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视角下东北林业资源再认识

2020-04-20亢稚文

商业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再认识

亢稚文

[摘 要] 通过民国时期相关档案资料的内容,分析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开发情况、森林资源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学者们对于东北地区在全国所处于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水平有着较早且极为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在20世纪20年代到“九·一八”事变前后时期,就从东北经济力的现状、东北经济力的将来、东北经济对于中国本部平时的重要性、东北经济的战时重要性等多个角度均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也简要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当时对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掠夺与开发情况。这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于东北地区今天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整体地位的认识。

[关键词] 历史视角下;东北林业资源;再认识;《新亚细亚》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2-0113-03

从历史上来看,东北地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代本地区富集的资源开始开发之后。东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地处东北亚中心。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东北地区由于背靠苏联,又面临冷战高潮的特殊国际背景,经济地位在全国尤显重要。进入21世纪以后,受多种因素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步拉大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中国政府先后在2003年、2016年两次提出东北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前往东北地区视察,明确提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1]。

从历史上来看,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之后,相当长时间对其发祥地东北地区采取封闭政策,限制内地移民进入,也禁止对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这种情况在鸦片战争后被沙俄和日本所打破,特别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东北地区,扶植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以后,国内诸多学者开始从多角度、多侧面关注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本文主要是从20世纪20到30年代发表在《新亚细亚》杂志上诸多相关文章的角度,拮取有关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相关论述,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今天对于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新认识。

一、学者们关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总体认识

“九·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战声浪不断高涨的历史背景之下,学者们开始关注东北地区资源在全国所占的战略地位,他们关注点集中在林业资源、粮食生产、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领域。与其他学者关注点有所不同的是,学者们对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关注度格外之高,引发了世人的关注。

(一)对东北地区储量丰富林业资源成为关注点之一

中国学者关注此问题,源自于日本势力20世纪初开始进入东北地区之后,通过满铁调查部基本上完全掌控了东北地区林业资源信息的刺激而始。诚如学者马鹤天所言“东三省森林之富,为世界所注意,往往互数十百里,蒙蔽天日,名曰‘窝集,俗称‘树海[2]”。评价之高,溢于言表。又有学者对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认为其中最为著名地区包括:鸭绿江右岸及浑江流域森林地带,图们江流域森林地带,松花江流域森林地带,兴安岭区森林地带等[3]。森林面积约占东北面积之二成五,为世界上最有名之森林场,其所产木料足供之需用。树木共有三百余种,均为有用之材[4]。

根据学者们的统计,东北林区之树海,多分布在温带北部。所拥有的树种主要包括:针叶树,主要分布在辽宁与吉林两省,细分为红松、杉松、黄花松、赤柏松、臭松、崩松等;阔叶树种,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细分为柞树、椴树、水曲柳、白桦、榆木、核桃木、杨树、鹿梨等[5]。

不同的学者对于东北地区森林的总蓄积量统计略有出入。截至1933年时统计,当时东北拥有的处女林尚有35,600000公顷,蓄材量约为151亿石(一石等于20立方尺)[6];另据李公衡统计东北地区森林面积约为35,932,591町步,树木蓄积约为150,497,771.22石;[7]另据张慕仪引用的日本满铁农务科调查统计数为森林面积约为146,245,126.80町步,木材蓄积量约为151,854,181.50石[8]。东北森林折合面积约为434,000.000亩,三省之恃运输木材以为生者,不下数十万人。从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具体数字上存在细微的差距,但是总体上的数字差距并不大,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都可称得上是富甲天下,是一笔上苍赐给中国人民的无价的、不可复制的财富,无论是在全国,以至于世界都可以被认为是举世闻名。

(二)关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开发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学者们仔细分析了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据统计,仅从民国十三年(1924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鸭绿江材、吉林材、珲春材、北满材四个地区年平均出产木材从14,902,270石增加到42,250,270石。木材输出量从2,060,186.12石增加到7,700,717.15石[9]。对东北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对外贸易唯一出超地区贡献功不可没[10]。

對于林业资源的具体开发情况,学者们指出,东三省之森林,向未采伐,清季且有相当保护。自日俄势力侵入,始大施采伐,其采伐公司,其名义为中日或中俄合办,实际多落于日俄人之手。如吉林为三省中森林最富之区,而其采木事业,几全为日人势力。主要公司包括:鸭绿江采木公司分局、共荣起业株式会社、华森制材公司、富宁股份有限公司、黄泉采木有限公司及兴林造纸有限公司,总资本超过17,000,000.00元[11]。进而更加详细统计出,整个在东北的日本人所属采木公司数,包括分布在安东、哈尔滨、吉林、长春、龙井村、大连、沈阳,共计有180余家,总资本28,390.000日元[12]。可谓是实力雄厚,将东北地区无尽的森林资源掠为己有。其中鸭绿江木多数运至日本,图们江木一部消与日本,每年输出之量数,就关税上观之,价值3,056.063海关两。此不过其中之一小部分尔。[13]也有的学者统计,近来日本每年由国外输入之木材,价格达100,030.000日元,而东北木材则占百分之三十以上。日人预计,若能将东北林木,尽量采伐,则可供其二百年之利用[14]。

为了加大对于东北地区林木资源的掠夺,除了上述提及的采伐富集的原木之外,日本还加强了在东北地区的木材加工业。据学者统计,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木材加工业基本上均采用机械化手段,据1929年调查,在东北的日本人制材厂总计有43家,拥有机器523台,总资本超过7,927,780.00日元,其中较大的包括吉林木材株式会社、满洲制材会社、日华木材公司等[15]。

二、学者对东北林业资源认知的视角分析

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论述梳理,我们基本上可以分析出来从20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直至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地区前后,扶植建立伪满洲国时期,国内学者对于东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多角度统计分析,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东北地区丰富森林资源的再认识。因此,不难看出以下几方面的独到视角。

(一)学者们的分析全面、细致、具体、精准

关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诸多分析数据,基本上均来自于国民政府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相当一部分数据来自于日本方面的满铁农务科。这样经过相互比对,能够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可靠。同时,对于当时统计数据受技术条件限制的大兴安岭和伊勒呼里山地区森林资源数字,也作了明确的提醒。在这些统计数据里边,还包括了主要林区的所属地域、拥有的森林面积、可采木材数量、林木总蓄积量、年度开采数量、各个林场主要采伐的树种、东北林区所拥有的木材种类及材质、日本采伐企业数量、资本金情况均作了十分详尽的统计分析。从而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东北地区丰富森林资源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也帮助全国民众加深对于日本经略东北图谋的认识。

(二)学者们的有关分析均建立在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更显详实,可信度高

有些统计数据可以来自于政府的统计公报,在当时技术手段条件下,这些统计公报,尤其是来自于晚清时期、国民政府的统计数据,其准确度存疑。有鉴于此,学者们更多的依靠亲身的田野调查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裴锡颐的《东北林产与日本》、许公武的《东北之富源》、马鹤天的《东北考察记》、黄君如的《东北经济的重要性》李公衡的《东北林业地理》、胡鸣龙的《九一八后日本在东北的经济侵略》等诸多论述中所使用的庞大数据中,相当多部分未注明出处的,均为学者们自己调查统计出来的。字里行间凝结着这诸多学者们辛勤的汗水和拳拳的爱国之心,在时间过去近一个世纪之后,每每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受良久。尽管时代飞速发展,技术进步一日千里,大数据、云计算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前人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人所遗忘。

(三)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放在了对于边疆及资源重要性的关注上

东北地区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近代以降,其资源开发的速度和力度、移民开发的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距,再加上沙俄和日本帝國主义先后把觊觎的目光指向了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极其丰富的多种资源储量、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在东北亚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引发了国内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极度的担忧,本文中所述的森林资源重要性赫然名列其中。诚如佚名作者所言:吉林每年采伐一百万吨,可供日本二百年间之采伐。若运至日本,每吨利益以五元计,每年至少出产一亿元。日本若得此森林利权,足可抵制美国木材之输入[16]。又有学者指出:“东三省面积为360,370.00平方英里,平均每汉方里仅24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林矿甚富,诚边地之冠也”[17]。更有学者明确指出:“孰知今日之东北,田野肥沃,物产丰富,我人所素不经意者,而强邻早夜孜孜,力图拓殖,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绝非昔人理想中之东北者所可同日语也。国人苟能遵照总理之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竭尽全力而开发之,不出十年,虽不敢必其经济力甲乎全球,而其天然富源之昌盛,料能并驾欧美而无可疑者也”[18]。有的学者直接引用日本满铁调查部的统计数字对日本本土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各类产品进行横向比较,并就中国内地向东北移民数量、中国内地与东北的贸易情况、“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后国税、海关收入、邮政收入损失上进行了详尽的数字统计。对于战时状态下东北资源及经济对于日本满足国民和战争需要、东北资源地与日本较近的地理距离、战时有取得物资的最大确实性、东北经济对于日本战时国际收支的有利性;事关中国可以在战时封锁敌人削弱敌人的力量、食料品的供给、贩卖市场和输出通路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告诉全体国民,东北是中国的生命线,要解救中国,解救自己,解救东北三千万民众,必须收复我们的生命线[19]。

(四)学者们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

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所蕴藏的森林资源均属于生长期较长,有的长达数百年才成林的品种,且相当部分的树木均属原始森林,不仅林木资源用途多样广泛,更具有保护东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的特殊重要性。学者们对于东北地方统治当局任由日本企业砍伐树木,林政不讲,任其自然,未伐之前不能保护经理,既伐之后,不能续造新林,贪图目前小利,而不顾将来。长此以往,非特二三百年之蔚蔚森林,归于净尽,即将来木材之需要,亦必有供不应求之患。设至穷材之日,全部仰给与舶来品,则其损失必十百倍于今日而不止,言念前途焉得不令人心悸[20]!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又有提及:森林之保护及复造,边疆各地,森林丛密,奈以年来如北满一带,采伐过多,林木逐渐稀少。将来需设法保护,不得随意采伐。一方责成住民,于公有荒山,须种植林木,以成绩之优劣,施以相当之赏罚。俾使林政日兴,并定百年轮採法,庶利源不致中断也[21]。可见,当时很多学者们就已经意识到,虽然东北地区森林资源极为富集,但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只有做到有序开发,才能把祖宗传承下来的基业做到永续利用,把祖国版图上这一片无尽的绿水青山永远保存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三、对学者们相关论述的认识与评价

抗战胜利已经超过七十多年了,历史的篇章在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已经是一日千里。回顾日本侵占东北地区前后的这段苦难历史,追忆学者们为了保护东北地区宝贵的森林和其他资源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建议,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实现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必须承认,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历史上要远比内地其他地区晚的多,发展的水平相对而言也低得多。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掩盖学者们对于东北地区在全国所处于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水平有着较早,且极为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在20世纪20年代到“九·一八”事变前后时期,就从东北经济力的现状、东北经济力的将来、东北经济对于中国本部平时的重要性、东北经济的战时重要性等多个角度均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明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竭力宣传满蒙是他们的生命线,不惜违犯国际公约,以武力进攻占领,其目的是获得东北丰富的资源,以增大其军事势力,扰乱世界和平。反之,东北若为中国收回,在中国统治之下,发展其经济,则不仅是中国的利益,并且是全世界的利益[22]。这样的认识水平放到今天,必将会增强我们实现东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学者们的远见卓识刮目相看,敬佩之心溢于言表。

通过学者们的详细介绍分析,不仅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对于东北地区多样、丰富的森林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更为关键的是,让我们东北地区的资源宝藏是无限的,但是一旦落到了他人之手,它必将成为危及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利器。只有把这些宝贵的资源牢牢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好资源的作用,造福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中华民族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回顾民族这段艰难困苦的历史,从分析探究那个时代学者们对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认识的这个角度来深刻地认识和领悟民族复兴的内涵,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映射着过去,也影响着未来。

[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N].人民日报,2018-10-08.

[2][11]马鹤天.东北考察记(八续)[J].新亚细亚,1934,8(4):107-114.

[3][5][7][9]李公衡.东北林业地理[J].新亚细亚,1936,10(3):25-32.

[4][13][18]许公武.东北之富源[J].新亚细亚,1932,4(5):45-54.

[6][19][22]黄君如.东北经济的重要性[J].新亚细亚,1933,5(3):93-102.

[8]张慕仪.日本新满蒙政策与东省经济之危机[J].新亚细亚,1931,3(1):83-84.

[10]张佐华.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对外贸易[J].新亚细亚,1935,10(6):49-66.

[12][14][15][20]裴锡仪.东北林产与日本[J].新亚细亚,1931,3(3):43-56.

[16]佚名.日本强筑吉会路与东北存亡之关系[J].新亚细亚,1932,3(4):109-120.

[17][21]章勃.殖边问题与中国[J].新亚细亚,1932,3(4):5-30.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再认识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更出彩
对夏衍讽喻史剧《赛金花》的再认识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校园戏剧丰富中小学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
倡导与差距:对国外有关生态文明见解的梳理与再认识
作文训练的前与后
对数学高考研究的再认识
离散度在人才评价中作用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