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外语教学“入门、上路、发展”三个阶段

2020-04-20宋庆亮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入门上路基本功

宋庆亮

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亦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的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和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難产生真正的语感。在我们学校的外语教学中,我们遵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遵循外语习得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探索符合我们自己教学实际的“优化教学”的路子。在初中阶段,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使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利用录音、录象和多媒体课件开展电化教学,进行多通道、多感官的语言交际活动。我们把初中外语教学分为“入门——上路——发展”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入门阶段(初一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起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入门,按照语言习得规律科学上路,主要做法是:(1)进行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从日常口语会话入手,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养成用简单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2)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明确学习目的,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2.入门、上路阶段(初一全学年),主要任务是: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做法是;(1)抓好拼读训练,练好发音、拼词基本功。(2)抓好听力训练,练好听力基本功。(3)抓好会话训练,练好开口说话的基本功。(4)抓好听写训练练好听音写词的基本功。(5)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基本方法,过好词汇关。

3. 上路发展阶段(初二至初三)。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1)优化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积极动机,进入角色主动练。(2)优化教学模式,听说讲练用多头并举。基本程序如下:①课前预习,充分准备。②听说训练整体感知。③精讲多练,讲练结合。④综合训练,突出运用。(3)课内外相结合,增加语言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采取的办法有:①坚持听力同步训。②坚持课外阅读同步训练。③坚持按指定话题练对话练写作。

猜你喜欢

入门上路基本功
预备,出发!
通俗歌曲及通俗歌曲创作入门基础 教学设计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分别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汽车开来啦
拒子入门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