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课程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2020-04-23姚梅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德育课程影响因素

姚梅花

【摘 要】德育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是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影响,学校德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待提升。本文对小学德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如何实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小学 德育课程 学习心理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成型,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德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一般称为“品德与社会课”。浙江省教育厅规定小学阶段每周要开足两节课。有些学校除了每周开足“品德与社会”两节课外,每周还会利用周一至周五某一天的中午开设一节长达15分钟的德育短课。班主任也会在每周的一节班队课上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以来,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但是我们当代的有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却不尽如意。令家长和老师为之头痛、发愁。所以学校需要结合学生在德育课程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实际发展水平,针对性的做出学校德育教育的转变。

二、小学德育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在德育课程中的学习心理分析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小学生德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心理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认为德育课程可有可无,缺乏对德育课程的正确认识。通过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调查发现,53%的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课”是“副科”;“喜欢”和“比较喜欢”品德与社会课的中学生只占 47%;认为此课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比例仅有 38%。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德育学习活动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小学高段的孩子他们认为当前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搞好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德育课程可以不需要开设,理由是学校每周开设的两节“品德与社会”课,有些班级出现被主科语文、数学老师偶尔或经常霸占着,尤其六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面临着全区语文、数学统考的原因,占课情况最为严重。第二点,在德育课堂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课堂活动中也表现的不够积极,这时教师的要求十分宽松,对这部分学生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予搭理。这就无形之中慢慢的导致很多学生去效仿,长期以往无法在班级中形成一个积极、正确的德育学习氛围。

(二)德育课程中学生学习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自身和群体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德育学习正确认识的缺失,缺乏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同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自己周围同伴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德育学习观念。其次,是来整体教育背景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变革和进步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学生面临着学业、考试以及升学等各种负担,进而造成了学生德育观念重要性的弱化。再次,德育教育工作者内容的組织与方法的选择,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很多教师把德育课程局限于纯粹理论的讲解上,这必然会导致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丢失。最后,学生这一心理还会受到来自家长方面的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被赋予了功利性的色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对道德品质的发展关心相对较少。

通过对中小学生德育学习心理与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到当前中小学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调整教育观念,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高质量开展,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如何实现高质量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育人模式的新思考

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中发现,教师固定的德育课程模式以及教师自身对教学积极性的缺乏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作为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所承担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育人模式的思考与探索工作,可以通过与教师集体备课、校外观摩学习等多种培训活动来实现教育能力的提高,获得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灵感。同时,根据学生的反应,由于德育教育的过度理论化造成了他们对德育课程积极性的降低,作为教师需要意识到德育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方面,道德行为的形成才是衡量学生学习结果与基本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需要将理论和时间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下探究,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为留守儿童以及敬老院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丰富深刻得到情感体验,最终将这些内容的学习真正转化为自身内在所具备的品质。

(二)凸显学科育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除了专门的德育活动之外,德育活动还贯穿于其他基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在其他学科的课堂学习中有意的进行道德教育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实现自身品德与素质修养的提升。这就需要发挥学校内部教师的教育合力,做好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工作,转变各科教师的理念,能够主动的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职责。让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之中,得到经常性、制度化的德育教育,促进学校德育的整体性,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最终发展成为一个身心核心的人。例如,并非德育教育只能通过专门的德育课堂来开展,在其他各个学科之中同样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呈现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歌曲的鉴赏,为学生补充歌曲创作的背景内涵,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良好情操的培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三)班主任关注自身的专业化的成长,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组织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而特殊的途径班主任需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抓住教育时机,发挥自身具备的教育机智,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之中,通过无声的渗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逐渐发展。同时,班主任还需要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提升,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例如,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可谓德育教育中的典范,他准确抓住教育时机,以四块糖果去表扬和鼓励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的错误。将先生这种尊重和欣赏学生的态度应用到班主任的教学管理之中,将大大降低德育教育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做好班主任榜样作用,随手捡起走廊过道中的碎皮纸屑,与其他任课教师处理好人际关系,互相尊重,把教师良好的一言一行转变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除此之外,学校需要经常组织班主任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经验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将每个月的第一周,定位班主任的集体学习周,在这一周的时间内,让班主任们坐在一起,交流近期的学习和经验,相互启发、共同制定下以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重视对班集体的建设

苏联著名教育家提出的“平行教育”理念,对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与促进意义,教师在组织开展班级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虽然需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积极引导与培育,另一方面更需要重视对班集体整体的教育和引导,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班级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环境与场所,班级的学习舆论以及自己同伴群体的学习表现和态度,都在无形之中对他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德育教学时,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将学生置于集体中进行教育,在进行课堂活动时,让学生以集体为单位组织相关的游戏与比賽让学生在和群体配合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都群体的重要力量,在群体积极配合的情绪中让学生自身受到情绪上的感染,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愿意积极投入到班级德育学习活动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比赛活动,拔河比赛是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力量的典型活动之一,在年级段范围内组织拔河对抗比赛,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而拼尽全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团体的力量,在成功中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喜悦,感受到集体的魅力,在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将学生置身于这个大家庭中,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微薄的力量能够汇聚成巨大的力量与进步,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在以后的班级与生活学习中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让自己的进步,来带动班级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总结:学校通过德育教育来加强对中小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为他们成长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提供坚实的外在保障。但是应试教育的背景对学校教学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些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加看重智育教育,所以当前学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积极德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理念下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论课程作为审美经验——美学取向的课程理解[J]. 张良,靳玉乐. 课程.教材.教法. 2017(12)

[2]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微探[J]. 林爱花. 新教师. 2017(06)

[3] 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品德教学“路径”重塑——以初中思想品德为例[J]. 刘建德. 中小学德育. 2017(06)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德育课程影响因素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