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2020-04-22程震

价值工程 2020年8期
关键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路径

程震

摘要:经济是国家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影响,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方面问题就十分突出。为保证供给侧的结构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国家也是十分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五年之际,首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进行总结阐述,后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误区进行分析,根据国家2015、2016、2017、201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提出深入推进的实施路径。

Abstract: Economy is the key conte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a clos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new era,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meets the actual development needs, the state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t the time of five years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further promo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guidance in 2015, 2016, 2017 and 2018.

关键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内涵;改革意义;实施路径

Key words: deepening;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reform connotation;reform significance;implement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8-0293-05

0  引言

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显著,这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对新时期市场与政府以及供给与需求等多重的关系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建立出完整性和逻辑性的经济宏观管理模式,而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实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的落实,则是下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在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了解中,需要做好三方面的理解。首先,要做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脉络的了解,从而对其改革内涵进行深入认识;然后,做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以往理论的不同,对其理论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内涵进行全面的把握;另外,要防止对其理论认识中存在理解误区,从而把握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质内涵[1]。

对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来说,主要源自19世纪初萨伊代表性供给学派中,而萨伊的观点是供给能够进行需求的自动创造,提倡放任自由和经济不干预的政策。在1929年到1933年间发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萧条情况,导致萨伊所代表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被凯恩斯代表宏观调控的经济主张进行替代。在凯恩斯的主义主张中,提倡需求管理的观点,提倡干预和经济控制政策。在20世纪的20年代,由于经济存在滞涨的现象而使凯恩斯所提出的观点受到质疑,进而蒙代尔代表供給学派就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主张市场的自由性竞争,对企业放松管制,来对税收以及公共开支进行降低,从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实施控制。

在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中,和供给的学派存在很大的不同。因为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实施改革需要具有我国特色,且根据我国国情,结构性的失衡是我国需解决的紧要矛盾。在进行改革中,市场主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作用也不可或缺。改革需要借助需求管理进行总需求的扩大,维持经济增速于合理性区间内,从而为供给侧的结构性进行改革实现良好宏观环境的提供。改革核心主要是对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变,对经济结构调整,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实现提高。也就是说通过供给侧的角度,来对经济机制、制度和技术等结构性内容实施改革与更新,通过推进结构性制度方面的改革,来构建现代化金融和财税制度以及体系,对经济垄断现象实施破除,放松企业管制,对市场活力进行激活;同时推进结构性机制改革,如收入分配的机制建立,能够对社会保障的水平进行改进,构建发展成果共享的机制;供给和需求是灰翔联系的有机性整体,对供给质量提升本质是对人们需求的满足,在此基础上来促进经济在结构性的转型升级[2]。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2.1 是适应与引领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必然的要求

近年来,在供给侧的结构中,供给失灵的现象是愈发显著,而在我国的经济增速背景下,下行的压力在逐渐提升,在2019年的二季度具有GDP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2%,而2014-2018年同比的增速依次是7.5%、7%、6.7%、6.9%、6.7%,在经济的增速中,下行的压力主要是因为供给侧与需求侧未得到有效匹配而导致供给发生失灵。其中,在人们实际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海外的购物、出国的旅游和跨境的电商等一些海外消费井喷增长的趋势;另外,对于煤炭、钢铁和水泥等代表性行业来说,又会存在严重性的过剩产能情况,如煤炭行业中,煤炭于一次能源的产量中占比自2015年78.2%在2018年已经降到约为69.7%,而煤炭于能源消费的总量中占比也自2015年68.1%逐渐在2018年已经降落到59%,这说明煤炭于能源消费和消费构造内占比逐年发生了降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想要实现对居民需求产品以及服务的提升,化解产能的过剩情况,对经济的下行压力实现有效缓解,就需要从供给侧方面入手,来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进行主动的引领和适应[3]。

2.2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的要求

在之前经济的发展中,很大程度对出口以及投资比较依赖,且居民消费的倾向处在较低水准中,这也使消费一直在抑制的状态。在近年来,通过对经济增速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以往发展的方式并没有良好的持续性,对我国经济也不能实现高速的增长支持,因此,需要对经济发展的方式实施有效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中,需要对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需要对产品和工艺流程进行不断的创新,对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产业的改造[4]。而在对产品和工艺流程实施创新中,需要营造出一种促进创新的环境,对创新的活力进行激发,从而对创新实施有效的驱动目的,进而对创新成果充分进行利用,把其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转化,最优对创新成果实施积极转化,就能够向市场进行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这些内容正好也是供给侧的结构性在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实施改革就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

2.3 是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能够高效匹配必经之路

在以往资源配置中,主要是通过政府进行主导,这对要素配置进行了扭曲,造成供给侧的结构性发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低端产能发生严重的过剩情况且高端产品出现供给的不足现象。在经济利益以及政治影响下,地方政府也逐渐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对能耗高和环境污染较大等重化工型企业进行发展,同时对那些即将被淘汰的、低效型企业进行盲目的补贴,还存在对过剩产能低端的产业实施重复的投资与建设。另外,行政审批的程序较为繁琐,金融产品比较稀缺,而山寨风气盛行,这都对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严重造成挫伤,导致很多企业都很难进行市场所需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和提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管制进行适当的放松,做好企业的减负,来对市场活力实施激发,对资源市场配置主体的地位进行充分发挥,从而来进行良性创新环境的营造,激发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实现对扭曲要素的配置纠正,达到供给侧与需求侧能够高效的匹配[5]。

3  供给侧结构失衡的原因

3.1 传统需求管理的侧重造成需求和供给出现结构的失衡

传统的需求管理中,政府比较重视内需刺激,而企业按照政策的导向以及自身实际要素来实施产品的生产,这样就会造成产能在传统产业过于集中。而在新经济的发展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其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近年来,由于出口拉动的增长效应递减,而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在不断增加,此时投资贡献的增长是更多的,在2007年到2013年期间,最终的消费支出就占到GDP比重发生0.2百分点的提升,而资本形成的总额占到GDP比重则有6.2百分点的提升,这也说明多年所存在投资与消费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且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状态[6]。

在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中,主要通过三架马车进行拉动,而从20世纪的90年代期间,我国接受了总需求的管理理论观念,通过刺激需求对经济增长进行拉动。1998年的金融危机阶段,我国的外贸出口遭受很大冲击,这时候政府就通过投资来对需求进行刺激,而房地产的市场也得到开放,推动商品化发展,这也对钢铁和水泥等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了带动作用,进而对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促进。而企业在这种需求管理政策的引导下,因为地方政府对GDP的增长片面追求,对钢铁和煤炭等产业进行大力发展,这也导致产业的结构逐步发生失衡情况。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阶段,我国政府也拿出了四万亿对需求进行刺激和产能的扩大,而新一轮需求的刺激和产能扩大,也导致产业的结构发生严重的失衡情况。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人均的收入逐渐发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内需扩大来对消费实施刺激,但消费刺激还集中在传统的行业中,同时人民生活的水平逐渐提高,他们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供给中已不能对人们需求实现有效的满足,这也造成需求和供给结构存在契合度的不足,进而导致部分的产业出现过剩产能和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情况[7]。

3.2 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地方的保护主义造成经济结构的转型滞后

在经济的结构发生失衡中,由于自主创新的能力缺乏是其重要的原因。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在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则企业能够根据自身要素进行优势产业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提高,经济要素的结构在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传统中产业发展的优势逐渐不在,如资源优势的失去和劳动力的成本上涨等,这点就需要那些传统性资源的密集型以及劳动的密集型等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而在这些企业转型和升级中,常存在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足,而导致转型升级内生的动力不够,进而造成经济结构发生失衡情况[8]。另外,在经济的机构失衡中,地方的保护主义也是重要的原因,传统对GDP政绩进行片面的追求,地方的政府对本地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以及就业效益过于关注,而对那些具有过剩产能和严重亏损的企业往往会实施保护主义的政策,这就导致此类企业并没有利润获取,而是依赖银行的贷款才能够维持生产。这类企业在市场上是不具有競争优势和能力的,且此类企业所隶属行业一般也是存在过剩的产能,且产品质量也比较差,并不能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误区

4.1 我国在供给侧的结构性实施改革中不能对西方国家做法进行照搬

在锐供给侧的改革中,一些人提倡对西方供给的改革经验和做法进行吸取。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都会出现供给的问题,而各个国家供给的改革背景以及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美国与英国的供给改革中,明确滞涨是改革的前提,但不是我国所处通缩与经济结构的失衡情况,并且美国与英国供给改革核心是经济的自由主义以及私有化发展,而这些都和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制度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在我国供给侧的改革中,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通货的紧缩以及结构的失衡等进行有效措施的选择和制定,不能对西方做法进行照搬,而需要对他们有益部分进行借鉴与学习[9]。

4.2 供给侧的改革不代表着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在供给侧的改革中,面对结构性的问题,一些人提出在新计划的经济实行中,要做好政府对我国经济干预的强化,而这是显著存在的误区。国家也是明确认识到,需要做好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市场中资源配置基础性的作用进和政府作用进行同时发挥。在供给侧的结构性实施改革中,要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遵循,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正确进行处理,发挥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作用,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从而对企业的创新活力进行激发,并且还要注重政府的简政和放权,来刺激企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在进行供给侧的改革中,不管是在过剩的产能淘汰中,还是在新产业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进行发挥,将市场机制当作核心来对供给侧实施改革,而政府主要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供给侧的改革过程人员的安置等社会问题和市场的失灵问题进行解决。

4.3 供给侧的改革不能对需求管理的政策否定

在供给侧的改革中,一些人认为改革对需求的管理进行了否定,而这也是对改革存在的一种误区。而供给侧的改革并非对需求管理的政策进行否定或取消,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问题主要是由于短期的波动而对长期的趋势进行了背离,不仅涉及到了供给的问题,还涉及到了需求的问题,因此在对供给侧实施改革中就不能对需求侧进行忽视,要将供给侧实施改革同需求侧扩大进行有效的结合。而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并不能对短期经济的刺激依赖,而主要取决其是否存在坚实实体的经济支撑以及长期的发展能力支持。所以,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想要实现长期增长,就需要将供给侧的改革当作核心,且不能对需求侧需求的扩大放弃[10]。未来经济发展中,要按照宏观经济的短期平衡以及中长期的发展需求,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进行供给侧有效的改革,并结合供给管理以及需求管理要求,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实施优化和调控,对消费、投资和外需等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不同管理的政策来共同对经济增长进行促进和影响。

5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2015年主要将“三去、一降、一补”等五顶任务当作重点以及突破口,2016年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强调“破、立、降”,2018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来对经济的新常态下的积蓄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导向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改革的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5.1 深化产业政策改革

相关部门要按照我国产业实际发展现的情况来进行产业政策的改革,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于核心技术和国际水平比较较为落后的产业,因为其产业存在较大潜在的优势,政府要扶持其做好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转变其产业的结构,促进有效供给的提升。政府部门可以按照资源配置来进行产业集聚范围的划定,便于产业资源共享来实现对成本的降低,还可以对他们实施一些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对于存在绝对性优势的产业,则政府部门支持产业内部进行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研发,帮助企业进行高于原产品的技术开发,同时政府还可以帮助其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如高铁产业。对于那些技术赶超型的产业类型,如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产业类型,这类产业本身和发达的国家就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时候政府就需要进行良好营商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可以建立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等,如把机器人的产业当作例子,其是工业的4.0核心以及新经济的重要部分,过去的两年间在全国各地逐渐出台77项发展政策来促进地方性的产业发展,现阶段已建成或者在建中机器人的园区超过40个,且还存在大量的产业园筹备,已经上规模机器人的企业已经超过了800家[11]。

5.2 巩固去产能成果

实施去产能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僵尸企业进行精准的去产能效果。对那些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相关部门要果断进行清除,清除中要保证方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还要加强对其的清除的有效监管,制定去产能的清单,加强地区僵尸企业的清除监督。对那些具有落后性区域经济地区企业类型,要通过循序渐进进行处理,做好对财政收入以及员工的就业等协调,可以给予相应财政的补贴,促进对其企业的有效清除。在2000-2015年间,我国钢材的产量持续超过表观的消费量,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

在2016到2018年期间,对钢铁与煤炭分别实施压减、淘汰落后的产能达到了1.5亿吨与8.1亿吨的量,而煤电淘汰的落后机组关停也超过了2000万千瓦,提前达到十三五的去产能计划目标。

对那些具有一定优势的低产能企业,相关部门可从两方面进行处理。首先,对一些能通过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达到盈利类的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协调相关的私人资本进行引入,来促进其企业顺利的转型与升级,将过剩的产能转变成有效的产能;另外,对一些不能自主化经营企业类型,要少破产进行清算,尽可能的多兼并和重组,鼓励行业内具有优势企业对此类企业实施重组与兼并,使其可以更好满足生产市场发展的需求。

对那些已被清除完成的企业,要严防其复燃。政府可以建立出长效监督的机制,通过对这些企业建立负面的清单,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来对其实时进行监测和定期抽查,从而建立出一套长效的全面的监督體制;另外,政府还要进行典型案例的抓取,进行去产能标杆以及负面案例惩戒机制的建立,避免被去产能企业的恢复[12]。

5.3 巩固去库存成果

在进行去库存中,需要对三四线的城市库存问题进行重点解决,且还要按照不同城市和不同状况来分城分地实时调控。调控中要注意三四线的城市和附近一二线的城市能够有效对接,并做好完善性公共资源的提供。首先,政府要按照不同地区内实际的情况进行库存存量的系统构建,若地区库存量比较大,可以在信贷方面进行一定优惠支持,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保障,从而来对库存进行消耗;同时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税收、土地和信贷方面进行政策制定来对投资性的需求进行抑制,保证去库存和抑需求能够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另外,对那些三四线的城市若具有较大的库存量,要做好和周边的大城市进行对接,强化对基础性设施进行建设,将大城市一部分的产业向三四线的城市进行转移,借助大城市产业的集聚性,来进行更多就业的岗位创造,并对更多劳动力吸引,投入三四线的城市中就业。以房地产为例,从去化结构上看,非住宅去化周期快,但压力仍然较大。从狭义库存来看,截至6月底,住宅、非住宅去化周期分别为2.91、15.7个月,同比分别缩短了1.28、3.45个月,较上年末分别缩短了0.61、2.03个月,非住宅库存压力远超住宅,如图2所示。

5.4 巩固去杠杆成果

和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杠杆率尽管不是很高,但其潜在的风险比较大,主要包括较多的隐性债务以及债务的增长偏快等。现阶段金融监管主要的任务是在做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基础上,逐步对债务进行有效重组与化解,从而对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进行防范与化解。通过适度杠杆能够促进居民福利的提升,提高企业盈利的水平,还能够对政府宏观的调控作用进行发挥,但杠杆过高的话会对家庭和企业发展造成拖累,对政府宏观的调控造成影响,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发生率的增加。而去杠杆主要是借助相应方式对泡沫与杠杆进行逐步消化,通过市场化方式对企业债务的结构进行改善。相关部门要在市场化发展的前提下,来进行企业的债转股相关法律制定,促进企业能够多渠道进行融资,从而为企业的融资进行良好环境的创建;同时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相关细则的制定,构建上市门槛的机制,可以对那些需融资且具有上市的资格公司进行一定支持,促进他们能够及早上市,对企业的杠杆率进行降低。

5.5 增强成本管理

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能够促进企业得到更多经济利润,对他们研发的能力进行提升,对经济结构转变进行更大空间的提供,而此过程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精准调控。首先,相关部门要对制度供给进行完善,政府审批的环节要尽可能对不必要审批的流程进行减少,而对一些企业急需要进行审批,就可通过事前的开绿灯和事后的补材料机制,来对政府审批的效率进行提升。然后,在行政的收费阶段,则可进行收费清单的制度设立,把全部行政收费都列到清单内,并将清单当作标准来进行费用缴纳。另外,还要对企业交易的成本进行降低,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则政府可以引进PPP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建设中政府要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13]。

5.6 提升短板能力

所谓补短板,可当作供给侧在改革中的补充,对要素供给进行扩大,对新兴产业做好发展,从而来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行提升。同时补短板还能够对有效供给进行扩大,对生产力进行提升,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保证经济能够持续的增长。在补短板的工作中,首先,要注重脱贫攻坚,做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工作的落实,对扶贫的实效进行提升;然后,要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设备更新进行支持,还要对新产业培育发展;同时,要对软硬基础的设施短板进行补齐,并加大对人投资的力度;另外,要继续做好对农业生产方面供给的扩大等。在补短板中,可以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对每个环节进行审视和监督,做好对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采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流通以及商品销售等方面的完善,对产品的品质以及服务进行提升,满足市场需求。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時期经济的发展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供给侧的结构还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国家深入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实践路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龚文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路径分析[J].价格月刊,2017(9):00168-00170.

[2]赵云君,刘美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基于供应链结构变革的视角[J].物流技术,2018,37(1):00001-00007.

[3]田家林.知识产权支撑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经济问题,2018,471(11):67-71.

[4]薛涛.环保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路径分析[J].环境保护,2016,44(18):00042-00043.

[5]刘拥军,葛美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科技展望,2017(15):00063.

[6]谭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2017(4):00021-00022.

[7]徐宏潇.双重结构失衡困境与破解路径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6):171-174.

[8]任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实践路径分析[J].新丝路,2017(20):00045.

[9]李翔,徐畅.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与前景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6(49):28-34.

[10]杜亚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3):100-101.

[11]胡小渝.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J].现代商业,2019,529(12):00185-00186.

[12]张涵,丛松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分析视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4):36-40.

[13]刘清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197-198.

猜你喜欢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