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西医学生学习中医意愿的调查分析
——基于湖南省5所高校为例

2020-04-15谢丽敏李忠民陈先来左懿静朱勋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西医意愿问卷

谢丽敏,李忠民,刘 莉,陈先来,安 莹,左懿静,朱勋梅,杨 潇

(中南大学:A.生命科学学院;B.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西医学习中医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毛主席的支持下,1955~1966年我国掀起了“西学中”高潮,此阶段培养出了不少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杰出的专家人才,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屠呦呦教授;随后因文革的原因,西医学习中医活动陷入低谷;直至80年代初,重新确立中西医结合的地位,高校纷纷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西医学习中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拓者,他们不仅在挖掘中医药宝库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一线临床上治疗了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1-3]。为更好地借助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提高西医临床医生的整体医学思维,同时为发扬中医药精髓培养人才,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也结合本省实际,于2018年3月印发《湖南省深化医教协同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4-6],两文件都鼓励西医学习中医,鼓励西医临床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倡导下,各地“西学中”的继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西医学习中医的学校教育未见报道。目前西医学生究竟是否愿意学中医?在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意愿?本研究围绕这几个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走访的方式实施本次调研,为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通过了解医学生的培养方案,发现其基本是从大二开始陆续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本文的调查对象设定为大三、大四、大五的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湖南省内具有临床医学教育的5所本科高校都纳入调查范围,其中3所为综合性高校,2所为医学专科高校;5所包括1所教育部直属和4所地方高校。5所学校共调查286人。

1.2 调查问卷

结合本次调研目的,自主设计初步问卷进行小范围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咨询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最终问卷:共14个选择题和2个开放性问答题,内容包括四个部分: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对中医的看法、中医类课程的学习、学习中医和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

1.3 问卷发放

在2019年6月~10月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现场和网络两种方式发放与回收问卷。现场发放是在高校内面对面填写和回收;网络发放则是在临床学生的年级群内通过链接让被调查者填写。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308份,有效286份,回收的问卷有效率为92.6%。

1.4 统计分析

计算调研问卷的整体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63(>0.7),问卷合理。通过SPSS18.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286份有效问卷中,大三、大四、大五学生各占39.9%,47.9%,12.2%,由于大五学生基本进入校外实习阶段,故样本获取量较少。1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校的学生占20.3%,其余4所地方高校的学生各占20.6%,24.8%,18.9%和15.4%。

2.2 对中医的看法

调查的医学生中,90.2%的学生认同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发展医学;82.5%的学生认同西医比中医优越;在自己或家人生病时,1.1%的学生会首选中医,47.2%的学生会首选西医,51.7%的学生会根据情况选择;39.2%的学生知道国家有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政策,60.8%的学生不知道(表1)。

表1 对中医的看法

2.3 中医类课程学习

本次有效的286份问卷中,有246人学习了中医类课程,分别有10.2%,52.4%,20.7%,10.2%,6.5%的学生对课程给予了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的评价,赋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分别为5~1分,计算均值为3.50;41.9%的学生认可中医类课程学习对整体医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有用;59.8%的学生认可中医类课程在临床应用实践上有用;94.7%的学生认同中医类课程知识在生活中有用(表2)。

表2 中医类课程学习情况

2.4 学习中医及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

被调查的286人中,74.8%的学生对国家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持支持态度;分别有72.3%,40.6%,30.4%的学生会因为临床实践需求、培养方案设置、自我兴趣而愿意学习中医知识,有4.8%的学生选择了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在可接受的学习方式里,53.5%的学生选择看书或视频自学,43.7%的学生选择了在线平台,4.8%的学生选择了无论什么方式都不愿意;在以后是否愿意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上,71.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11.9%的学生明确表示以后愿意,17.1%的学生不愿意(表3)。

表3 学习中医及从事中医工作的意愿

2.5 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寻找影响西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是否愿意在以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是”转换为明确愿意类,其他情况转换为不愿意类,把此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1=愿意,0=不愿意)[7],以就读学校、所在年级、是否知道国家有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政策、是否进行中医类课程学习为自变量进行了χ2检验,结果显示4项均为意愿度的影响因素P<0.05(表4)。再以此4项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在年级、就读学校是在校学生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表5)。

表4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度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5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内高校在校西医学生普遍愿意学习中医,但毕业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度不高,只有11.9%的被调查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影响他们意愿的因素有:就读学校、所在年级、是否知道国家有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政策以及是否进行了中医类课程学习,其中就读学校和所在年级是重要影响因素。教育部直属且学科综合性高校(学校1)学生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度明显高于其他4所高校,可能是其在中医类课程安排、中医的宣传、甚至整体医学教育上优于其他高校。

3.1 影响西医学生以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的问题

①中医类课程理论教学效果差。本次调查中临床学生对中医类课程质量评价的平均得分为3.50,与晏秋雨[8]的调研中,临床学生对某四门课程的质量评价总体得分4.149相比,评价较低。一些学生也反映在上中医学理论课时,理解上有些“玄学”,学习中无法形成清晰的逻辑,目前中医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好。高校医学专业开设的中医类课程偏重理论学习,但中医的优势在实践中更明显,这与临床实践经验更多的高年级学生更愿意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相符合(B=0.986),他们比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对中医优势体会更多。此外,59.8%的学生认可中医在临床实践上有用,72.3%的学生选择了会因临床需求而学习中医知识,说明临床实践更能激发西医学生学习中医,以及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

②西医教育中的中医类课程较少。本次调查的5所高校中,4所高校都开设且仅开设一门《中医学》课程作为临床专业必修课,1所地方性高校(学校4)暂未开设中医类课程,问卷调查显示该校学生愿意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也是最低的。从整体调查结果来看,40.6%的学生愿意因为培养方案要求学习中医,学习了中医类课程的学生在以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也更高(B=1.799),说明开设中医类课程对在校学生愿意在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是有促进作用的,此类课程能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仅开设一门中医类课程,影响了学生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

③中医被学生的认可度低。由于西医压倒性的优势以及一些人假借中医名非法牟利等原因,很多人不信任中医。作为已有医疗知识储备的准医生,82.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西医比中医优越,仅有1.1%的学生选择在生病时首选中医,47.2%的学生首选西医。在大环境影响下,中医被学生的认可度低,更别提愿意考取中医学位、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工作了。

④高校内缺乏鼓励西医学习中医的具体方案措施。在调查实施前,我们在各所学校官方渠道上,都暂未看到学校发布响应国家及省内倡导西医学习中医这一政策的具体方案;实地走访高校时,我们也通过问询校内学生、咨询教务处工作人员得到证实。国家虽有鼓励西医学习中医的政策,但60.8%的学生并不知道。学校对国家的医教改革政策持鼎力支持的立场,但因为校内中医类教师、教学实验室等资源较少、在执行国家政策时缺乏具体化指导、加之学生的培养方案修改起来复杂等原因,被调查的高校暂没有做好出台具体方案措施的准备。

3.2 改善在校学生以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的建议

①提高中医类课程所占比重。五年本科学习阶段,临床医学专业仅学习一门中医类课程对增加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系统整体医学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环节中可增设一些中医学课程,如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作为必修课,《针灸学》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选修或技能实习课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医,培养对中医的兴趣、提升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意愿[9]。

②推动中医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医的理论教学引入多元的方式,比如案例教学结合学生讨论、翻转课堂、慕课(MOOC)等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共享优秀的课程资源,提升校内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课程应该更注重实践环节,在临床见习中通过实际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概念辅以生动形象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上确有优势,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提升毕业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10-13]。

③加强中医优势的宣传普及。中医在慢性疾病、肿瘤、康复医学方面都有其优势,西医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从事中医工作,能扩展临床思维、增加临床治疗手段,更好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在向学生宣传中医优势时可利用具体的中医治疗西医不能解决的疾病或疑难杂症之案例,比如在2003年的非典、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上,中医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借助名医效应,如西医院士汤钊猷、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都在著作或采访中用自身经历讲述中医的优势,鼓励“西学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14-16]。

④出台适当具体的鼓励措施。各级教育或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高校配套出台适当的鼓励方案措施,比如为西医学习中医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毕业就业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以及西医学生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工作后,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上有激励措施,营造在校乐于学习中医的氛围[17]。

4 结语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具有临床医学教育的本科高校,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学习中医、在以后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愿调查。尽管样本数量有限(今后可选取已在职临床医生做进一步调查),但能看出,在校学生普遍愿意学习中医知识,但毕业后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工作的意愿不高。高校作为医学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场所,在中医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中医优势宣传及鼓励学习中医的政策出台等校内氛围建设上都应积极做出努力,更好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为医疗服务培育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西医意愿问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问卷网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