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0-04-09谢娜吕兴华于澄高翠敏马玉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盲肠肺泡脓毒症

谢娜,吕兴华,于澄,高翠敏,马玉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严重脓毒症患者常并发多器官损伤。肺脏往往是脓毒症时最易受损的靶器官,在病程早期便可出现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引起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这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1-2]。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dility group box 1, 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其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在脓毒症中发挥重要作用[3]。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 EP)是一种有效的HMGB1抑制剂,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效应[4]。有研究表明,EP能降低致死性脓毒症大鼠的病死率且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作 用[5-6]。但EP对脓毒症ALI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尚未明确。本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探讨EP对脓毒症AL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试剂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6~8周龄,体重200~240 g,由兰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EP(美国Sigma公司,批号:E47808),高效RIPA裂解液(北京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R0010),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模型的复制

将4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ALI组和EP组,每组10只。ALI组和E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模型[7]:大鼠称重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 ml/100 g)麻醉后固定,沿腹正中线做1.5 cm长切口暴露盲肠,在回盲瓣与盲肠末端的正中间结扎,用18 G针头在盲肠结扎端对穿2次,形成盲肠漏,再将盲肠还纳回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假手术组仅翻动盲肠,不做结扎穿孔。EP组在术后6、12及18 h腹腔注射40 mg/kg EP,对照组、假手术组和ALI组在以上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乳酸林格液。EP溶液的配制方法:EP溶解到乳酸林格液中,配置成3.26 g/L的溶液,4℃冰箱保存 备用。

1.3 标本采集与观察指标

1.3.1 标本收集模型复制24 h后心脏采血处死大鼠,沿胸骨正中线剪开胸骨,暴露肺脏,取出肺脏用无菌冷PBS漂洗表面的血液,收集肺组织标本。

1.3.2 HMGB1、TLR4及NF-κB水平剪取适量左肺组织称重后,按1 g组织加入9 ml PBS的比例配置,再按照每20 mg肺组织加入150~200μl RIPA裂解液的比例配置,在冰上用匀浆器制备成10%肺组织匀浆,4℃、4 000 r/min离心20 min,吸取上清液, -80℃保存。ELIS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中HMGB1、TLR4及NF-κB水平。

1.3.3 肺组织湿干重比取右上肺叶,用滤纸吸干肺组织表面的血液,用天平称出的重量为湿重;将肺组织放入80℃烤箱干烤48 h后取出,称出的重量为干重,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

1.3.4 肺组织病理结构观察取右中肺叶,置于10%甲醛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用SNK-q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HMGB1、TLR4及NF-κB水平 比较

各组大鼠HMGB1、TLR4及NF-κB水 平 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EP组较假手术组高(P<0.05),EP组较ALI组低(P<0.05);对照组与假手术组HMGB1、TLR4及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

对照组、假手术组、ALI组及EP组大鼠肺组织 湿干重比分别为(4.67±0.15)、(4.79±0.13)、(5.40±0.16)和(5.08±0.08),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69,P=0.000)。ALI组、EP组较假手术组高(P<0.05),EP组较ALI组低(P<0.05);对照组与假手术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大鼠HMGB1、TLR4及NF-κB水平比较 (n =10,ng/ml,±s)

表1 各组大鼠HMGB1、TLR4及NF-κB水平比较 (n =10,ng/ml,±s)

注:①与假手术组比较,P <0.05;②与ALI组比较,P <0.05。

组别 HMGB1 TLR4 NF-κB对照组 66.96±3.75 13.87±1.44 0.89±0.07假手术组 70.30±4.29 14.96±1.39 0.92±0.08 ALI组 118.33±5.58① 50.20±2.64① 1.49±0.13①EP组 96.41±4.14①② 25.56±2.72①② 1.30±0.05①②F值 313.048 680.933 140.251 P值 0.000 0.000 0.000

2.3 大鼠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

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间隔无水肿、炎症;ALI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渗出、出血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P组肺泡结构较完整,与ALI组相比,肺间质渗出、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症状减轻。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 (HE染色)

3 讨论

本研究参照RITTIRSCH等[7]研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结果表明,ALI组大鼠24 h处死后,打开腹腔有臭味和血性腹水,腹腔内脏器粘连严重,肠道充气扩张,盲肠结扎段发黑,甚至坏死;肺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间隔增宽,肺间质渗出、出血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提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复制成功。

HMGB1被证实是导致脓毒症死亡的关键细胞因子,其在体内的合成释放明显延迟且持续时间长,对脓毒症发展与预后均有重要影响[8]。TLR4是HMGB1重要的胞膜受体,在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激活、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9]。脓毒症时,早期炎症介质和内毒素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以及坏死、损伤细胞会主动或被动分泌HMGB1,释放到细胞外的HMGB1与其内源性配体TLR4结合,激活MyD88依赖性途径使NF-κB活化,诱导下游炎症介质大量释放,使内皮细胞受损,直接或间接损伤肺的结构和功能[10-13]。本研究ALI组大鼠HMGB1、TLR4及NF-κB水平升高,同时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间质渗出、出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肺组织湿干重比增加,肺水肿加重。以上结果表明,肺组织中HMGB1、TLR4及NF-κB水平与肺组织结构的损伤、肺功能障碍相关并呈依赖性,提示脓毒症所致ALI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EP是一种稳定性高、亲脂性强的丙酮酸脂化物,作为丙酮酸的替代物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证实,EP可以通过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肝损伤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脏器功能[14-16]。但EP作为一种有效的HMGB1抑制剂,是否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对脓毒症ALI的保护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观察到,给予EP进行干预后,大鼠肺组织匀浆中HMGB1、TLR4及NF-κB水平较ALI组降低,说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被抑制,同时肺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改善,表明EP可以缓解脓毒症ALI,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对脓毒症ALI产生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脓毒症所致ALI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密不可分,EP干预后,可减轻肺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对脓毒症ALI起保护作用,可为临床治疗脓毒症ALI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盲肠肺泡脓毒症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疆驴盲肠、腹结肠、背结肠固相食糜细菌多样性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