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调查及培养模式研究

2020-04-15刘锦秀薄瑾周德伟王嫚张雅妮

关键词:大德立德立德树人

刘锦秀,薄瑾,周德伟,王嫚,张雅妮

(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立德树人”是医德教育的时代主题与呼声,符合医德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1],也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根本。医学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导向,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提升的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成长满意度,实现“自立德,助立德,树全人”的自我培养终极目标,把医学生培养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即要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且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具有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医学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言之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1]。根据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医学生普遍在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尽如意,对于将要从事的医学职业生涯也缺乏合理的规划[2]。近些年来,随着新医学模式的推广,当今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在科学育人的基础上,亟需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医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某医学院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一定人数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共计1 400 名,收回有效问卷1 294 份,其中男生占13.29%,女生占96.71%;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占比分别为26.51%、24.5%、24.03%、24.96%。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满意度做较为全面的测评和分析,问卷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包含专业认知基本信息、自我学习现状、个人成长满意度三个部分共24 个条目,通过预调查进行信效度检测,效果良好,适用于研究对象。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医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情况分析。由表1 可看出,当前医学生对专业选择普遍缺乏了解和认识,填报志愿前仅37.79%的学生了解过报考专业相关信息,对专业的选择大部分是因为就业问题与志愿调剂,因个人意愿和家庭影响因素投身医学事业的学生仅五分之一,说明自我认同感、专业认同感不足,缺乏职业规划。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引导教育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个人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够,直接影响到个人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而在就业方向选择方面,大部分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工作,说明学校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还不够需不断加强,实现创新。

2.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在表2 中,从自主学习状态、课外学习时间和课外实验课练习情况来看,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约束力不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等。有90.57%的学生认为环境对学习影响大,说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人的行为、态度和信念。因受个人意志力薄弱、依赖他人监督的成长环境因素影响,学校、老师、家庭也可通过改变环境这一因素从多角度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抗环境干扰能力。从自主学习总体感觉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个人自主学习情况不满意,说明医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长期规划,不能对自身提出严格要求,“三分钟热情”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虽一开始有很完美的学习计划、人生规划,但持续不久便不能坚持、变懈怠,但医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坚定的目标与达到目标的韧劲与勇气,拥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这与学校的相关硬性规定、家庭的支持、个人的意志力密切相关,这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在自己学业总体上的满意程度,医学生要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作出调整。

表1 医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情况

3.医学生自我成长满意度分析。从表3 可以看出,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自学能力三方面满意度得分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学生对职业认同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医学专业的重要性和严谨性,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医学事业的价值追寻。医学生更需要不断地提高真才实学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符合时代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医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职业赋予了伟大的使命,需要拥有完备的道德要求和责任担当,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践行医德。对于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所必需的各种要素中,如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满意度评分皆处于中庸位置,需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3]

三、对策及建议

“立德树人”本质上回答了当下中国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历史回想和时代回应,也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回答[4]。对于医学院校来说,通过引导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满意度,以“自立德”实现“修大德”,以“助立德”实现修“大爱大情怀”,从而帮助其实现“树全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3 医学生自我成长满意度

1.培养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引导实现“自立德”,修“大德”。“自立德”,即修“大德”成为品德崇高的人,对于医学生来说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医德意识和品质。要引导医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端正学习态度、坚定个人信念、增强责任感,提升个人专业认知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认识到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提升个人的方法。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执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提高应变能力;同时要有坚韧的毅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作为医学生,未来的发展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除此之外,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很有必要。医学生应该抓住机会,多锻炼自己,不断探索、实践,多了解社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逐步培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2.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助立德”,修“大爱、大情怀”。修“大爱、大情怀”,大爱就是博爱,对于医学生来说就是要对各种病人有爱心,从小爱到大爱逐渐升华,实现从爱自己、爱他人到爱家、爱国、爱人民的家国大情怀,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育人功效,引导帮助学生先立德、后树人。

第一,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家长与辅导员的沟通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建立一种及时、互动的共同交流机制,关注孩子学习成长与身心健康,家校联动,共同致力于孩子成长成才。当今社会强调学校、教师、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抓住家庭教育这一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助学校与教师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同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延伸,在孩子的终身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氛围更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家长需做好“四应”:应经常与学校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及辅导员工作,及时获取孩子学业信息;应主动获取孩子就读专业相关就业信息,与孩子分享与交流就业状况与发展前景,为孩子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应建立愉悦轻松的家庭氛围,主动掌握孩子学习情况及心理状况,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做出自己判断,全方面、多层次提升孩子的个人能力,促进孩子自我成长;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巩固和深化学生正面的学习动机。只有切实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家庭教育质量,才能增强学校教育实效性,帮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并以此获得较高满意度的目的。

第二,学校教育要有效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根据调查结果有90.57%的学生认为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较大,学校应积极推进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和管理,为医学生学习提供优良学习环境与平台;同时加强学风建设工作,通过思想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模式的完善来促进医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的目的。作为医学院校更应及时了解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学校内的教学情况,与时俱进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与成才培养方案,让医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学有所得,真正得到成长[5]。学校要重点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认知度,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宣传,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医学生进行有关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医学生对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医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学校内可以通过开设思想教育与就业、创业方面的讲座等活动,培养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律能力,从而不断增强个人竞争力,提高成长满意度。

3.自育和他育相结合模式实现“树全人”,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培养学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就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就是大爱、大德和大情怀的具体体现。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建立在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等教育观上的政策,已经成为当下医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进步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能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和我们对自身成长满意度密切相关。

通过自育和他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之外,强化自学能力、道德品质、团队合作能力、心理素质、责任意识、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控制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升医学生的个人成长满意度,从而实现“树全人”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换言之,就是帮助医学生成为“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医学人才,积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大德立德立德树人
大德歌·冬景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上任去任 皆莫放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积微善,成大德
大德不酬 为善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