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NF-κB、GMP-140的影响*

2020-04-13陈曼丽齐莉莉李海滨

陕西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丹红麝香稳定型

陈曼丽,宫 蕊,齐莉莉,任 珊,李海滨

1.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石家庄050000);2.河北省儿童医院成人内科(石家庄050000);3.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石家庄050017);4.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石家庄050000);5.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石家庄050000)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发生痉挛、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心前部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致残率、致死率较高[1]。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主要采用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等综合疗法,但药物不良反应常无法避免[2]。近年来,中医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已逐步得到重视,活血化瘀类中药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及微循环障碍状态,保护心肌功能[3]。丹红注射液是一种由丹参、红花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脏功能等药理作用[4]。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物,具有抗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新生、调节血脂等药理作用[5]。本研究分析了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59.89±11.9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3±1.85)年;心功能分级中Ⅰ级14 例,Ⅱ级21 例,Ⅲ级1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4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合并症中高血压18 例,糖尿病15 例,高血脂10例。研究组:50 例,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02±12.11)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6±1.82)年;心功能分级中Ⅰ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合并症中高血压15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11例。两组患者在上述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病例纳入标准:西医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6]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心血瘀阻型的辨证标准。排除标准:近期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接受过心脏介入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过敏体质。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卧床休息、口服阿司匹林抗凝、瑞舒伐他汀调脂、舌下含硝酸甘油扩冠等基础治疗。

2.1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规格:10 ml/支,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将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

2.2 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规格:每丸22.5 mg,国药准字Z31020068)治疗,药味组成包括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用药方法:口服麝香保心丸1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4周的治疗。

3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分别抽取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以转速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时间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脂联素(APN)、NF-κB、GMP-1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检测仪器:美国Hyperion MR Ⅲ型酶标仪,试剂盒生产厂家: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超声检查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检测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治疗后心电图结果显示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为经治疗后,心电图结果显示ST 段下降者经治疗后回升0.05 m V 以上;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指标采用(¯x±s)进行描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心电图疗效等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2.34±0.86)次,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50±0.94)min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N、FMD 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GMP-140、hs-CRP、IL-18 水 平 低 于 对 照 组(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in)对照组 治疗前5.91±1.64 10.56±2.87治疗后 3.61±1.21 6.28±1.37*研究组 治疗前 5.86±1.77 10.48±2.91治疗后 2.34±0.86 3.50±0.94*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组 别 时 间 NF-κB(μg/L) GMP-140(ng/ml)APN(mg/L) hs-CRP(mg/L) IL-18(ng/L) FMD(%)对照组 治疗前 21.03±3.26 25.85±2.14 3.63±0.54 7.41±0.95 10.02±1.52 5.62±0.81治疗后 13.55±3.05 22.64±2.55 5.74±0.61 4.58±0.73 6.08±0.94 7.18±0.96研究组 治疗前 20.95±3.35 25.91±2.20 3.60±0.58 7.35±0.96 9.94±1.64 5.66±0.79治疗后 8.85±2.74 19.47±2.31 7.80±0.67 3.68±0.65 3.89±0.70 8.25±1.05

4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所有患者用药期间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研究组发生乏力和恶心各1例,腹泻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发生乏力和恶心各2例,恶心和腹泻各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505)。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短暂、急剧性缺血和缺氧,继而引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等症状,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经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处理后可得到迅速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比较严重,如处理不当可进展至急性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8]。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等常规综合疗法可使大多数患者从中获益,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9]。中医学理论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是“胸痹”、“真心痛”及“厥心痛”等范畴,与年迈体虚、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情志过极等有关,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血虚弱而血运不畅,导致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治则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法[10]。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血液循环、维护心脏功能方面效果良好[11]。麝香保心丸的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人参、蟾酥、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冰片等,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减轻心肌缺血程度[12]。

本研究中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者总有效率高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更好的控制心绞痛发作,促使心电图恢复正常,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由于丹红注射液可提高血管内红细胞流速,消除沉积于血管内皮的白细胞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阻断自由基产生而保护心肌细胞[13]。麝香保心丸可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并能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斑块。两药联合应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心脏血流灌注恢复[14]。

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参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和进展,APN 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活性多肽,具有抗炎、抑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等作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NF-κB 是一种转录因子,可诱导、调控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转录,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GMP140 又称P-选择素,常存在于血小板、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及颗粒膜上。当血小板或内皮细胞活化时,GMP-140在膜表面表达,酶解后释放入血,促进白细胞、血小板黏附、聚集,促使炎症细胞局部浸润,释放大量组织活性因子而导致斑块稳定性下降、破裂。hs-CRP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以敏感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并判断斑块稳定性、心血管疾病病情及预后。IL-18是一种促炎因子,可诱导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而引起心室重构。本研究中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者APN 水平高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NF-κB、GMP-140、hs-CRP、IL-18水平低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病理变化,也是影响心肌血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者FMD 高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血管舒缩功能,保障心肌血供。本研究还发现,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加用麝香保心丸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良好。

总之,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APN、FMD、NF-κB、GMP-140的表达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丹红麝香稳定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麝香保心丸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麝香牛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