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观察

2020-04-14王乾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

王乾平

【摘 要】目的:观察CT和MR应用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参与调查研究的病例人员均疑似为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进行就诊治疗的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最终确诊病例总数共为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检查,并分析患者诊断后的总检出率和分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共计112个髋关节,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5.71%、98.21%,组间结果比较,P<0.05。另外,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髋数对比,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应用MR检查比CT检查效果更佳,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CT;MR;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681.8;R81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02

前言

当前临床中,股骨头坏死属于常见病,其病因机制多样,主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骨组织出现缺血,诱发发病机制、血供受阻等[1]。这也是多为人们所接受的原理。临床起初多表现为单一的重要血管受损,伴随病情的逐步发展,病情加剧,最终导致骨细胞坏死,严重可危机患者的生命健康[2]。故尽早诊断为及时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实行CT和MR诊断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1.1基本资

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内,筛选了共8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最终确诊的共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1.47)岁。

本次研究是在医学委员会的审核和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患者中存在血液系统相关疾病、过度酗酒、长时间使用激素等病人;另外,本次研究排除了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精神障碍的患者。

1.2基本方法

60例患者均进行CT和MR检查诊断。具体措施如下:

①CT检查。使用高分辨的CT机,摆正患者的体位,使其保持卧仰姿势,随后将扫描仪器的参数值设置在正常值,电压维持在120kV,电流是220-300mAs,层间和层厚均设置为10mm。②MR检查。患者进行常规的矢状位自旋回波T1加权像检查。同时进行T2的脂肪抑制相关联成像,个别的患者增加冠状面的检查。

1.3疗效观察及评价标准

观察和对比患者的CT和MR诊断的总检出率和分期情况。

其中,CT和MR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情况判定标准:Ⅰ期股骨头坏死是指患者的髋关节有疼痛、不间断地不适等症状,在走动时疼痛更严重。Ⅱ期股骨头坏死是指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如针刺、钝痛感知剧烈,有一定的麻木感,活动时尤为明显。Ⅲ期股骨头坏死是指患者存在强烈并持续的髋关节疼痛,站立姿势时很明显。Ⅳ期股骨头坏死是指患者的股骨头结构出现大面积的不规则塌陷和变平的现象,骨小梁也有一定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次研究中用到的一切计数资料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则表明该结果诊断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比较CT和MR诊断的总检出率

60例患者共计112个髋关节,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5.71%、98.21%,组间结果比较,P<0.05。见下表。

2.2比较CT和MR诊断的分期情况

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髋数对比,P>0.05。见下表。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亦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作为骨科领域中常见却难治性的疾病,因股骨头供血出现中断或受损,进而引起的骨细胞和骨髓成分的死亡及随后的修复,最终导致股骨头的结构发生改变、股骨头塌陷及关节功能出现障碍。该病恢复程度与诊断治疗早晚、坏灶大小、坏死程度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病,可引发永久性病损,对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造成危害。因此,做到早诊断对治疗和预防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3]。

CT检查在临床应用神经系统性疾病的诊断普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密度分辨率高,对软组织、骨与关节的部位能精准拍摄,有效检测出来。但该诊断方式对某些部位的检查,特别是定性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

MR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能够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极大程度的将病灶处检测清楚[5]。

此次研究所选取的8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最终确诊的共有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这60例患者均进行CT和MR的诊断检查,最终的诊断结果得出——60例患者共计112个髋关节,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5.71%、98.21%,组间结果比较,P<0.05。另外,所有患者通过CT和MR诊断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髋数对比,P>0.05。该结果表明实施CT和MR的诊断检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确诊率,MR的诊断效果要优于CT检查,检出率更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MR诊断检查的确诊率高于CT检查,可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作为首选诊断检查方式,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朱鸿浩.SPECT联合MR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5):351-353.

[2] 何海军,陈卫衡,鲁超,等.基于CT图像建立可供动态力学模拟分析的股骨头壞死有限元模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3(9):5-10.

[3] 张英剑,吕廷灼,王文志,等.螺旋CT三维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 21(1):16-18.

[4] 臧真亮.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152-154.

[5] 孙健.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47-48.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