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年的仪式

2020-04-07周游

寻根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俗

周游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这首民谣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往昔的年俗和年味。如今好日子,天天像过年,但是没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感觉,就是没有“年味”。为什么?窃以为,这是因为我们过年已经没有仪式感了,或者说我们已经忘却了过年的那些仪式。毋庸讳言,古人过年讲究繁文缛节,有的有礼有节,有的愚昧荒诞,有的早已取消,有的却依然未能免俗。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亦称祭灶节。由于这个节日是在春节的前一周,距离春节最近,所以民间又称这一节日为“小年儿”。我国民间认为灶王是专管饮食和家务事的神,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寻常百姓,每家每户都信奉他。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都要上天去把各家的功过报告给玉皇大帝。由于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这天每家要由当家的男子祭拜灶王。晚饭后,当家的男子在灶王像前点上香烛,供些水果和灶糖,送灶王上天,并在其画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等到除夕的时候再点香烛接灶王回来。有些农村祭灶的仪式更为讲究。祭时用香五炷、黄表纸三张、蜡烛一对;祭灶烧饼五个,名为灶火烧;麦芽糖一块,名为灶糖;雄鸡一只,名为灶马童;粮食五种,清水一碗,细草些许,谓之马草,用以饲灶马者;预备新灶神一张,张贴灶前,谓之更换新衣;随带黄纸马二张,约方寸许,名为灶马。一张粘在灶神额上,意为迎灶神回宫之马,要在春节黎明焚化;另外一张要在当天随香表焚化,意谓送灶神升天之马。主祭者必须是家长。礼拜的时候,身后要跪一个幼童抱着雄鸡,家长叩头祷祝,然后将鸡头向草料内推送三次,再把清水倾洒在鸡头上。鸡若惊栗,意为灶神将马领受。祭毕晚餐,豆腐汤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并要吃火烧。由于这天特别热闹,所以有人甚至认为这是春节的“彩排”。

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民间传说,诸神从这天起上天述职,不理人间事务。举行过祭灶后,家家户户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有些地方也有二十四日夜祭灶的,大都是祭素灶,祭品是水果、花生、瓜子、香菇、木耳、百合以及豆腐、点心等。各地情况不同,但都少不了糖果,即用麦芽糖粘住灶王爷的嘴,省得他说坏话。

腊月三十是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农历十二月为大尽的,就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不过,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這天各家准备除旧迎新,贴门联、门神,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放爆竹,吃团圆饭。不少地方还有除夕上坟的风俗,就是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从而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团圆饭后,还有接灶、祀床、供年饭、画米囤、辞年、守岁许多花样。所谓守岁,宋代已有此俗了。这夜合家在火盆旁团坐,盆中烧大炭团,美其名曰欢喜团;或歌唱,或谈笑,直闹到天明,这就是所谓守岁。如今守岁看“春晚”已成新俗。笔者家乡还有除夕封财门的习俗。所谓封财门,就是守岁时,家长关上大门,并用红纸封上,再不让人出入,并在门口放上一把芝麻秸,因为有“芝麻开花节节高”之说,这样便寓意了祷祝。

正月初一是春节,古称元旦,俗称过年。早起开财门,先放爆竹三响,称为开门爆仗,据说,放爆竹可以吓退瘟神疫鬼。我曾查阅不少地方志,未见“封财门”和“开财门”的记载,唯独扬州才有此俗。清代诗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有一首《开财门》,词云:“人家多住在春台,迎着祥曦户户开。想见虞庭民阜久,熏风到处总生财。”接着,点烛烧香,祭天地,拜祖宗。有些人家要兜喜神方,烧十庙香,其目的无非是自求多福罢了。全家人都要穿上新衣裳、新鞋袜,焕然一新,男女依次向家长叩头拜贺,再往亲友家去道贺,称为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这天吃面条、圆子、糖茶和云片糕,象征长寿、团圆、节节高。据晋人董勋《问礼俗》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据《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因为“鸡”与“吉”同音,民间更是将鸡视为吉祥物,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因而,这天百姓有口头禅:“大年初一,开门大吉。”不过,春节这天还有种种忌讳:忌扫地、忌汲水、忌乞火、忌做针线、忌用刀剪、忌倒粪秽、忌用汤淘饭、忌说不吉利话。

正月初二是狗日。民间传说,这天是女娲造狗的日子。这天各地汉族人都有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民俗。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虽薄,但是反映了女儿对乡亲的思念之情,真可谓礼轻情意重。

正月初三是猪日。民间传说,灶王爷以及地上诸神在腊月二十三日升天向玉皇大帝奏报人间诸事,到了正月初三,便会回到人间。因此各家各户要在这天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并烧金纸、神马(纸上印有马形,以供诸神乘驾),燃放爆竹,迎接诸神下凡,降赐吉祥。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意思是说,送神应于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仪一概于过年以后才举行,而且时间要在中午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宋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这天还是赤狗日。赤狗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下凡,遇之则不吉。所以,香港地区的老一辈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以免遇上凶煞。另外,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百姓祝祭祈年,而且禁食米饭。如有犯者,就会导致五谷减产。

正月初四是羊日。这天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清理年货;打扫室内,然后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民俗所谓的“扔穷”。

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传说,这天是财神的诞辰。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等物,点烛烧香,敲锣打鼓,虔诚敬财神。这天,人们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这天燃放爆竹,美其名曰“崩穷”。所谓“崩穷”,当然是送穷的风俗。类似的民俗,远在隋唐时就很盛行。彭兆荪《小谟觞馆诗文集》注解:“正月五日剪纸为妇人,弃路衢,曰:‘送穷。行者拾归供奉,曰:‘娶富媳妇归。”古人认为,穷富可以转化,表达了治穷致富的美好愿望。这天也叫破五节。古人认为,初一至初四的禁忌在这天都可以打破。《燕京岁时记》说:初五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清稗类钞》说:正月初五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正月初六是马日。这天古称挹肥,人们在这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天做一大扫除,然后祭拜厕所神明,并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谚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此言表示农民从这天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代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人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有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到人日,皇帝大赐群臣彩缕人胜,并且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安康,出入吉祥。

正月初八是谷日。民间传说,这天晴朗,则主这一年五谷丰登,这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含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意思。这天也被称为“顺星节”。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这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正月初八有放生习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正月初八还有祭祀八仙的习俗。民间取“八”字的读音,遂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百姓爱戴,故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亦称天公生、玉皇诞,俗称玉皇会。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祭拜天公在子夜时分。祭拜前全家人都要斋戒沐浴,祭拜时由家中的长者先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再依长幼顺序分别上香。祭品如果要用家禽,一定要用公鸡,禁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要用全猪或全羊。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这天是石头神生日,亦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这天不准动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起房造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

正月十一日请紫姑日。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到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不过,中国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这天也是子婿日。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初十吃一天外,还剩下很多,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和女儿。

正月十二日过老鼠节。相传,正月十二日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天是老鼠的生日,于是人们围绕着老鼠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目”——敲遍墙角旮旯、藏剪刀、收旧鞋、烧老鼠洞、捏老鼠嘴、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不但表达了老百姓对老鼠的憎恨,还驱赶了父老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劳累。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日上灯。上灯从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八日落灯,民间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说,还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不少地方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

正月十四日是临水娘娘的诞辰。民间传说,临水娘娘叫陈靖姑,又称顺天圣母,生活在唐朝大历年间,家在福建古田县临水乡。曾在家乡斩杀妖蛇,为民除害。后因皇后难产,御医束手无策,顺懿夫人闻讯进宫助产,帮助皇后产下皇子。于是,龙颜大悦,敕封她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从此,她便成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其实,这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同治年间《丽水县志》卷十三记载:“每岁上元前二日,司事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沐浴更新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至夜,舁夫人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队,观者塞路。”除了祭拜临水娘娘,这天还有喝亮眼湯、吃糟羹和试花灯等风俗。

正月十五日闹元宵,是最好玩、最有趣的节日。因为元宵节有张灯结彩、观灯猜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赏灯,唐代三夜,北宋五夜,南宋六夜,到了明代,朱元璋变本加厉,下令天下富商上灯十夜。花灯是多种工艺、多种装饰和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其种类繁多,人神仙怪、花鸟虫鱼、家禽野兽均可成其造型,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作灯衣。豪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谜。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乙楠或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纱灯比宫灯的用途广泛,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元宵节也有放河灯的。所谓河灯,实是漂浮在水上燃烛的花形灯笼。我国东北,尤其是黑龙江,腊后春前制作的冰灯别有情味。《黑龙江外纪》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元宵灯市还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组灯景观——鳌山。鳌山是先用竹片和篾丝扎成山形,状若巨鳌,配上数以百计、千计的各种华灯。灯市鳌山是元宵节的压轴戏。

元宵节过后,年就结束了。

猜你喜欢

习俗
觥筹交错:酒觥传入与罚觥习俗
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