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生、危害与预防

2020-04-15汪湘云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早恋引导预防

汪湘云

摘 要:早恋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农村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会多一些。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农村家长对学生监管疏忽,一些媒体宣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学生早恋给他们的生理、学习、家庭都带来了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正确预防早恋的方法,即家长正确引导、学校及时劝导、媒体健康导向。处理早恋问题,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其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力更大。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关键词:早恋;危害;预防;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05-02

一、早恋现象形成的原因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者对异性喜欢、痴情、暗恋等,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恋情。据有关部门调查,早恋现象在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发生的比例要高,且农村早恋现象已经从朦胧状态向透明状态发展,有蔓延为“流行病”之势。根据笔者在农村学校一线工作中掌握的情况来看,形成早恋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个方面。

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现在农村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通宿生,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家住宿。教师很少了解学生课后的思想情况,从而没有引起学校及教师的足够重视。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对那些早恋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而对那些处于朦胧阶段的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对全体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学生有家庭条件好的,有读书年龄比较晚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学校和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情况和一对一的分析与调查了解,致使有的同学恋爱程度已经比较深,而学校教师还没有掌握到实际情况。大部分的农村学校都没有开展性教育课程,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早恋问题教育等德育方面存在缺失,防范早恋措施缺乏,更没有应对学生早恋现象的有效处理措施。有些教师还会谈“性”色变,对性难以启齿,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性教育,也缺乏对早恋现象深入了解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与教育。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年年有学生卷入早恋的旋涡,学校忽视了性教育,未能及时将学生早恋制止在萌芽状态,导致这些学生出现了成绩下降、厌学甚至辍学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家庭疏于监管给学生早恋提供了滋生的环境。现在农村学生中有70%以上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学生由爷爷奶奶监管,有的由邻居或亲戚朋友、同学代为监管,甚至有极少数学生独自在家读书生活。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问题、身体状况的了解,即使了解情况也都是通过电话等方式,缺乏亲情味、亲子情。这些远离爸爸妈妈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失去了监控,而委托的监护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十分的迁就,孩子们一般也不爱听委托监护人的话,比较任性、散漫。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发育,孩子们的性意识朦朦胧胧,在这起始阶段,若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又有比较宽广的自由空间与时间,一旦出现了早恋,就肆无忌惮,无法自拔。家庭教育不当也会让学生早恋有机可乘,如粗暴型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苛求型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溺爱型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追求享受、目中无人的恶习;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的生活态度。以上几种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极不良的影响,导致他们做出“偏激”的行为,让早恋有机可乘、防不胜防。

社会部分媒体的商业性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媒体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其商业价值、点击率,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手机、网吧等,暴力、色情、裸露、亲吻、拥抱等镜头,比比皆是。这些内容对处于性朦胧、性好奇且没有约束力、自控力比较差的初中生来说,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极易使学生陷入早恋的泥潭。

二、早恋现象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早恋对初中生身体成长发育不利

从生理的角度讲,尽管现代青少年性成熟开始的年龄有前倾的趋向,但这仅仅是性器官发育逐渐进入成熟的标志,而体内的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脏、肾脏、大脑、生殖器官等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初中生发生早恋甚至性行为会对身体和生理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心理的不成熟极易出现感情纠纷,一旦出现感情方面的矛盾,心理承受力差的初中生会一蹶不振,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湖南某所农村中学的两位中学生早恋偷食禁果而怀孕堕胎,事情暴露后,两位学生的家长为此争吵不休,大打出手,甚至上诉司法。在学校也传得沸沸扬扬,两人精神、心理和身体上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压力,纷纷选择转学或辍学。

(二)早恋影响学生的学习

初中生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理应把全部时间、精力、心思放在学习上,积累知识的财富,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如果出现了早恋,势必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笔者所在学校的八年级一位班主任亲口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班上的小谭同学和小刘同学从小学升入初中,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两人在小学就是同学,拥有深厚的友谊,在青春发育期,两人不知不觉地转化成为“早恋”关系。两人开始的时候只在课后、晚自习放学后在无人之处交谈,慢慢地上课也开始讲话、眼神交流,甚至出现拉手、传递纸条等行为,下课和放学总是相伴而行,甚是亲密,最后两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家长和教师很是失望。

(三)早恋对家庭造成伤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初中生一旦有了早恋,因为自身控制力差,好奇心强,他们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很容易被挫败,有的失去理智,争强好胜,争风吃醋,打架斗殴,过早地尝试性生活,甚至出现初中生怀孕现象。恋爱时需要各种各样的开支花费,在向父母要钱未果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家庭矛盾,如父子、母女反目成仇,甚至相互残杀,离家出走,发生偷盗抢夺行为,走上犯罪道路,给家庭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早恋问题的解决对策

家长要正确引导。当自家小孩出现了早恋现象时,家长不要慌,不要急躁,及时了解情况,细心观察,与孩子们促膝谈心。对待早恋,既不能不管,听之任之,又不能严打威逼,而是要根据其生理特征,讲道理,明是非,举例子,打比方,说清楚早恋的危害性,使孩子们早日回到健康成长生活的轨道上来。

学校要及时劝导。学校既要让学生学习好,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安排专业教师上课,讲清楚早恋对身体、对学习的危害性;还可以利用广播、短信、宣传栏、班会、歌曲等宣传早恋的危害及回到正常行为的方法,同时安排专人跟早恋学生进行谈话、谈心,正确引导,防止学生产生叛逆行为,早日回到学习的正确轨道上来。

媒体健康导向。社会媒体要从保护未成年人的大局出发,坚决摒弃低级趣味的内容,传播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教育电视台可以定期播放专题片,讲深讲透初中生早恋的危害性及如何预防初中生早恋。

面对早恋现象,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一般而言,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引导要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以适当的方式和语言提醒中学生维持正常的男女友谊,交往不要超越界限,不要影响学习,不要采取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一些调查发现,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富有亲和力的班主任影响力要比父母大。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往往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恶语相对、拳脚相向,中学生容易对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发现,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中谈恋爱的要更多一些,这也许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即在学业结束前,建立一种在学业结束后还能维持更久的、更加深厚的个人关系。因此,高年级的班主任应当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个“关口”,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善意劝告,平等对话。多与早恋现象的学生谈理想、谈人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应嘲笑、讽刺和挖苦学生,而应以充满爱护和感情的口吻与他们谈话;不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他们进行训斥、批评,而应以平等的态度给他们指出早恋的危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正确处理目前情况的建议。其次,保守秘密,私下处理。中学生的早恋是隐秘的,大多数中学生把它看得非常神圣,不会轻易向别人透露。因此,如果他们信任教师而向教师讲了有关情况之后,教师应当为学生保密,不向其他人透露谈话的内容。否则,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加剧事态的恶化。教师应当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早恋的学生谈话,更不能把学生的“情书”放到全班甚至全校讨论。这样做,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对抗情绪。与早恋学生谈话,最好单独进行,处理问题更应私下进行。再次,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在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时要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切不可一棒子打死,应对早恋学生给予宽容理解。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真正想通,而不能指望一两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更不能发现学生早恋后就强迫他们中止这种关系。对早恋中学生的疏导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尊重是前提,理解是保障,关怀是根本,引导是目的。教师要耐心地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四、结语

总之,中学生早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预防初中生早恋是全社会的责任,要解决早恋问题,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通力协作,尽职尽责,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健康快樂地学习成长,拥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汪建红.如何正确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J].甘肃教育,2016(24):34.

[2]唐丽华.“早恋”问题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2(29):195.

[3]杨万钧,付维成.再谈约束式默许——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教育之我见[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2):56-57.

[4]陈瑞山.中学生“早恋”心理剖析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282.

猜你喜欢

早恋引导预防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