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点雨露就茁壮

2020-04-15程培兰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实践策略

程培兰

摘 要: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融合人性、尊重、爱的科学教育理念相继涌现出来,而赏识教育就属于其中的范畴。所谓赏识教育,不是单纯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表扬的教育,而是赏识幼儿表现和行为过程的教育。在赏识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值得赞扬的行为加以表扬,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指点,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并以爱和尊重来看待幼儿的行为表现,秉承“理解差异、接受不足、爱和尊重”的赏识教育原则辅助幼儿茁壮成长。文章主要围绕幼儿园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行为教育;鼓励政策;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116-02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初期,心理和生理发展都极不成熟,外界评价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正确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幼儿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认同,而这也导致了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出现“无限鼓励、无限溺爱”以及“不问缘由、无名责备”的两种极端问题,致使幼儿行为发展出现差错。而赏识教育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在发展关键时期受到正确、科学的行为引导,接受人性化、合理化的素质教育。因此,幼儿园赏识教育的落实是必须的,也是情理之中的。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介绍几种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开展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以幼儿为核心,尊重幼儿感受

赏识教育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尊重”,即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行为和感受,尊重幼儿在赏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中认为幼儿不成熟的错误思想,并考虑幼儿现有思维的成熟水平,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时刻对立统一、理智地思考问题。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应当或多或少地征求幼儿的意见,与幼儿进行商议后再予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会选择与幼儿进行直接交流,征求幼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尽量在充分考虑幼儿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活动。

例如,在选择和组织休闲活动时,笔者都会提前询问幼儿的意愿,从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挑选最佳活动。以之前举办的体育活动为例,笔者在组织活动前让幼儿分别说出自己想要参与的活动种类并进行了笔记记录。随后,笔者结合体育活动“安全、合作、参与”的原则,在幼儿最受欢迎的丢手绢、篮球接龙以及跳绳接龙三项活动中选出了篮球接龙。在活动过程中,笔者随时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并结合幼儿表现对幼儿进行性格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眼中的地位,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这对幼儿自信的建立以及师生相处都是极有益的。

二、融合语言表达,落实赏识教育

语言表达是赏识教育的一种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教师向幼儿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使用语言表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使用恰当的语言准确传达信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充分结合语言表达落实赏识教育,让幼儿通过语言准确获取教师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语言表达中,教师需要遵循尊重化、非成熟化的原则。所谓尊重化原则,即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所谓非成熟化,即用稚气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同水平交流。在幼儿举手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在表扬的话语中多使用“谢谢”“请”等词表达对幼儿的尊重和赞扬,让幼儿在接受表扬的同时感受来自外界的尊重。

例如,每一次幼儿才艺表演结束之后,笔者都会选择使用“很好!请坐。谢谢你的表演,非常精彩!請大家为他鼓掌!”来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通过这样的表达,教师能让幼儿在理解能力范围内通过语言获得表扬自己的信息,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获得满足,建立起自信,让师幼之间的距离拉近。

三、发现幼儿优势,适度表扬鼓励

表扬是赏识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学会发现幼儿的个体优势,及时对幼儿进行适度表扬和鼓励,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个人自信。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幼儿表现出色以及有所进步时进行表扬,以激励幼儿不断进步、持续提升。在选择鼓励方式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恰当的鼓励方式进行激励,如口头表扬、实物嘉奖方式。

例如,当幼儿在某一教学环节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可以选择口头表扬的方式即时鼓励,并发动其他幼儿通过鼓掌的方式展现对其的肯定。在口头表扬时,教师可以在话语中提到被表扬者的名字,以此激发幼儿更高的积极性。

当幼儿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时,教师则可以进一步选择小奖品奖励的方式予以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在选择奖品时,教师可以选择当前年龄阶段幼儿所喜爱的小玩具、小文具等,也可以奖励幼儿喜欢的小零食。教师在对某个幼儿进行奖励时,需要注意可能对其他幼儿所产生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奖品对其他幼儿的激励作用,尽量避免其他幼儿产生过分攀比心理。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们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从而培养自信心。同时,被表扬者获得鼓励的过程也是其他幼儿获得激励的过程,有“表扬一人、普遍提升”的教育效果。

四、包容不足之处,耐心引导发展

在赏识教育中,承认并包容孩子的不足之处是落实赏识教育的关键,也是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因此,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包容幼儿的不足之处,以耐心和恒心来帮助幼儿弥补发展缺陷,引导幼儿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当幼儿在行为表现中出现差错时,教师不应采取过度批评、过分否定的教育方式。相反地,教师要包容、理解幼儿在行为表现中出现的纰漏,允许并承认幼儿所犯的错误,给幼儿自我完善的机会和空间。当幼儿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以温和的语气与幼儿进行交流,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幼儿的不足,并引导幼儿纠正自我。

例如,在一次授课过程中,一名调皮的男生多次扰乱课堂秩序,多次打断笔者组织的活动。此时,笔者临时布置了一项课堂小作业并要求幼儿完成作业。之后,笔者又走到这名男生身旁,以温和的语气指导其完成作业。课程结束后,笔者找到该男生并耐心告诉他课堂纪律的问题。除此之外,笔者还让该男生担任“课堂小班长”一职,通过职务来培养其责任心,纠正其扰乱课堂的错误行为。

笔者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让幼儿在认识自己错误的同时获得了自我改正的机会,做到了教学和教育的同步实行。

五、努力自我完善,提升教育能力

除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做功课外,赏识教育的优化与落实还需要教师从自身入手,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革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让幼儿在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成长。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参与教师集体辅导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自我。当学校组织培训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借助培训来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与一同参与培训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时刻自省,及时找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整理教学日记的方式来记录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找寻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主动向幼儿询问,让幼儿指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对错误置之不理,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加完美的状态投入教育工作中。同时,幼儿的发展能得到更多保障,赏识教育也能在幼儿教育中更好地落实。

六、进行家校合作,助力幼儿发展

除了将赏识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结合,做到“家园统一,合力发展”。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取得及时且充分的沟通,向家长传输赏识教育理念,让家长认识赏识教育并掌握正确应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主动了解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模式和方法,对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进行纠正,避免错误模式对幼儿产生更深的影响。

同时,教师要向家长明确赏识教育中“赏”与“罚”之间的平衡,让家长理解赏识教育中以赏为主、包容错误、换罚为改的教育策略。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多与学校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在亲子相处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问题得到正确、及时的解决。同时,幼儿园可以多多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获得更多与幼儿亲密接触的机会,加深亲子、家园的联系。

总而言之,家园合作模式在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它是赏识教育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做到家园联合,才能让幼儿在更大的科学教育环境中有所成长,才能让家长和幼儿共同进步。

七、结语

由上可见,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有正确价值观念引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谐相处的素质教育理念,其有效落实能够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進步和提升。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多多学习赏识教育方法,理解赏识教育理念与核心,让赏识教育真正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指导、塑造的作用,让幼儿在充满尊重、理解和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真正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丽丽.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探讨[J].学周刊,2019,6(6):160-161.

[2]刘文清.多一份赞赏 多一份自信——论新时期的幼儿园“赏识”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6(9):135.

[3]吴海燕.赏识教育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206.

[4]陈菲菲.幼儿园开展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9,8(3):66-67.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