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质疑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2020-04-07朱洪强

关键词: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朱洪强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形势下教师精准课堂务必实施的目标之一,是切实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举措。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教学的概念,作为与时俱进的一线物理教师,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经验去开辟疆场呢?本文以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几点构建质疑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旨在为一线的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疑情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11-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是天作之合的。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强化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服务于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如何在教学实践做到以学生经验为基石去构建质疑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呢?笔者就结合实例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学生生活中的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物理知识较为深奥难懂,于是潜意识的产生畏惧心理,对于某些理论知识就会丧失主动探究的信心与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则会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发现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学生生活中的质疑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探究的热情,使其自主地投入到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去。

例如,笔者在传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的内容时,首先创设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

[情境1] 拿出几副远视眼镜作为探究器材,分发给各学习小组,观察书本文字的变化(文字变大);

[情境2] 将教室电子多媒体的投影仪进行演示,观察其成像原理;

[情境3] 拿出手机给笔者近距离的学生拍照,观察学生与照片的关系特征……

创设这些学生早已认知的自然情境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物理知识的知识海洋中,索然有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会带着存疑投身于探究物理光学原理中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形成学科素养。

二、构建学生展开知识的质疑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激情

在教育改革浪潮高涨的今天,构建学生展开知识的质疑课堂提问情境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精心地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思考的天地之中,引发学生思考的激情,有效的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中的第四节走进分子世界的内容时,通过电子白板创设了这样的几个质疑情境:

[情境1] 演示实验,让学生过程将一滴红墨水滴到澄清的水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也会慢慢的变红呢?

[情境2] 校园内绽放的鲜花不仅是外表的美,还在于百花怒放时的芳香。春兰、夏茉莉、秋桂、冬腊梅,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让我们感觉到芬芳馥郁呢?

[情境3]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涵盖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通过创设这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质疑情境,引发他们的思考,在演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释疑、解疑,从而提升了课堂上知识生成的效率。

三、构建学生合作交流的质疑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交流快速得到质疑情境的答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就能形成思维的碰撞,使智慧交融,探究出最佳的答案,进而树立他们攻关的信心,激活思维潜能。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的内容时,首先是为学生搭建摩擦力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电子白板播放自行车的启动、行驶和刹车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摩擦力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情境1] 自行车是通过什么原因启动的?

[情境2] 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哪些位置会出现摩擦力?是有害的还是有弊的呢?

[情境3] 自行车在剎车过程中又是哪些位置会出现摩擦力?它的作用是什么?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摩擦力的知识的认知,都会误以为摩擦力只是有害于人类,极少认真地思考摩擦力的有益的一面,只见一叶,不见树木。通过对自行车的启动、行驶和刹车过程的视频的交流与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发散,防止走进思维的误区,有效的落实了高效课堂教学。

四、构建学生学习反思的质疑情境,落实学生习惯的形成

落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发掘到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三节密度之后发现,学生对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属性混为一谈。于是在布置作业时创设相应的质疑情境,悄无声息地引导学生凸显各种错误,进而让他们刨根问底,查缺补漏:

[情境] 一罐牛奶的体积是200mL,如果牛奶的密度为118kg/m3,请问这罐牛奶的质量是多少?喝掉一半,牛奶密度又是多少?

构建这样的情境的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体积单位的换算的错因、深刻反醒,在以后的解题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之,让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出彩,就必须做到构建学生生活中的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构建学生展开知识的质疑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激情;构建学生合作交流的质疑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构建学生学习反思的质疑情境,落实学生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驰明.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情景的创设和构建[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4).

[2]徐大丽.优化问题设计,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