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自我和个性:从后现代主义角度重读《无形人》

2020-04-17李明霞

文学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我后现代主义个性

内容摘要: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作为奴隶存在,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到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签署了《解放奴隶宣言》,但是黑人仍然受到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开始反对这种压迫和不公平,黑人作家也开始活跃在文学领域。1952年,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发表了小说《无形人》,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争议。这篇小说不仅批判了种族歧视,而且提出了人们普遍面对的困境:寻找自我和个性。

关键词:无形人 后现代主义 自我 个性

“一本绝对属实、深切反映美国的书”(常:370)——1952年《无形人》(又译作《隐形人》和《看不见的人》)出版时,有人这样评价它。小说形象深刻的描写了黑人尤其是主人公——无形人的奋斗历程。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从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使在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后,黑人仍然面对不同程度或公开或秘密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他们得不到与白人同样的权利,相反他们总是暴力和不公平待遇的牺牲品。在小说《无形人》中,作者拉尔夫·艾里森通过无名主人公一系列不幸的遭遇,突出了黑人在美国社会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也指出了所有人所面对的困境:自我的缺失,由此提出了主题——寻找自我和个性。

一.主人公的自我奋斗历程

20世纪,美国黑人努力奋斗以实现自我——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但是很难获得很大的成就。客观的原因是社会无形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主观的原因是奴隶制度在他们心里打上了永恒的烙印,他们每走一步都要做出艰难的抉择:是回避还是直面负载着太多辛酸的过去。“一份惊人的、确切讲述美国黑人寻找成功、友谊和自我的纪录”(艾里森:571),《无形人》讲述了主人公从幻想到现实的奋斗历程。它“基本上是以一种传播信息的形式,传播了一种特别经历的‘幻象”(McSweeney:2)——美国黑人的经历。

无名主人公——无形人的生活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在美国南部时期。对他的生活颇有影响的是他祖父的遗言:“在险境中周旋。希望你对他们维维诺诺,叫他们忘乎所以;对他们笑脸相迎,叫他们丧失警惕;对他们百依百顺,叫他们彻底完蛋。让他们吞食你吧,要撑得他们呕吐,要胀得他们爆裂”(艾里森:16)。这是祖父穷其一生得到的经验,然而主人公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他开始竭尽全力在这个殘酷的社会里找到并证实自我。在第一阶段,他奋斗着,对一切仍抱有幻想。

艾里森的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形体、存在、名字和身份的人。小说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有形还是无形。“我是谁”和“我为什么是我”是主人公每当遇到困难时总要问自己的问题,他疑惑自己的存在是否对别人有任何价值或意义。当他读了布莱索博士给他的信时,他的幻想开始动摇了。他想起了梦中祖父让他读的一封信,它们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他开始看到自己的困境,得知自己随时都会被背叛,找不到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他必须靠诡计和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这也正是祖父遗言的真正含义。

社会就是这样。他起初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然而当他知道的越多时,他越意识到自己是无形的,而且他的无形“与被看见无关,而是拒绝拿自己的人性冒险,这是罪恶的……”(Collected:221)。正如布莱索博士在信中所写:“让他抱有这些徒劳的希望继续下去”(艾里森:172)。也像他梦到的一样:“使这小黑鬼继续奔波”(艾里森:31)。这是现实以及他所处的困境,他必须坚持获得他自己的“人性”。

最终,主人公的身体躲入了地下,精神也退却到内心世界。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正如他自己在前言里所说,“别人看不见我,只是因为人们对我不屑一顾”(艾里森:3)。他对白人以及这个社会的幻想已经彻底破碎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个人独自奋斗,没有朋友,也没有推荐信,他继续寻找自我。从工厂到医院,他几乎要放弃了,直到他加入了兄弟会过了一段幻觉般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明白了这个事实:他只是兄弟会的一个武器,因为他的演讲能够引发人们的热情来推进所谓的兄弟会的事业。他要做的只是根据领导人的要求“讲话”,而不是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更不能做自己的决定。他也发现所有的政治团体关心的只是权利和维持权力,而非黑人的命运,也非全社会的和平进步,而这正是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于是,他脱离了兄弟会。

就这样,从美国南部到哈莱姆以及最后躲到地下,主人公经历了幻想和困境,最终回到了现实。明白了自己的“无形”,他才真正“活”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从物质意义上来讲,他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找到自我,但从精神意义上来讲,他找到了。

二.《无形人》的后现代主义启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不仅在欧美,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盛行。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在哲学、社会学、神学、教育学、文学领域等就后现代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论争。其中,美国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家伊哈布·哈桑是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

哈桑对后现代文化艺术特征的第一个概括是“解构性”,这是一种否定、颠覆既定模式或秩序的特征(朱立元P381)。小说的主人公“我”,即使身兼多种身份:黑人、大学生、工人、病人、兄弟会工作者、暴动者、地下蛰居者等等,却没有任何名字,并始终在问“我是谁”;在他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不管是在大学、工厂、医院还是兄弟会,他始终以白人眼里的进步和成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结果却处处碰壁,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迷失了自我。作为黑人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主人公感受到了强烈的疏离感和自我异化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进步和成功,反而只能暂时蛰伏地下,去思考自己的身份与未来。这种对人物的解构,不仅表现在“我”的身上,也表现在白人内部。小说中的小爱默生是白人资本家爱默生的儿子,他善良正直,具有民主理想;尽管他是白人,却漠视并反抗上层白人的权威,拒绝向主流社会价值观妥协,同情帮助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为此,他成了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白人眼里的“疯子”和“精神病人”,理性被非理性压制,不仅黑人的自我本质被迷失,白人的个性也被消解。因此,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解构,作者不仅表现了黑人作为一个群体身份的不可确定,也表现了20世纪后半叶所有人共性的一个问题:普遍的隔膜与无法沟通,人类在混乱中无法找到自我。

所幸小说并没有止于此。在主人公历经磨难并没有实现自己成功的目标后,他蛰伏于地下,竭力去寻找并创造自我。哈桑揭示的后现代文化艺术的第二个特征是“重构”趋势(朱立元,P382)。作者在1952年出版该小说时,距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已过去几近一个世纪,但是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并没有得的真正与白人平等的身份认同。他们依然困惑于重构自我的努力中,依然在问自我、种族、自由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艾里森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说过,“我们这个社会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对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并不知晓。这还是一个年轻的社会,追求自我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引金衡山)。作者把这种不懈的自我追求转移给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尽管作者在小说结尾并没有明确指出该如何解决黑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主人公反复强调要行动起来,却是与随后60年代所兴起的由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民权运动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失去自我和个性是不幸的,唯一的补救措施是寻找并重构自我,这不仅仅是对黑人的启示,也是对处于20世纪后半叶那个特殊时代的所有人的启示。

三.寻找自我和個性——共同的困境

艾里森认为,“小说家的任务是使自己也使读者对人类困境有新的领悟,同时从人类可能性中找到新的方面”(McSweeney:2)。在这部小说里,他的创作意图是描述美国黑人经历的多样化,他揭示了深藏在黑人同时又是美国人的困境中的共性。他认为,在人类中有一些超越阶级和种族差异的共性,有超越社会变化过程的稳定性。从这一点看,小说《无形人》不仅仅是一部反抗种族歧视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美国甚至美国之外人们共同面临的困境。

在美国,二战后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保守甚至压抑的年代,变化所带来的怀疑和恐惧充斥了整个社会。社会压抑了人的潜力、自由和个性,生活中充满了冲突和危机。人们越来越感到精神空虚,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生存也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在《无形人》中,主人公曾经在兄弟会和代表黑人民族主义的拉斯之间犹豫不决,结果失去了双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犹豫也正是人们的生存困境。要在这样的现实中生存,个人必须力求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完善自我,抛弃对左右自己命运的各种力量的幻想,才能获得自由,找到个性。

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几十年,美国作家对迅速变化的社会感到困惑,人们感受到生活荒谬的一面;社会在膨胀,物质主义越来越浓厚,科技发达,精神生活压抑,道德、精神、政治和历史意识强烈变化,这个时期的作品向人类生活的更深处探索。人们似乎独立了,而实际上他们仍然生活在幻想中。他们改变自己,服从他人,又被控制;或者努力奋斗去超越别人,做一切别人希望他们做的事,甚至想要的也不过是别人对他们的期望而已。

以《无形人》中的主人公为例。他越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别人就越恨他;而当他确认别人错误的观点或是给出投其所好的、错误的、荒谬的回答时,别人就最喜欢他、欣赏他。他听取别人的意见,经常换称呼,却没有人真正想听到他对自己的称呼。他为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而活,从没有走过自己的路,直到最后意识到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和危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既相连又“独立”的,“独立”即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盲从。

根据批评家伊丽莎白·朗的观点,二战后小说的普遍主题是关于成功以及作为美国梦的一部分的成功的重要性,人们必须给成功下个定义。战后年代越来越繁荣,成功概念的物质性减少,而个人满意所占的程度却增高,对于在有责任心、尊敬上帝、有良好教育这样的教义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尤其如此。然而,他们的个性被压抑,精神紧张、沮丧,没有安全感,早期的美国梦就像海市蜃楼一样虚无飘渺。文学界的变化很好的反映了这一点。战后小说一旦提出个人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就会成为畅销书。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并没有把握,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任何可以暂时提供精神力量的事物。

在小说《无形人》中,主人公在寻找自我时失去了个性,幸运的是,他最终又得到了它。当他发现自己无形的事实时,他退出了这个喧嚣、罪恶的社会,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去生活。他失去了一切,只剩下思想来发展个性。从这一方面来讲,他既成功的找到了自我,也拥有了个性。而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文学领域里读者需要的是引发向上的读本——全方面描述美国生活的作品。像美国杂志《生活》里写的那样:“我们需要一位小说家来重造美国价值,而不是沉溺于文学的贫民窟”(Martin:101)。只有从自己内心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人们才能像无形人那样获得自己的个性和发展空间。

四.结语

长期以来,黑人受压迫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面对这样的困境,黑人作家的努力逐渐形成了美国黑人文学,它建立在黑人从奴隶制获得解放以及寻找自我和个性历程的基础上,集中了美国黑人的痛苦经历。其中最出名、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是拉尔夫·艾里森。他的小说涉及很广,意义深刻;以间接而且更高层次的方式达到了预期目标。面对这样的指责——他“回避了作为牺牲品的黑人的悲剧性责任,对于人类自由的可能性太乐观了”(Bay:2222),艾里森坚持走自己的路。

《无形人》以其想象、超现实主义以及黑色幽默而闻名,它标志着黑人文学更高层次的发展。艾里森天才的、无名的、但绝对是黑人的无形人穿越了种族的界限,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小说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深切的探索了寻找自我和个性的主旨。小说不仅描述了黑人的典型代表——无形人寻找自我和个性的过程,也探索了战后美国的困境和迷惑;同时,也是对当今社会上所有人的提示: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切莫忘了自我和个性,这不仅对于个人,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ay, Nena, and Gottesman R., etc.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W.W. Norton &Company, Inc., 1989.

2.Chang, Yaoxin. 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1.

3.The Collected Essays of Ralph Ellison. Modern Library ed.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95.

4.Martin, Cinda Wagner. The Mid-Century American Novels(1935—1965). New York: Twayne;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97.

5.McSweeney, Kerry. Invisible Man: race and identity.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8.

6.艾里森·拉爾夫.《无形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7.柴鲜.论《看不见的人》的后现代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8.陈后亮.“被注视是一种危险”:论《看不见的人》中的白人凝视与种族身份建构[J].外国文学评论,2018(4).

9.黄耀华.后现代视域下的《看不见的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0.金衡山.《看不见的人》与看得见的冷战——艾里森的“自我”拯救之路[J].外国文学评论,2014(2).

11.孟红霞.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赏析《看不见的人》[J].鸡西大学学报,2012(2).

12.史永红.《看不见的人》的现代性焦虑[J].贵州社会科学,2018(6).

13.宋铁花.《无形人》中多重主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2).

14.唐卫华.寻求迷失的身份——解读《看不见的人》的思想主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15.许海燕.黑人·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评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J].当代外国文学,2001(4)

1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介绍:李明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自我后现代主义个性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语言表达重“个性”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成长中的“自我”
后现代主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