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小巧对联促进对联教学

2020-04-15佘国武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联创作教学

佘国武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有对联的内容,但目前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有一种小巧对联名叫诗钟,如果适当补充诗钟知识,练习诗钟,就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对联水平。文章结合了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探究了诗钟教学的教学内容,通俗地讲解了诗钟的概念、诗钟的格目、如何创作诗钟以及教学注意事项。

关键词:对联;诗钟;教学;格目;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15-02

一、探究背景和意義

诗钟是一种有趣的小巧对联,在高中阶段适当推行诗钟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对联、诗词教学,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学习诗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想象能力。创作诗钟是一种限时写作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是一种斗识、斗巧、斗速的比赛活动,因此很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斗志,培养锐意进取的品质,树立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诗钟的教学内容

(一)诗钟的概念

“诗钟,为文人之游戏之作,初起于闽,继传各省……名诗钟者,相传则规律颇严。于拈题时须系寸许香,在缀钱之缕下承铜盘,香炧钱坠,声铿然,用作构思之限。此即刻烛击钵之意也。”[1]诗钟是一种游艺活动,富有雅趣,香燃线断,钱击盘响,如考试之终止铃声,文人们须闻声而交卷。诗钟是一种“限时、限题、限格、限字”[2]创作精短对偶句的文学体裁。句型类似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分上下两句(两联),一般为七字句。“诗钟之形成,简言之,即一种文字之对偶。”[3]有些人将诗钟归类于对联,这是可以的,它是一种小巧对联。有些人将它归类于诗歌,这是不妥的,因为诗歌的重要特征是押韵,而诗钟一共才两句,不需要押韵。

(二)诗钟格目

诗钟,现在没有通用教材,但“杂说”很多。诗钟知识主要是诗钟格目,即诗钟的分类和体格。“厥体既纤,于格尤琐。”诗钟分很多种类,称谓也不统一,为了便于高中生学习,采用去繁从简的办法,本文现按命题方式分为以下四类。

1.嵌字类

嵌字类,出题时便明确要嵌哪几个字,这几个字应该位于什么位置。常见的是嵌两个字,一般为对偶词,声调一般为一平一仄。嵌字类又可分为许多格,但有的并不常用,这里讲一讲比较常见的十个格。

(1)凤顶格,将钟题(诗钟的题目)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一字。如以“十/一”为题的凤顶格诗钟:一寸犹争唯国土;十分难得是人才。

(2)燕颔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二字。如以“民/族”为题的燕颔格:全民合唱和谐曲;百族平分幸福春。

(3)鸢肩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三字。如以“龙/马”为题的鸢肩格: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鳞万点金。

(4)蜂腰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四字。如以“书/画”为题的蜂腰格:江山如画民风好;岁月成书故事多。

(5)鹤膝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五字。如以“重/九”为题的鹤膝格:万里归来重聚首;一朝别去九回肠。

(6)凫胫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六字。如以“月/泉”为题的凫胫格:秋高气爽新月白;夜静风微古泉清。

(7)雁足格,将钟题二字嵌于上下句的第七字。如以双峰县永丰镇之“永/丰”为题的雁足格:战伐流离悲夜永;清平耕读庆年丰。

(8)魁斗格,将钟题二字嵌于诗钟的首尾位置。如以“诗/酒”为题的魁斗格:酒酣我舞青霜剑;月朗人吟白雪诗。

(9)蝉联格,将钟题二字嵌于诗钟的第七字和第八字。如以“夜/学”为题的蝉联格:饮酒宜于无事夜;学诗好在有闲时。

(10)辘轳格,将钟题二字嵌于诗钟不相对的位置,但形成前后相邻的位置。如以“游/絮”为题的辘轳格:情牵乱絮难为别;身似游萍不自持。

以上第一格至第七格,即七个诗钟,我们将这种形式叫作七唱。嵌字嵌在哪个位置,便称为第几唱。如“鹤/梅(第七唱)”则为:影现云端千岁鹤;横斜竹外一枝梅。

2.合咏类

合咏类,诗钟以一人或一物或一事为钟题,上下句中不能出现钟题之字,有似于给了谜底,请你制个谜面。为了防止蹈袭,常加嵌一字。

如以“傀儡”为钟题合咏:一线机关何太巧;百般面目总非真。“傀儡”为木偶戏中的木偶,总是由人幕后操纵来表现各种角色,此钟写得很贴切。

又如以“咏马/嵌嫁字”为钟题的合咏:驮出王嫱悲远嫁;堕来孙寿挽新妆。咏马是常见的题目,防陈言宿构,故加嵌了一个“嫁”字。这个诗钟用了王昭君骑马出塞和东汉大将军梁冀之妻孙寿好梳堕马髻的典故。两个典故都与马有关,体现了合咏之旨。

3.分咏类

分咏类,用两个没有联系的人或物或事作为钟题,上下句中不能出现题目中的字。它和合咏的区别是,合咏是咏一个事物,分咏是咏两个事物。

如《蟫斋游戏》有以“僧/不倒翁”为钟题的分咏:因果只应同佛说;颠危从不仗人扶。僧和佛是同道,故有共同语言。不倒翁是个玩具,但它摇而不倒,无须别人帮扶。分咏生动地解释了题目。

4.笼纱类

笼纱类,此体有钟题,但钟题之字不能出现在上下句中,句型为省略句,省略之字则为钟题之字。“笼纱”一词原出自古人用碧纱将题在墙壁上的诗笼护以示珍重的典故,这里取隐约之意。省略之字,如刻在墙,但碧纱笼罩,影影绰绰。此格又称为藏字格、歇后法、缺字法。有人称它为暗嵌。

如以“春/天”为钟题的笼纱格:嫣红姹紫终归是;美景良辰可奈何。此诗钟上句省略了“春”,补充一下,上句便变成“嫣红姹紫终归是春”;下句省略了“天”,补充一下,下联便变成“美景良辰可奈何天”。笼纱类和分咏类有点相似,都是咏两种事物,都不能出现在诗题之中,但分咏类不是省略句型,而笼纱类是省略句型。

(三)如何创作诗钟

1.审题

诗钟的题目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题目,另一部分是格式,如以“书/剑(凤顶格)”为题作诗钟。诗钟的创作与命题作文的创作相同,先必须审题,了解出题者的用意和要求,如钟题为“书/剑”的凤顶格,一定要围绕“书剑”来创作,可以从文、武两方面来立意,也可从文体、阴阳、柔刚等方面来立意。钟题上要求用凤顶格,则不能用燕颔格等,要完全符合題目要求才行。

诗钟创作必须依体而作,嵌字、合咏、分咏、笼纱诗钟的创作又有不同的方法。嵌字诗钟,宜巧妙地将字嵌入诗钟,勿使其有硬嵌的痕迹,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合咏诗钟,则宜把握所咏事物的个性特点,务必使其形象生动,契合“谜底”。分咏诗钟,要抓住两个并不相关事物的特点,“然往往为嵌字所窘,恰难一类。是在造句善于牵合,于不类而求其类。”笼纱诗钟,应当注意显隐明暗关系,务必使珠落而线不断,字隐而意犹明。

2.立意

诗钟的立意与对联不同,对联一般是有感而发,自己命题而撰,因此容易写出佳作,但诗钟一般是拈字或依他人命题而作,相对来说要难一些。而且诗钟只有十四个字,表现的思想内容有限;对联的字数则没有限制,可以宽松地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诗钟在立意上一定要锐意谋篇,在新、巧、雅三个方面下功夫。

3.声调

讲究声调主要指讲究平仄,诗钟的平仄格式有两种:

其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平仄上,忌出现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对联重张挂,诗钟重吟诵,因此声调须铿锵悦耳,否则为哑钟。“诗钟之趣味,以听唱为最浓。宣唱者高声朗诵,必求字音准确,句读分明,有抑扬顿挫之妙。”

4.炼字

诗钟用字须十分讲究,因为字数少,只能言简意赅,惜墨如金,须先求遣词准确,后求用语生动。诗钟以字字不落空、不能移易为佳作。如诗钟“人/白(凤顶格)”:人海归来空有梦;白门游后怅无诗。

诗钟中,“人海”为通用名词,而“白门”为专用名词;“空”字虚,“怅”字实;皆不精工。宜改成:人日归来空有梦;白门游后竟无诗。

5.对仗

诗钟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对联重联,诗钟重对。诗钟须有高度的对称美,创作时务必讲究对仗。对仗必字斟句酌,铢两悉称。如“风云”对“秋月”,风云为二物,秋月为一物,不工。一物对两物,称“三脚钟”。又如用典须注意:上句用典,下句也要用典,典故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也要“半斤八两”,不能一轻一重,彼此失衡,如犯此忌,则叫“跛脚钟”。属对,一般的对联可以下重上轻,但忌上重下轻。而诗钟须势均力敌,不可一句雄壮,一句纤弱。

三、教学注意事项及习题范例

对高中生来说,学习诗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选择性地讲授,建议主要讲授诗钟七唱的基本知识及其如何创作。学习了诗钟的基本知识,还要多多练习创作才能真正掌握诗钟。因此,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让学生们举一反三;学校则要成立文学社或诗社或钟社,要有校园文艺刊物,将学生们优秀诗钟及时刊在刊物上,以扩大影响;还可以举行校园诗钟大赛,繁荣校园文化。

四、探究结论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高中阶段学生对联学习的情况,找到了对联教学的不足之处,今在教学中增加诗钟内容,通过诗钟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对联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联想、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炼字炼句及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热爱汉语及奋发向上的品质。高中阶段讲授诗钟是个新课题,是对教学资源的开拓,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校可以借鉴和施行。

参考文献:

[1]陈怀澄.吉光集·诗钟考[M].嘉义:兰记书局,1934:3-4.

[2]黄乃江.台湾诗钟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2.

[3]王嵩昌.诗钟格例存稿[M]. 台北:台北印行,1968:1.

猜你喜欢

对联创作教学
《一墙之隔》创作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创作随笔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