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的人,幸福地育人

2020-04-27王超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颖师德学困生

王超

一、案例背景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背景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重视师德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困生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疼爱。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另外,教师不仅要表扬班里的优等生,还要及时鼓励学习能力薄弱的学困生,留心每个学生,防止一些学生认为教师总是偏心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的学生。

二、案例描述

笔者曾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颖的学生,她因为厌倦学习,假装失忆。这个学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因为看似胆小、默默无闻的学生做出极端行为,肯定是有原因的。通过电话、家访与心理疏导,笔者发现,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她自幼父母离异。小颖由母亲独自带大,出于对丈夫的憎恨,母亲常常会把负面情绪转嫁到小颖身上。笔者发现,最开始的时候,小颖并不讨厌学习,只是母亲经常唠叨,导致小颖越来越怕上学。了解情况后,笔者明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爱因斯坦、诺贝尔,与其让学生恐惧地待在学校里,不如让他们开心的生活。

人们常说:“幸福的人,幸福地育人。”笔者联想到自己曾读到的一篇文章《无草不是药》,文章中提到“天下无不是药的草,如果有一株草,你认为它不可以入药,那只是你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百草寂寂,它们等待着遇到神农或者文殊。”作为教师、家长,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一定要成为成功者,为什么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成长。其实,我们没有这个权利或能力改变他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小颖非常喜欢唱歌,根据她的个人优势,笔者让她在英语领读上发挥长处,并为她专门举办了一次“最美英文”的活动。结果出人意料,一向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小颖,能很有感情地朗读出笔者指定的英语课文,并且每个单词的发音都很标准。当然,笔者对她大加赞扬。笔者说:“小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下课后,笔者没有忙着找她谈话,而是趁班上学生上体育课时,在她的笔袋里留下一张小纸条:“也许你不是班里最耀眼的那朵花,但你是老师最想守护的那朵。从今天起,老师希望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你,从这几天的表现,老师已经看到了你上进的决心。”笔者第一次发现了这个学困生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其实,如果教师每天都抱着抓学生“小辫子”的心态,那么每一天他都是奔波劳累的;如果教师每天都抱着找到班上学生的几个优点,那么每一天他收到的都是正能量,教师的心里也会是幸福的。

三、案例反思

其实,在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的付出不仅是一种奉献,还是一种汲取、一种自我的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照亮学生的同时,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教师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小颖的事件来看,教学与兴趣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由于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经常会得到教师、家长的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并逐渐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从以前的“我不学”到现在的“我要学”。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指导、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成功。魏书生曾说:“要珍惜学生心灵中的闪光点,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转化学困生,也是提升师德素养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

从教以来,笔者对师德的认识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通过各种学习,笔者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意识到培养跨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總之,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需求,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建设一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提升师德,从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九中)

猜你喜欢

小颖师德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小幽默
致良知与师德
小幽默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