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croRNA-145-3p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0-04-09吴凯陈钦明王健俊何继贤余岱岳路羿杨六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突变型肠管质粒

吴凯,陈钦明,王健俊,何继贤,余岱岳,路羿,杨六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小儿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2)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HD)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为0.02%~0.05%,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2]。MicroRNA(miRNA)被认为是后基因时代最大的宝库,其通过直接降解靶基因或者调节靶基因的翻译,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等[3]。 miRNA在HD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miR-483-5p、miR-215及miR-206等均被证实可通过影响细胞功能参与HD的发生、发展[4-7]。通过基因芯片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发现,miR-145-3p在HD病变段肠管高表达[8]。本研究将进一步明确miR-145-3p在HD中的具体作用,探索其分子机制,为其应用于HD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组织标本选取2013年2月—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0例HD病变段肠管(HD病变肠管组)及40例正常肠管(正常肠管组)组织标本。人神经母细胞细胞株SH-SY5Y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馈赠,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研究所细胞库提供。所有HD患儿行钡灌肠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而正常肠管均经病理证实无异常。所有标本各收集2份,获取后迅速置于液氮中冻存。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1.2 主要试剂Trizol RNA提取试剂盒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miRNeasy微量抽提试剂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miRcute miRNA 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miR-145-3p引物及miRcute mi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CK-8购自江苏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GDNF一抗及羊抗鼠二抗购自美国Abcam公司,miR-145-3p mimics及阴性对照由广州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转染用Lipofectamine 2000TM购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见表1。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1.2 方法

1.2.1 提取组织总RNA将组织标本研磨成粉末,按照说明书使用Trizol Reagent提取总RNA,并用RNasey Mini Kit进行纯化。纯化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鉴定RNA的纯度,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于-80℃冰箱内保存。

1.2.2 qRT-PCR采用SYBR Green I嵌合荧光法进行miRNA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①取2μg含有目的miRNA的总RNA,使用miRcutemiRNA First-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在miRNA 3'末端加多聚Poly A尾,再使用Oligo(dT)-Universal Tag通用逆转录引物进行逆转录反应,最终合成miRNA对应的cDNA第一链,反应条件:37℃预变性60 min,95℃变性5 min,60℃退火34 s,35℃延伸4 min。 ②取2μl miRNA第一链cDNA液,采用miRNA qPCR Detection Kit(SYBR Green)进行miRNA荧光定量检测,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2 min,94℃变性20 s,60℃退火34 s,35℃延伸4 min,共45个循环。以U6为内参,检测miR-145-3p的相对表达量。

1.2.3 细胞培养及转染SH-SY5Y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于37℃、5%二氧化碳CO2条件下培养,每2~3天更换1次培养基,待细胞融合度达80%~90%时进行传代培养。细胞转染前1天,使用6孔板接种SH-SY5Y细胞,待细胞密度达70%~80%,使用Lipofectamine 2000TM进行细胞转染,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实验分miR-145-3p组和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选用miRNA模拟物(无义miRNA),miR-145-3p组选用miR-145-3p mimics。转染后6 h去除培养基,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5%CO2正常培养用于后续实验。

1.2.4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取转染后的SHSY5Y细胞,0.25%胰酶消化细胞后进行离心,将细胞按5×103个/孔接种于96孔板,作用不同时间(0、24、48、72及96 h)后每孔加入CCK-8 10μl,2 h后使用酶标仪记录450 nm各孔光密度(OD)值,绘制生长曲线。

1.2.5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取转染后细胞,胰酶消化后进行离心,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悬浮、计数,将细胞按1×104个/孔种植于专用于细胞迁移实验的24孔板上,上层小室使用2% FBS完全培养基100μl, 下层小室加入600μl含10% FBS的培养基,37℃、5% CO2孵育72 h,取出小室,吸弃上室培养液,用棉签擦去上层细胞,PBS洗涤,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0.5%结晶紫染色30 min,清水冲洗后进行细胞计数。

1.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为寻找miR-145-3p的靶点,采用miRBase及Targetscan预测发现GDNF基因的3’-UTR存在miR-145-3p的潜在结合位点。构建野生型(与miR-145-3p完全互补)及突变型(与miR-145-3p不完全互补)GDNF质粒(见图1),与miR-145-3p模拟物共转染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至96孔培养板,在细胞生长密度至80%时进行转染,48 h吸去培养液,加入裂解液裂解15 min,12 000 r/min离心15 min,将5μl裂解产物加入100μl反应底物中,检测荧光酶活性。取出后再加入l00μl Stop&Glo® Reagent,迅速放入检测仪内读取数值,根据Firefly/Renilla比值计算相对表达量。

图1 构建的突变型及野生型GDNF质粒示意图

1.2.7 Western blotting细胞转染后加入蛋白质抽提试剂,细胞裂解后冰上吹打15 min,收集细胞液加入EP管中,4℃、12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分装后于-80℃冰箱内保存。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取等量蛋白加入5×蛋白上样缓冲液,加入上样孔后进行电泳,110 V恒定电压下电泳至溴酚蓝刚出胶底部。48 V电转50 min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上,TBS漂洗后加入封闭液振荡4 h,封闭后加入稀释好的一抗,4℃过夜,TBS漂洗后加入HRP标记的二抗,加入电化学发光液、显影及定影,并用Image J软件将图片上每个特异条带的灰度数字化。

1.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等量组织标本在60℃下烤片2 h,常规脱蜡水化,蒸馏水冲洗,采用微波修复法行抗原修复。过氧化氢及山羊抗血清封闭,加入1∶1 000 GDNF一抗4℃孵育过夜,阴性对照采用0.1 mmol/L PBS替代一抗,PBS冲洗后加入二抗,37℃孵育1 h。PBS冲洗3次,DAB显色10 min,加入苏木精复染,二甲苯透明,封片后于显微镜下观察 摄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及GraphPad Prism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D病变肠管组与正常肠管组miR-145-3p mRNA的表达

HD病变肠管组和正常肠管组miR-145-3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506±3.179)和(0.925±0.665),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0,P=0.000);HD病变肠管组高于正常肠管组。见图2。

图2 HD病变肠管组与正常肠管组miR-145-3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s)

2.2 转染miR-145-3p模拟物对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miR-145-3p组与阴性对照组miR-145-3p相对表达量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5-3p组高于阴性对照组。见表2和图3。

表2 两组miR-145-3p相对表达量比较 (±s)

表2 两组miR-145-3p相对表达量比较 (±s)

组别 miR-145-3p miR-145-3p组 101.200±11.610阴性对照组 1.000±0.016 t值 -2.611 P值 0.008

图3 miR-145-3p组与阴性对照组miR-145-3p 相对表达量比较 (±s)

miR-145-3p组与阴性对照组转染后0、24、48、72及96 h OD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90,P=0.000);②两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10,P=0.000),miR-145-3p组较阴性对照组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③两组OD值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78,P=0.014)。两组迁移细胞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5-3p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减少,细胞迁移能力降低。见表3、4和图4~6。

2.3 miR-145-3p与靶基因GDNF的作用关系

野生型GDNF与突变型GDNF转染细胞miR-145-3p相对表达量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GDNF质粒可降低细胞miR-145-3p的表达。见表5和图7。

2.4 miR-145-3p下调细胞GDNF的表达

miR-145-3p组和阴性对照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2±0.037)和(0.466±0.035),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6,P=0.016)。上调miR-145-3p表达后,细胞GDNF蛋白表达降低。见图8。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OD值比较 (±s)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OD值比较 (±s)

组别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miR-145-3p组 0.283±0.023 0.325±0.035 0.382±0.048 0.432±0.038 0.482±0.042阴性对照组 0.281±0.018 0.346±0.028 0.442±0.038 0.532±0.042 0.632±0.049

表4 两组迁移细胞数比较 (个,±s)

表4 两组迁移细胞数比较 (个,±s)

组别 迁移细胞数miR-145-3p组 16.00±2.280阴性对照组 48.20±6.344 t值 4.722 P值 0.009

图4 转染后对SH-SY5Y细胞迁移的影响 (结晶紫染色×40)

图5 两组OD值变化趋势 (±s)

2.5 GDNF在HD病变段肠管中低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HD病变段肠管中仅有5例GDNF呈弱阳性表达(12.5%),另外35例患者为阴性(87.5%);而40例正常肠管GDNF表达均呈强阳性(100.0%)。两组GDNF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0,P=0.000)。见图9。

图6 两组迁移细胞数比较 (±s)

表5 两组野生型及突变型GDNF质粒转染后细胞miR-145-3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s)

表5 两组野生型及突变型GDNF质粒转染后细胞miR-145-3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s)

组别 野生型GDNF质粒突变型GDNF 质粒 t值 P值miR-145-3p组 1.000±0.023 0.402±0.073 11.600 0.000阴性对照组 1.023±0.084 1.008±0.029 0.797 10.826

图7 两组野生型及突变型GDNF质粒转染后细胞 miR-145-3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s)

图9 HD病变肠管及正常肠管中GDNF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

3 讨论

由于某些因素作用,使肠神经母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能力受到影响,最终细胞不能达到终点,使得远端肠管的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HD形成[9]。mi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长度为21~23nt,其在生命的多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10-11]。多个miRNA被证实与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miR-483-5p[4]、Let-7a[12]、miR-215[5-6]、miR-206[7]、miR-1324[13]及miR-192[6]等。前期研究采用miRNA微阵列基因芯片及qRT-PCR检测发现,miR-145-3p在HD病变段肠管中存在高频高表达[8],但其作用及具体机制并不清楚。

miR-145-3p是一种功能强大的miRNA,其作为一个调控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等多个生物过程的调控。MISONO等[14]报道,miR-145-3p在肺腺癌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45-3p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其在肺腺癌中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YAMADA等[15]报道,miR-145-3p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45-3p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MATSUSHITA等[16]证实,miR-145-3p在膀胱癌中低表达,miR-145-3p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上调miR-145-3p可以抑制神经母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影响肠神经系统发育,在HD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miRNA的作用机制有很多种,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进而调控细胞表达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在不同的细胞中,miR-145-3p可与不同的靶基因结合而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其在HD中的作用机制不明。GDNF是神经腔质细胞衍化亲神经营养因子,是重要的肠神经元及神经节细胞的营养生存因子,其与Ret基因及GDNF-α形成多聚体受体复合物[2]。GDNF不仅起到传递Ret基因发挥作用的信号作用,并且有协助Ret基因促进神经节细胞移行、分化及定位功能[9]。如果GDNF蛋白表达异常,就会影响神经母细胞发育,产生HD。在体内剔除鼠GDNF基因,可以导致小鼠全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形成HD[17]。笔者通过利用miRBase、TargetScan检索miR-145-3p的碱基序列并预测其靶基因,结果提示GDNF是其可能的靶基因。随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45-3p的确可以与GDNF的3'-UTR结合影响GDN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过表达miR-145-3p可以下调细胞GDNF蛋白表达,初步确认GDNF是miR-145-3p的重要分子靶标。而在组织标本中,笔者发现GDNF在HD中低表达,与miR-145-3p高表达呈负相关,进一步证实在HD形成过程中miR-145-3p发挥的作用与调控GDNF的表达有关。

综上所述,miR-145-3p与HD发病关系密切,其可以通过调控GDNF的表达影响神经母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参与HD形成。本研究为HD的诊疗提供一个新的重要靶点,miR-145-3p对肠神经干细胞及动物模型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猜你喜欢

突变型肠管质粒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全基因组测序后质粒的组装与鉴定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cr-1阳性类噬菌体质粒与F33∶A-∶B-质粒共整合形成的融合质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纯合和复合杂合点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分析
MRI征象鉴别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较低级别胶质瘤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BRCA1/2突变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