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分类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04-15高久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高久群,汪 洋,吴 帆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有三个重要标志:①1983年原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试行办法》(卫科字[83]77号),1984年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四校首批试行,培养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②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正式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③2014年国家实施“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即“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实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师执业资格紧密衔接的重大突破。

专业学位教育规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要求方面都应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赵军等分析过我国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和规范[1]。专业学位论文评价如何体现实际应用的属性,国内有工程硕士[2]、工程管理硕士[3]等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评价体系,对不同形式的专业学位论文实现分类评价。由于临床医学实践的特殊性,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疾病或病人,学位论文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需要对学位论文进行分类,进而提出不同类型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

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分类

通过对某大学2014~2018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1 483篇论文进行研究,分析论文题目、关键词、结论等论文要点,提出以学位论文内容(研究对象和实现目标)作为分类依据,将硕士学位论文分为六种类型:①诊断技术研究(占38.50%)、②临床疗效研究(占32.70%)、③病例总结分析(占14.36%)、④文献循证研究(占10.38%)、⑤疾病管理研究(占2.56%)、⑥特殊病例研究(占1.48%)。各类型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如下:

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是指在临床诊断中采用某一种技术、方法(或指标),或是某一种诊断技术、方法(或指标)在新的领域或疾病中应用,并对应用价值、效益进行比较、分析、评价。

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是指研究制定某一疾病新的治疗方案(或治疗方法),或改进某一种治疗方案,或应用于新的疾病,并进行疗效评价,也可以是验证新药物的治疗效果(或药物新的治疗适应症)。

病例总结分析论文:是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某一种(或类)病例的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与分析,或对某一种(或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文献循证研究论文:是对某一种疾病(或临床专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主要是公开发表的专业文献。

疾病管理研究论文:主要是全科医学领域的论文,研究病人出院后的治疗、随访、康复等管理,或某一疾病(或某一类病人)的治疗、护理等临床专题。

特殊病例研究论文:属于个案报告,主要是介绍某一种新发疾病、罕见病例或复杂病例,以及诊断、治疗等相关情况,研究对象要求是新发病例、罕见病例或复杂病例,疾病诊断必须明确。

2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构成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出发点,选取临床实践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选题应具有潜在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研究结果应对本领域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4]。如何评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国内有学者做过研究,曹利美等对某校学位论文选题、形式、格式和评价指标进行分析[5],杨扬等提出包括6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6]。临床研究工作中不同的选题必然导致研究内容不同,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果分析方法、成果形式等,论文评价指标要与之对应,谭机永等提出基于人群、个案、文献资料三种研究类型论文的评价体系[7]。

我国实行“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33个月的临床轮科训练,硕士生无法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因此硕士学位论文评价要符合这个现实。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不单是评价论文质量,还应体现目标导向,指导研究生立足于临床实际工作选择研究课题,并明确不同选题论文在研究线路、研究方法、统计分析、结果论证等方面的要求,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过程导向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因此,提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4个,即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论文写作;每个一级指标下分成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有若干个评价要素(观测点)。

3 各类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首先应满足学位论文规范和格式的基本要求,根据各类型论文的基本特征,确定每个二级指标的具体评价要素。各种类型论文评价要素的主要区别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两个一级指标,评价的重点是要求硕士生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具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开展的均为基于临床问题的研究,医学伦理和知情同意等方面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研究的目的必须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指导意义。新构建的6种类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各类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临床疗效研究论文与诊断技术研究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这两种研究论文的选题类似,都应该来源于临床实践,前者聚焦治疗问题,评价体系重点考核论文中研究设计(双盲法分组)的科学性、数据分析的客观性,是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或新疗法等评价要素;后者则是对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问题的研究,重点考核论文能否通过科学、客观对照研究,合理分析,为临床诊断提出新观点或新思路等要素。

病例总结分析论文与文献循证研究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这两种论文的选题均是对现有病例或以往文献报道病例开展研究,目的是为临床诊断治疗服务,评价的重点是研究的设计、样本的纳入标准和样本量的大小、分析指标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推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等方面。

疾病管理研究论文与特殊病例研究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前者是评价的重点是对个人负责管理的某类病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就治疗、康复、随访等管理过程进行资料收集、科学归纳分析、探究规律性,为今后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后者重点评价某个特殊病例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通过全面文献回顾、对比分析,提出鉴定特殊病例的科学描述,以期指导类似问题的解决或对类似研究奠定基础。

4 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要求都应区别于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评价必须体现出临床应用的属性,制定独立的论文评价体系。

临床医学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性,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有针对性,因此需要对学位论文进行分类。以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作为依据进行分类,若论文涉及多个方面,则以最重要的内容来确定论文类型。

在论文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型论文的基本特征分别确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学位论文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抓住各类型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点,使学位论文评价更有针对性,实现学位论文的分类评价,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实施分类评价应体现目标导向,指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立足于临床实际工作选择研究课题,避免选题偏离临床实践,实现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