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合唱团排练的案头工作

2020-04-07郭倩倩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唱小学生

郭倩倩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美育的地位逐渐在教育方针中凸显,“明确了美育和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课程性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而合唱作为一种基础音乐教育形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展开合唱活动,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合唱指挥的角度入手,从四个方面论述排练前的案头内容,包括合唱作品选择、作品分析、指挥动作设计和制定排练计划。

关键词:小学生   合唱   案头工作

中图分类号:J6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069-02

关于合唱教育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几点提示,其中在演唱方面,要求“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合唱艺术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合唱艺术的特殊性,在小学校园中基本上都开展了合唱第二课堂,主要以小学生合唱团的形式呈现,日常排练频率为一周两次,一次60-80分钟。在这一过程中,指挥是排练活动的核心,其主要都是任务是引导团员的合唱意识,统一团员的歌唱状态,激发团员的合唱潜能,使之能够富有感情的表现作品内容。而对于排练前的案头工作,各校音乐教师的案头内容、方式以及具体安排各有不同。案头工作,指在正式进入工作前,做出的一系列分析、准备活动,包括对工作中某些情况的预测与解决。这一重要部分是指挥的职责,合唱案头工作要求在合唱排练前,对作品进行选取与分析、对指挥动作进行设计、对排练计划进行制定以及其他各项事宜。案头工作是体现一个指挥专业素养、技能高低、个人智慧的重要工作,是音乐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这就需要指挥将谱面上的内容转化为听觉音响,将无生命力的音符变为有血有肉的音乐,再现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长期的驻团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案头工作方法。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成果论述。

一、作品的选取

选取合适的作品,是合唱排练的重中之重,好的作品能够给指挥老师和合唱团带来进步。而选作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是对合唱团宏观和微观的把握,可见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作为指挥,首先要了解合唱团的音域,熟知学生所能唱出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在音域中的有效音区是哪部分,哪些音学生能够有质量的把握,哪些音是学生的演唱难点以及演唱时吃力的原因,合唱团更擅于表现哪种类型的歌曲等等。但是仅仅对合唱团有整体把握是不够的,还要对团内各声部、甚至是各团员进行分析与记录,找出他们的优势与弱点。

那么,在知道合唱团的情况后,该如何选择合唱作品呢?需要从作品的文学、音乐和技能三个方面加以考虑:文学要符合社会文化道德规范,音乐要有较好的艺术品味与审美情趣,技能要为合唱队能力所能及。如,此作品题材是否符合合唱团成员的年龄特征、文化素质,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否带给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亦或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增强音乐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等。

孟大鹏老师曾说过“合唱艺术是心灵的艺术”因此,指挥在选择作品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不以“我喜欢”和“我听过”作为选择依据,并着眼于长远,保持作品多样性,选择不同风格的合唱音乐作品,使得团员的新鲜感不会降低。

二、作品的分析

选择好合唱音乐作品后就要对作品进行分析,这是案头工作的第二部分。

(一)分析作品背景、词曲作者

每一首音乐作品必定其有特定的意义,依附于创作时的时代精神而存在,而创作者总是有撕不掉的时代标签,里里外外都透露着那个时代该有的气息。因此,分析背景和作者,是准确、快速掌握作品宏观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分析作品歌词

歌词是最直接了解音乐作品内容与思想的部分,应当认真揣摩、分析,将歌词生动、富有感情的唱出来,深刻把握歌词的内涵,有助于合唱作品进一步的分析与最终演绎。

(三)总谱阅读,分析音乐本体

分析旋律的声部走向,理清各乐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乐段,并找出逻辑关系,选择最佳处理方式;关注谱面符号,引导作品理解与处理。对音乐进行和声与曲式分析,包括和声走向,伴奏织体,调式调性等,意图掌握作曲家的写作手法、音乐动机,认真把握音乐和声中特殊音所带来的特殊色彩,建立一个音乐作品的基本框架。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節拍。节拍与节奏相互依存,共同推动音乐静与动的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节拍就是规矩,在规矩中可以制造众多的平衡与不平衡,给音乐带来新的活力。而节奏也只在节拍的律动中才能发挥左右。

(四)走进音乐的精神世界

音符是排列特殊的语言,需要指挥通过多方面的联想来形成作品形象。这种联想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基于作品分析,是随着音乐体验作者的体验。他的痛苦、他的喜悦、他想说的话全都写进了音符。因此,对作品进行深思熟虑的机会、安排和对作品进行充分详尽的准备及研究,是指挥不可少及应尽的责任。

(五)分析作品难点

分析作品时,要根据合唱团的具体情况找出训练难点,并列举解决方法,突出排练重点,提高效率。此外,还要考虑到作品不同,所用音色不同,不可千篇一律,丧失作品的味道。

三、设计指挥动作

首先要清楚的知道,指挥法是技术,是因人而异的动作技术,但是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一)放松、协调与重心

放松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指挥动作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僵硬。要双肩下沉,不可端着、摆着;双臂是指挥的“武器”,我们常说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指,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相连、不能孤立的,某个部分的紧张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协调;指挥的工作方式决定了要站立进行,并以上半身的运动为主体,这就要求重心稳定,有“脚下生根”的感觉。

(二)起拍

起拍,是指挥的先导性体现,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拍要把即将表示的音乐内容全部预示出来,包括节拍、速度、力度、状态、情绪等。起拍还会直接影响到呼吸,吸气量和暗示了乐句的长短与强弱,吸气状态预示着用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位置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一切关于演唱的内容,都要在起拍中呈现。

(三)收拍

收拍,这是音乐结束的标志性动作。收拍动作没有固定模式,但是音乐的结束是由乐谱规定的,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指挥只需在结束点上做出符合音乐的示意,清楚、简洁的打下结束拍,繁琐多余的收拍对于音乐的流畅性是有害而无益的。

动作设计的重点是每个乐句的起拍和收拍以及作品中需要格外提示的部分,如起音、速度、力度、气口、声部进出、音的时值以及特定的歌词等,在这些地方,手的方位、高低、幅度、路线都要确定,设定后可根据实际排练情况做调整,定型后只可微调,不可大幅改变。需要格外重视的是基本拍的练习,这是一切动作设计的基礎。

总之,指挥的动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亦不可轻视这一环节,深知作品的一切都体现于指挥,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和核心,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团员对歌曲的演绎。

四、制定排练计划

合理紧凑的排练计划是提高合唱团排练效率的关键。小学合唱团团员大部分为9-12岁学生,此阶段的儿童听觉十分敏锐,其准确性、系统性和稳定性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模仿活动,对合唱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此时的儿童生理发育还不完全,体力不持久,发声器官不完善,同时心理发育不完整,注意水平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意志力薄弱,感知能力较弱。因此在制定排练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每次排练的目标、流程和具体排练内容。包括重申排练纪律,热身、本次排练重点、排练任务以及各环节的时间安排。

合唱艺术的最终呈现,要经过三个过程:认识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而案头工作就是认识音乐,是后续环节进行的基础。由此可见,指挥的案头工作是合唱排练顺利的重要前提,也是指挥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上下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徐武冠,高奉仁.合唱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萧白.合唱指挥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6]杨金霞.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猜你喜欢

合唱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