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脏衰竭的疗效研究

2020-04-09郭婷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呋塞米

郭婷婷

【摘要】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脏衰竭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T-proBNP检验及LVEF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NT-proBNP指标,提高射血分数,临床应用价值高。所以,在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呋塞米;托伐普坦;新活素;难治性心脏衰竭;NT-proBNP指标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42-01

心脏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心脏结构及功能障碍都会引起心室充盈,对射血能力产生影响,同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1]。难治性心脏衰竭经治疗病情加重或不能缓解心脏衰竭,该病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临床主要对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2]。新活素是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在难治性心脏衰竭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呋塞米与托伐普坦在左室充盈、血管扩张和机体静脉血容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围绕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脏衰竭的疗效进行探究,希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现将有关内容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纳入在本研究前经治疗没有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患者;②纳入可接受治疗后6个月随访患者;③纳入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本研究患者;④纳入经影像学检查、常规查体确诊为心脏衰竭患者;⑤纳入符合心脏衰竭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標准:①排除严重肺功能、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排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③排除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④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⑤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2),男23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5.8±1.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1±0.3)年;对照组(n=42),男24例,女18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35.4±1.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2±0.4)年。本研究已经得到患者同意,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诱因消除、吸氧、休息和活动限制等方面干预,给予患者硝普钠和西地兰治疗,降低心率,对心室率控制。(2)研究组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给予患者呋塞米(国药准字H44021546,生产厂家:惠州大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7.5mg/天;给予托伐普坦(国药准字H20110116,生产厂家: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口服,7.5mg/天;给予新活素(国药准字S20050033,生产厂家: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泵入,控制初始负荷量为1.5μg/kg,接下来以0.075μg/(kg·min)速度给药,持续给药5天,7天为1疗程,患者连续用药2个疗程。用药期间对患者耐药性观察,如果出现不适,应对用药剂量调整或停药。

1.3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个指标。显效:经治疗,患者浮肿、双肺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心率恢复正常,没有呼吸困难症状出现,心功能达到Ⅱ级;有效:经治疗,患者水肿、双肺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较治疗前心率每分钟降低10次以上;无效:经治疗,患者水肿、双肺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心率没有降低。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理想[3]。(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两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时,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例数25例,占比59.5%,有效例数10例,占比23.8%,无效例数7例,占比16.7%,治疗有效率为83.3%;研究组显效例数30例,占比71.4%,有效例数11,占比26.2%,无效例数1例,占比2.4%,治疗有效率为97.6%;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NT-proBNP及LVEF指标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NT-proBNP值分别为(9652.3±122.4)pg.ml-1、(9656.1±121.4)pg.ml-1,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NT-proBNP值分别为(3073.4±111.5)pg.ml-1、(7138.4±115.1)pg.ml-1;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LVEF值分别为(29.1±4.9)%、(29.3±4.8)%,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LVEF值分别为(44.8±5.1)%、(35.3±3.8)%;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报道表明,难治性心脏衰竭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老年为该病主要发病群体,病程较长,常伴有液体潴留,病情易发作不易控制[4]。过去临床主要给予患者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治疗效果欠佳,利尿剂尽管可对液体潴留症状控制,但是大量使用会引起离子紊乱,出现低钾血症、低钠和低氯现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效果理想。呋塞米具有排钾排尿效果,为常用强效利尿剂。托伐普坦可与V2受体结合,降低对水重吸收,可对体内自由水排泄促进,对血钠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不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治疗安全性较高。新活素是一种新型心脏衰竭治疗药物,可结合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鸟苷酸环化酶受体,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在动脉血压降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活素是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在难治性心脏衰竭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呋塞米与托伐普坦在左室充盈、血管扩张和机体静脉血容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围绕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脏衰竭的疗效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可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降低NT-proBNP指数,进而对心脏功能改善,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进行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NT-proBNP指标,提高射血分数,临床应用价值高。所以,在难治性心脏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呋塞米联合托伐普坦、新活素治疗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武明,施振华,叶士勇,等.托伐普坦片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07);19-21.

[2]冯雪,吴岳,孟颖,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06);520-524.

[3]陈瑞娟,刘玉仁,郑永先,等.奈西立肽注射剂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265(11);11-13.

[4]黄莹,姚汉玲,黄祎.托拉塞米治疗AECOPD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18);93-95.

猜你喜欢

呋塞米
呋塞米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螺内酯与呋塞米不同比例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对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观察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0例效果观察
米力农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40例治疗分析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产后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大剂量呋塞米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