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2020-04-14漆必波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

漆必波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本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内科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常规组3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诊内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诊内科;重症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1

重症心力衰竭属于急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由于劳累过度、相关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脏搏出的血液不能满足静脉回流及机体组织代谢所需[1];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产生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以及胸闷等现象,临床治疗中常通过西医治疗,但是效果不是较为显著[2],本文将通过对急诊内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资料为选取60例本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内科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療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男性21例,女性9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2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63.5±1.5)岁;患者最短病程为8个月,患者最长病程为10年;平均病程(5.0±2.5)年;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3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63.2±0.8)岁;患者最短病程为1年,患者最长病程为10年;平均病程(6.0±0.5)年;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批准且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患者;(2)无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3)病史资料齐全且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4)对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经同意并进行签字确认的患者;(5)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主要以补氧、利尿、降压类药物为主,即阿托伐他汀片(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mg*7s)、呋塞米(生产企业:北京太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44)等口服,20mg/次,1次/日;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加大用药剂量,但是需要按照医嘱用药,连续治疗28天。

1.2.2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主要药材包括:25g的毛冬青、人参、黄芩;15g的茯苓和白芷;12g的桂枝和桑白皮;10g的附子、白术各;6g的牵牛子和生大黄;5g的水蛭粉、冬葵子;清水煎服,早晚各一剂,需要连续治疗28天。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且生活可以自理,心功能等级改善 2个级别及以上,则表示显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心功能等级改善 1个级别及以上,则表示有效治疗;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甚至更为严重,心功能等级没有变化,则表示无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处理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如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重症呼吸衰竭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相关研究资料表明[3],该疾病主要与患者长期吸烟、酗酒以及作息不规律等生活习惯相关,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如果不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临床中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常规药物阿托伐他汀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高血脂,整体预防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呋塞米则可以有效减缓心力衰竭、降低收缩压并且具有药效快的特点,但是其整体治疗效果不是较为明显,并且西药治疗较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状;中医认为该疾病的临床病症均属于“咳嗽”“喘病”“痰饮”“肺胀”等范畴,病机可归纳为肺脾肾虚,痰瘀阻肺;本虚标实;中药汤剂中的人参和茯苓可以生津养血、生津除烦;黄芩可以清热化痰,白术和桂枝则可以利尿;毛冬青、葶苈子、桑白皮则具有祛瘀安神、强心的作用;水蛭粉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整体服用可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整体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中采用中西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环节患者的呼吸困难,整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张学强. 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212-214.

马骏, 苏兴, 王芬, 等. 游离脂肪酸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7):733-736.

徐兰, 罗芳.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联合认知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心理弹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9):3556-3561.

张倩, 李玲. 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姑息照护需求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5):4265-4268.

猜你喜欢

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探讨
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治体会
155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