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半轻声唱法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价值

2020-04-17余伟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余伟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即音量越大演唱效果越好。学生在这种错误教学理念的带领下演唱时往往过于用力,导致高音演唱困难、爆发力不足。近年来随着民族声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声乐教育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音乐教师开始进行演唱教育的改良与创新。教师逐步提高半轻声唱法的教学比重,改良声乐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升半轻声唱法的教学地位,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半轻声唱法;民族声乐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165-01

半輕声唱法是一种大众普遍接受的通用演唱方法。半轻声唱法的入门要求低,适用于多数的歌唱者。这种唱法利用其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特点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歌唱者可以灵活运用演唱技巧将歌曲的内涵表达出来,并将观众带到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广大音乐教师应将半轻声唱法熟练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扩展教学内容,逐步扩展半轻声唱法的影响力。

一、半轻声唱法的相关定义

半轻声唱法在音乐家当中备受推崇,其中著名的男高音歌曲家帕瓦罗蒂极其肯定这种唱法。此种唱法与弱声唱法相似但又有别于弱声唱法,即采用打开稳定喉咙并轻声演唱的方法,使演唱者的声音可以穿透伴奏,清晰地传达给观众。半轻声唱法在大大减轻演唱者的声带压力的同时保证了演唱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轻声唱法与半轻声唱法的演唱差异,来具体分析半轻声唱法的奇妙之处。歌唱者进行演唱时演唱的响度主要受声带震动频率、气息平稳度以及鸣腔体等三大要素影响,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演唱效果。轻声唱法将传统演唱的声带主动挡气振动转变为被动挡气振动,从而形成了流体力学中的贝诺利氏效应,使演唱者在演唱时发较少的力就可以发出高音。而半轻声唱法是通过降低喉头的方法,扩大喉腔的容积,使演唱者的喉咙充分打开。演唱者在发声时使声带在喉腔内得到共鸣,从而达到高频共振的效果,而后声音经过咽腔、头腔、胸腔、口鼻腔后得到了共鸣强化,形成了极强的穿透力,达到高音的演唱效果。

二、半轻声唱法的实践教学应用

半轻声唱法可以应用到中职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多个环节。在声乐教学的前期阶段,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用轻声唱法练习最基本的发声和吐气。在巩固中音区阶段,教师采用半轻声唱法教学,使学生在演唱练习中达到头腔与胸腔有机结合产生共鸣的效果。教师在跨越换声点的练习中,可以适当转换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关闭唱法、面罩唱法转换为更为简洁的半轻声唱法。半轻声唱法是结合了传统意义上的关闭唱法、面罩唱法进行技术改良后的新型唱法,避免了传统唱法技术要求高、声带消耗大的缺点,通过声带共鸣产生高频振动从而发出高音的演唱方式,提升了演唱者的演唱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半轻声唱法的原因是,此种唱法的实用性强,简单易学,受众群体广。半轻声唱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适应学生的需求。中职学生的音乐基础相较于音乐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教师选择简单易学的音乐唱法,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半轻声唱法作为学生普遍接受的一种唱法,在教学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便于进行教学推广。教师选择教学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的接受程度高才能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三、半轻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半轻声唱法的应用降低了学生的训练难度和训练强度,规避了学生演唱时吐气不匀、吐字不清的弊端,因此更适用于中职教师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广大中职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活动时,应抓住民族声乐的教学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半轻声演唱法逐步应用到课堂训练中。

本文以《运河谣》的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在声乐欣赏教学中积极推广优秀民族歌剧的演唱技巧。《运河谣》作为国家大剧院推出的一部精美的原创歌剧,讲述了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见证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该剧从戏曲、民歌等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呈现出民族歌剧特有的艺术魅力。剧中运用的半轻声唱法值得学生借鉴,演唱者在剧情跌宕起伏时,运用半轻声唱法来改变演唱效果,传达不同的情绪,将观众带入到剧情当中。演员通过演唱技巧的细微调整,顺应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婉转、生动的演唱效果贯穿整个歌剧。学生可以通过多次欣赏来学习半轻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以达到最佳的赏析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半轻声唱法完全符合人体的发声原理,是适应人体发声结构的科学唱法。这种唱法易于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保护了学生声带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广大中职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此种唱法,不断完善学生的演唱技巧。中职学生应结合自身的音乐基础,进行半轻声唱法练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剑.论半轻声唱法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价值[J].戏剧之家,2019(25):51.

[2]杨茂,孙海燕.论半轻声唱法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价值[J].黄河之声,2019(04):79.

[3]宋雅恒.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J].北方音乐,2017,37(04):173.

[4]辛玲.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70-71.

作者简介:余 伟(1983-),女,汉族,安徽宿州人,文学学士学位,毕业院校为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