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4-20王锋文王浩琪卢培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教学改革高校

王锋文 王浩琪 卢培利

摘    要:本科生课堂教学是“双一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环境监测”在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双一流”建设中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在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始终贯彻“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这一改革促进学生对于“环境监测”课程体系的进一步理解,有效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点吸收不充分的问题,深化了学生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识。

关键词:环境监测;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04-03

“环境监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知识、监测方法以及监测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以不同介质中的污染物为线索,掌握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的环境监测全过程[1];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监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授课任务重,导致课堂节奏过快,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教学效果不理想[2]。“环境监测”教学核心是监测方法,该部分内容在不同介质污染物中的应用有相似之处,并且部分监测方法在另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仪器分析”已进行了详细讲述[3-4]。在有限的课程学时之内,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及创新实践精神,是“环境监测”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反复总结往年教学经验,充分借鉴相关课程改革方式,不断吸收教学实践时学生反馈等的基础上,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形成了以“启发式、研讨式”为核心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采用奚旦立先生主编的《环境监测》(第四版)为参考教材[5]。由于该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考虑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该课程一般设置54学时的理论授课,20学时的实验教学和2周的环境监测实习。首先,通过理论授课环节,让学生对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方法的选取、监测技术的原理等方面有一个理论层次上的理解和系统层次上的把握;其次,在理论授课进行28学时后,穿插进行课夹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通过2周的环境监测实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经过理论基础、实验操作、实践锻炼三个阶段的学习,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的内涵,而且对学生未来科研方向的选择起到了指示性作用。

二、调整理论授课内容

由于“环境监测”涉及的监测指标众多、监测介质复杂、监测手段多样、监测环节繁琐,并且还要保障授课质量,让学生对知识点充分吸收和消化,所以对理论授课内容中教学章节的选取、章节学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更新、基础知识的整合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选取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土壤质量检测和噪声污染监测这四个章节进行重点讲授。考虑到学生理论体系的逐步建立,并且通过对相似监测手段、类似监测仪器、相近环境标准等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所以設置四个章节学时梯度为:16学时、16学时、12学时和8学时。并以翻转课堂模式选取光谱与“3S”技术、环境监测网管理与组成、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等十项内容进行短时授课,对环境监测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完善。由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更新与调整,所以在讲授过程中,笔者对课本中涉及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进行数据更新,并对课本中未涉及到的标准进行补充,保障授课时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三、优化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基础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并深刻理解教学要点,将传统教学的“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的一种教学手段[6]。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和接受新信息的整合学习能力。

(一)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环境监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将“环境监测”理论课堂与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相联系的重要环节。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之间往往存在与课本中模式化理论知识相脱节的现象。经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教学后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启发式案例分析能够有效解决本科生理论基础薄弱与科研应用繁琐之间的矛盾。

笔者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大胆尝试将案例分析放于章节开始前,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进行具体实例展示与新章节内容的引入,起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例如在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教学开始前,进行笔者博士期间大气监测科研内容“基于正定矩阵因子方法的上海PM2.5多环芳烃源解析”的案例展示。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能深化学生对环境监测流程的认识,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章节内容的思考与相关科研的兴趣,为今后深造提供方向性指引。

(二)开展启发式视频教学

由于“环境监测”课程的综合性与交叉性,教学内容往往存在与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重复的部分。所以为了教学质量的最优化,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笔者将互联网教学的创新成果与环境监测课程相融合,达到在环境监测中以智能学习辅助启发教学的目的[7]。

笔者通过精选课程视频及相关学习网址,对相关难讲解、难理解、难记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启发式视频教学。例如,选取新加坡国立大学制作的视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用于检测痕量金属的多元素分析技术”,辅助讲解ICP-AES的仪器构成及工作原理。第一,双语视频加深了学生对学术英语表达的印象;第二,视频时长仅3分钟,有效避免长视频观看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三,通过多次观看,逐一分解仪器构成、分析工作原理、讲述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测定,生动化地展示出ICP-AES讲解中难点,引导学生对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教学改革高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