轻于道,技法只是其外在的表现手段。因此一味地追求技法的提高,舍弃艺术内在规律的发掘,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与中国画追求的审美格调和文化功能格格不入。脱离传统文化而空谈绘画,势必难以真正表现出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当今一些学院派画家的创作即为印证,技法虽然比较娴熟,但作品的意蕴浅薄,审美趣味流于庸俗,艺术追求品位不高,发展缺乏后劲。究其原因,在于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因此,转变既有绘画观念,回归认同传统中国画科学、优秀画理以纠正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重技轻道”的现象尤为重要。

“正确的学科发展观念并非是一味地求新,回顾与借鉴历史当中的典型经验,反思现状,也是发展的过程中所必需的”[5](137)。当代中国画教学不能囿于西方绘画教育理念,根据中国画的文化源流和审美特性,从中国画的学科规律出发,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中国画科学、优秀的画理贯穿国画教育,逐渐转变学生的绘画观念,以促进学习中国画能力的提高才是中国画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以传统文人意识为导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画语言规律的课程体系。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让教学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母体和本源,是提升和发展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关键。但传统文化的回归、人文素质的提升并不是一句空谈,需要以传统文人意识为导向革新课程,彻底打破旧的以提高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画语言规律的课程体系。

首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增设“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笔墨是中国绘画语言的核心。由于招生政策不完善,我国高校美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多年来实行一刀切的考试形式,未能充分考虑专业的特殊性,重西画基础的素描和色彩的考核,导致学生中国画基础薄弱,极少接触毛笔,更不知何为笔墨,在这种情况下对笔墨训练的强调就至关重要。通过中国画笔墨的宽泛含义及特点的仔细分析,不同时期对“笔墨”的不同要求,使学生逐步领悟到笔墨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中国画的热情。除了笔墨基础课程的学习,还需融入中国画史、画论和其他画种等课程,使学生对中国画及发展历程、创作理念及品评标准有一个明确认知,并且通过其他画种的讲授,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史论知识快速融入以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其次,在综合课程设置上增设古典文学、传统艺术、古代哲学、史学等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国古代经史典籍、与画理画论密切相关的综合艺术融入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以此达到增强中国画的感悟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只有从中国画语言的规律出发,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课程,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画教学发展的教育构架,将中国画教学改革与传统文人意识审美范畴紧密结合,才能推动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使当代中国画不失传统文化底蕴。

(三)进一步挖掘中国画教学的精深度,以构建符合中国画讲学养、讲品格的特有人文教育体系。

中国画艺术历来重视绘画作品与画家的关系,强调画品与人品的统一,注重画家的丰富学识和修养及画外功夫。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学养、讲品格的精神内涵显得难能可贵。

虽然画品与画家人品是否相关一直颇具争议,但不可否认,古代中国以画闻名于后世的大家,大都是志节高迈、品格高尚的贤才逸仕。比如李思训、庐鸿一、李成、吴仲圭、倪云林、黄子等,其作品之所以透射出清高、雅致的思想情调和独立的人格精神与其处身清高、不慕荣利、傲视王侯、以德抗权、不可荣辱的高洁的品质息息相关。然而,高雅的格調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文学修养基础之上,正所谓“胸中学问既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画家的文化、文学修养直接影响绘画品位的高低已成为历代文人的共识。古代但凡以画名于后世者大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才贤或上士。比如王维、苏东坡、米芾、王晋卿,以至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王、四僧、金陵八家等均为博学广识之士,精通文墨、博通古今,在诗书画诸领域皆有很深的造诣。文人画家具备的丰厚学养是其作品能够传承千年而不朽的关键。

中国画尤其文人画是文人学识和修养在画中的影射和外化,不可避免地彰显或隐含着文人画家的精神和气质。当我们欣赏一部优秀的文人画作时,往往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清高拔俗之气”。这种气质实应归功于文人画家长期的文学艺术修养以至于人格的练历,而非纯技法追求所能做到的。古代文人画强调“诗书入画”“诗画本一律”“画品即人品”,即要求画者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不断地修炼自己,陶冶性情,追求人格品德的完善,以此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与画面格调。文人画蕴含着极其丰厚的品格教育、人文教育的特殊成分。因此,当前中国画教学寓人文教育于国画教育之中,进一步挖掘教学的精深度,构建符合中国画讲学养、讲品格的特有人文教育体系,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艺具有很深的启示意义。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将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人格和品德方面的深层内容完整、深入而有序地贯彻于教学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通过对中国画优秀画作的鉴赏、临摹、学习,深刻领悟人品之于画品、学问修养之于画境的重要性,以此发挥文化陶养、品格陶教的作用,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性格、气质,使其逐渐完善,克服人性中的缺陷,消除作品中的轻飘与浮躁之气,有效促进创作艺术境界、作品格调与品位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M].上海:上海书画术出版社,2017:153.

[2]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3]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N].光明日报,2016-5-26(016).

[4]邵琦,孙海燕.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25.

[5]黄景涛.观念的转变——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首要关键[J].百色学院学报,2010(12):13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以传统文人意识提升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076]。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