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

2020-04-26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王一吉郑樱郝春霞张缨卫波康海琼逯晓蕾袁媛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伤性脊髓体育运动

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王一吉,郑樱,郝春霞,张缨,卫波,康海琼,逯晓蕾,袁媛,蒙倩茹

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 100068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与成人脊髓损伤相比,儿童脊髓损伤的情况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关节的发育异常,特别是髋关节脱位和脊柱侧弯,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1]。由于儿童脊髓损伤目前不能治愈,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且儿童脊髓损伤的发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儿童脊髓损伤的预防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儿童脊髓损伤预防需要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但这方面的资料在国内外都非常缺乏。本文对本院收治的儿童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近年来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为预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1日 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4岁以下脊髓损伤儿童病历,进行致病原因和人口学特点的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资料分析

儿童脊髓损伤诊断标准采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版)[3],致伤原因采用《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之核心数据集》分类方法[4]。因儿童查体困难,儿童脊髓损伤无法明确损伤的具体平面和程度,损伤部位粗略分为颈、胸、腰脊髓损伤,损伤程度粗略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共收集脊髓损伤患儿221例,其中男童62例(28.1%),女童159例(71.9%),男女比例为1∶2.6;年龄1~13岁,中位数6岁;4~7岁患儿最多(55.7%),女童为主(83.7%,103/123)。见表1。

2.2 致伤原因

221例患儿中,体育运动损伤78例(35.3%),非外伤性损伤56例(25.3%),其他外伤48例(21.7%),交通事故24例(10.9%),高处坠落12例(5.4%),伤害3例(1.4%)。在体育运动损伤病例中,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75例(96.2%),主要发生在5~7岁(80.0%,60/75)。

表1 221例脊髓损伤患儿的年龄和性别分布(n)

2.2.1 年龄

1~3岁患儿脊髓损伤多数由脊髓炎、脊髓栓系等非外伤性损伤引起(53.6%,15/28),其次由交通事故引起(28.6%,8/28);4~7岁患儿脊髓损伤多数由体育运动(舞蹈、跆拳道、游泳等)损伤引起(50.4%,62/123),其次由其他外伤(从沙发或床上摔下及哭闹时摔倒等)引起(21.1%,26/123);8~12岁患儿脊髓损伤多由其他外伤引起(32.7%,18/55);13岁儿童脊髓损伤多见于非外伤性损伤(46.7%,7/15)。不同年龄的致伤原因特点见表2。

表2 221例脊髓损伤患儿不同年龄的致伤原因特点(n)

2.2.2 性别

男性患儿脊髓损伤多见于脊髓炎、脊髓栓系等引起的非外伤性损伤(35.5%,22/62),其次由其他外伤(从沙发或床上摔下及哭闹时摔倒等)引起(24.2%,15/62);女性患儿脊髓损伤多由体育运动(舞蹈、跆拳道、游泳等)引起(47.8%,76/159),其次由非外伤性损伤引起(21.4%,34/159)。不同性别的致伤原因特点见表3。

表3 221例脊髓损伤患儿不同性别的致伤原因特点(n)

2.2.3 年度

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在近年来发生变化。2015年和2016年儿童脊髓损伤的首位致伤原因均为非外伤性损伤,分别为38.7%(12/31)和33.3%(15/45);2017年体育运动损伤(13例)和非外伤性损伤(13例)并列首位(28.3%,13/46);2018年开始,体育运动损伤人数超过非外伤性损伤,成为首位(39.3%,22/56);2019年体育运动损伤的人数继续上升,超过该年度儿童脊髓损伤总人数的一半(55.8%,24/43例)。不同年度的致伤原因变化特点见表4。儿童脊髓损伤由体育运动引起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见图1。在体育运动(舞蹈、跆拳道、游泳等)引起的患儿中,舞蹈下腰动作致儿童脊髓损伤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见图2。

表4 221例脊髓损伤患儿不同年度的致伤原因特点(n)

2.3 损伤部位

颈脊髓损伤17例(7.7%),胸脊髓损伤179例(81.0%),腰脊髓损伤25例(11.3%)。

2.4 损伤程度

完全性脊髓损伤138例(62.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83例(37.6%)。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17例,占外伤性脊髓损伤的70.9%(117/165)。舞蹈下腰动作导致的儿童脊髓损伤均为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53例(70.7%,53/75),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2例(29.3%,22/75例)。

图1 2015年至2019年体育运动致儿童脊髓损伤变化趋势

图2 2015年至2019年舞蹈下腰动作致儿童脊髓损伤人数变化趋势

2.5 并发症

泌尿系统并发症共52例,其中泌尿系感染36例,肾积水9例,膀胱结石7例。骨骼系统并发症51例,其中脊柱侧弯25例,髋关节半脱位/脱位11例,骨质疏松10例,胫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2例。其他并发症24例,其中痉挛9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压疮6例,脊髓空洞2例。

3 讨论

依据国际脊髓损伤学会预防委员会对Medline数据库(1946-2017)和EMBASE数据库(1974-2017)进行文献检索的结果[5-6],在东亚、北美、大洋洲等地儿童外伤性脊髓损伤每年发病率为(5.4~13.2)/100万,非外伤性损伤发病率为(2.1~6.2)/100万。儿童外伤性脊髓损伤的致伤原因前三位是交通意外(46%~74%)、高处坠落(12%~35%)和运动/娱乐(10%~25%);儿童非外伤性损伤原因前两位是肿瘤(30%~63%)、炎症/自我免疫(28%~35%)。男童脊髓损伤所占比例为36.4%~92.3%,中位数67.7%。

国内目前尚缺乏儿童脊髓损伤发病率的报道。通过比较2015年至2019年的年平均儿童脊髓损伤发病人数(221/5年)与1989年至2014年的年平均发病人数(275/25年)[2],发现近年来儿童脊髓损伤的发病人数明显上升。本研究显示,2015年至2019年收治的患儿主要致伤原因为体育运动(舞蹈、跆拳道、游泳等)、非外伤性损伤(脊髓炎、脊髓栓系等)和其他外伤(从沙发或床上摔下及哭闹时摔倒等),女童为男童的2.6倍,说明国内儿童脊髓损伤的致伤原因及性别特点均不同于国外,需予注意。

本研究显示,体育运动引起的儿童脊髓损伤已经从2015年前的第3位[2]上升至目前的第1位。舞蹈下腰动作导致的儿童脊髓损伤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患儿大多来自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私立舞蹈培训机构,舞蹈教师常常缺乏专业培训。患儿练习下腰时,胸椎极度过伸,而延髓和圆锥马尾与颈椎和腰椎的位置相对固定,脊髓也相应被拉伸,由于儿童脊髓顺应性远远小于脊柱,当到达临界值时,可引起进入脊髓的血管损伤,导致脊髓损伤[7]。也有人认为可能与纤维软骨栓塞有关,下腰动作可损伤椎间盘及幼童的椎间盘内尚存的血管,导致黏液状的纤维软骨栓子进入脊髓中央动脉逆行扩散引起脊髓缺血[8]。本组病例特点:①均为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发病早期易误诊为脊髓炎;②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比例较高;③预后不佳[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交通意外引起的儿童脊髓损伤从2015年前的第1位[2]下降至目前的第4位,该组病例在车祸发生时普遍存在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和未系安全带的情况。

本研究显示,儿童脊髓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是泌尿系统和骨骼系统并发症,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7-10]。与成人脊髓损伤相似,长时间留置尿管可诱发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结石,压迫下腹部排尿可引起肾积水。尽早实施间歇导尿是预防泌尿系并发症的可靠方法[9]。与成人脊髓损伤不同的是,儿童脊髓损伤后因为骨骼系统生长发育受影响,常常出现脊柱侧弯和髋关节发育异常。儿童坐位、卧位和站立训练时注意保持髋关节适度外展,并长期坚持戴腰围保护,是预防脊柱侧弯和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可行方法[1]。

对儿童脊髓损伤的预防建议如下。①鉴于舞蹈下腰动作目前已经成为导致儿童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家长带来很大负担,有关部门应重视舞蹈培训机构管理,加强舞蹈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在下腰动作训练前应进行专业化评估,对儿童家长应进行风险教育,在下腰动作训练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②继续加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和系安全带的交通安全教育。

猜你喜欢

外伤性脊髓体育运动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