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皇木五百年

2020-04-07陈鑫明

寻根 2020年1期

陈鑫明

明成祖迁都北京至清康乾年间,两个王朝在京大兴土木,下诏川黔邊督办皇木,历时数百年。从洪武下诏为蜀王府建宅,到永乐建紫禁城,再到嘉靖建九庙、三殿,浩大工程所需的香楠、贞楠、红豆、杉木等多出自西南,西南大木产于乌蒙大山、川黔边的赤水河流域。

从川黔边办皇木,山路险远。朝堂上,御史杨爵、侍郎黄宗载、兵部尚书马文升、工部尚书吴中、户部主事海瑞上奏朝廷,条陈皇木之难,就连谪居泸州的太史公杨升庵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

清康熙初,户部尚书王骘为四川采桅木艰难,民困苦已极,“条陈采运树木疏”,请停采木,免川桅木四千余根,惊动朝野。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下诏为朱椿修蜀王府宫殿,派国子监助教陈南宾为长史,总揽监工督办,大木从川南黔北运往成都。蜀王府前后修了近十年,从泸南边采伐的大木源源不断运往成都。

“永乐四年(1406年)朝廷下诏建北京行宫,敕工部尚书宋礼督木,先后凡五人入蜀。监察都御史颜佐亦以采木至蜀。少监谢安在蔺州石夹口采办,亲冒寒暑,播种而食,二十五年始还。”(《叙永旧志辑存》)

“明正德九年工部以修乾清宫、坤宁宫,任刘炳为工部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贵州等处采取大木。郎中主事伍全于湖广,邓文壁于贵州,李寅于四川分理(督木)之。”(《明武宗实录》)

“嘉靖二十年宫中建九庙、三殿。下诏贵州布政使王重光督办皇木事。王入蔺州,遭彝、羿、苗民抗拒。王剿抚兼施,酋归顺献木。王采木中染瘴病死赤水卫摩尼所,历时七年。”(《直隶叙永厅志》载明李维祯《王重光传》)此间,四川佥事吴仲礼入永宁、迤西、落洪、班鸠井、镇雄督木。贵州巡按御史朱贤入永宁赤水卫采木。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朝廷工部候官黄天廉、祝明奉旨入蔺州赤水卫摩尼所,续办王重光采木之事。二候官在摩尼聚星洞(猴洞)有督办皇木石刻为纪。”(《古蔺县志》)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工部侍郎刘伯耀奉旨采木湖广、四川、贵州。”(《明世宗实录》)

万历十二年、十三年,“四川播州宣慰司杨应龙进献大木七十,助修皇宫,得赐大江飞鱼品服,敕封骠骑将军,晋升都指挥使”。十四年、十九年,朝廷派大臣入川、黔、湘三省办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户部郎中齐穑、巡抚杭爰,奉旨入蔺州赤水卫摩尼所观音岩、旱溪、高洞子等处亲临采木。

明清两朝下诏督办皇木,为皇室建宫殿庙堂以显皇家气魄,然而,朝堂之上大臣为皇木劝谏从未间断。

御史杨爵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月上书:“君人者奉天安民而使之各得其所也。今饥民颠连无告,委命沟壑,而土木之工不止。今重委部臣远建雷坛,以一方之故,民膏血,民何以得其所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上疏,严厉抨击嘉靖皇帝的《治安疏》中言:“一意玄修,不曰民之膏脂在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明史》卷二二六)万历十二年(1584年)六月,四川巡抚名雒遵奏请呈述“皇木之害”。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贵州巡抚宋兴祖奏请“停采大木”(《明史纪事本末》卷六五)。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七月初一日,四川巡抚韩世琦呈工部:“采运楠、杉大木,民困苦已极,运送艰难,奉请减免。”户部尚书王骘上“《条陈采运树木疏》,请朝廷免解四川杉木四千零五十五根”(乾隆《合江县志》卷八)。

清乾隆中,朝廷在督办皇木的同时,下诏四川、湖南、贵州采办大运河漕船的桅木、断木,而因采运大木耗银耗时,重重困难,官采皇木已难以为继。贵州巡抚张广泗、四川巡抚韩世琦,奏请派木商兼办皇木、桅木、断木。史称采办桅木为“钦工例木”。

商办“钦工例木”,商皆以皇商为名,索取人,种种扰民。又因下河客商,人心不古,将银倾铸冲铅兑账,欺哄上河山贩,山贩获此银无处能花。故引发乾隆至光绪200年间“钦工例木案”没完没了。

清康熙初年,皇木运经洞庭湖、长江至扬州岸,引起沿途商人关注,安徽、江西、陕西组成下河客商联盟,又称“三帮”,湖南常德、德山、河佛、洪江、扎口木商称为“五”。代办朝廷“钦工例木”。仅“三帮”桅木年贸易额就达三百万两白银。而上河山贩则以桅木、断木产地的四川、贵州本土木商组成,所采桅木、断木交“三帮五”,以买木纹银九五折比对。

各地木商群体,均为追逐利润而来,竞相造假,滥制充铅低潮银,使上河山客木商、林农、采运民工,蒙受惨重损失,诉求朝廷严加禁绝此事。这场上河木商状告下河木商以假银害民的“钦工例木案”,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数朝未能断决,清末更是无力去查办皇木、桅木案的曲直是非了。

王重光,贵州布政使司参议,山东新城人。字廷宣,嘉靖进士,《直隶叙永厅志》记载了他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蔺州赤水卫摩尼所策划的“皇木之战”。

时永宁宣抚司所部有羿蛮焉,凡48寨,其地曰落洪,通四川九丝,时蚕食贵州之永宁,若赤水诸卫。景泰、天顺、弘治迄嘉靖初,大兴讨之甫定。弘治七年(1494年),蛮部杜皮杀张狗儿,聚黑白彝3万人马,阻塞驿道、站口,焚庐舍、牛马厩,捕男女老幼,不交赎金则活剐杀之,所过之处,地不长草,周道千里,民不聊生。

嘉靖二十年皇上下诏,宫中建九庙、新营三殿,诏王重光采大木进京。木产诸苗部,以羿蛮寨为盛。采木不能上山,蛮部抗命。王重光施计,一不动刀兵,二不夺寨占地,而是恩威并重,抚办为上,收服蛮酋所部,为办木效力。史料记载:王重光首先亲率大军两千围寨,扎紧路口、通道,兵临城下。同时邀山寨三公、三老、博士弟子、生员,晓畅朝廷皇木之要,要求为国献木,又传话各寨酋长、头人、部属首领,今大兵压境,四面楚歌,不要与大军为战,数十万师围寨,若动兵剿,部族老幼必亡命出逃,为保寨生灵财产,归顺大明,保蛮夷百姓安宁……

是夜,王重光命邱东阳、桑、李萼各带300至500人马扼守关口,自率千人,手持火把,鸣金击鼓,摇旗呐喊。酋长梦中惊醒,组织族群突围,皆被伏兵捉拿。夷部退守寨洞。王重光信使传书,限五更时酋长来谈。酋长为保父老袒腹请死换回族人。

王重光言:“如果我不攻寨,你何以谢我?放你族人又如何回我?”酋长曰:“保我寨堡,我愿归顺朝廷,交出箭、弩、藤牌三物,放我族人愿以蛮俗十价回敬朝廷。”王重光说:“一人十价改为十人献一木如何?”酋长应允。当即释放所抓老少,酋长率族人跪拜,面北向呼万岁。是役无伤亡,矢遣而归,兵民为之手舞足蹈,平息一场皇木之战。

为督办皇木,王重光勤于其职,随木夫上山勘察地形,渡果口、大落包、雾露沟,凡采木之处必去、必行、必查、必办。大风雪天,穿上钉鞋,拄木杖,入溜漕,了解断木运送下山之状。当看到随他的两员部将王之屏、张朝被卷进激流而殁,运送漂木而死者众多时,与木夫议决浮漂之计,探视采木工场人丁,为夷部工匠祈求平安。抚臣问何苦,公曰:“天子朝会无所,臣安得有家。”诸蛮为之感动,争以大木、异材效公。

春天,山上大旱,断木入溜漕不能运出,木夫哭恸祈天。王重光济沐天神祈雨,忽大雨万壑,溜漕流水,众撬木而下,木随水而下山,众为神助。王重光因督木废寝忘食,长期得不到休息,身体染上瘴疠,一病不起,病死于办木山寨,抚臣奏请朝廷赠恤。

三年,三殿成。朝廷赠王重光太仆少卿,川贵为公立祠,夷蛮经公祠犹作礼而祭拜。嘉靖皇帝下诏祭王重光:“时建事率师平夷,会同大工职司采木,深入大山亲历,殚竭劳勤,触冒瘴煙婴疾而逝。守臣奉奏良用悼伤爰示渥恩,特颁谕祭尔灵不昧尚克歆承。”明万历二十年(1593)皇帝下诏祭王重光妻刘氏曰:“惟尔起家廷对,历任藩臬,筹运神机,单骑荡蛮山之寇,材鸠天堑。三章格赤水之灵,以死勤官,得贤内助,深娴妇德,用保父乎,天家风善,母仪遂养成乎。国器风尚,万石美济,三槐追佑启之功,可靳恩恤之霈,特颁并祭,尚克歆承。”

川黔边夷寨为纪念王重光有民谣纪云:

布政督木施计谋,

围寨呐喊下战书。

兵不血刃降酋部,

苗山异才献皇都。

随山刊木渡峡口,

风雪放漕下箐沟。

身染瘴疠办皇木,

皇上旌表赐太仆。

《明史》载,嘉靖二十年、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廷诏令四川、贵州营建奉天、谨生,华盖三明成祖迁都北采大木。采木运木夫有数万。新殿其工浩大,令采丈围以上楠杉二千余,丈四五以上亦一百一十七。漕下之木,多取以为用,川黔吏民,苦作数载,无以生息。采木数量之多,劳民伤财。

太史公杨慎因议大礼两次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此后,他往返必在泸州落脚,沿途经过赤水卫所、摩尼所、雪山关、普市驿。在这条驿道上,亲见采皇木民众之艰险、苦不堪言,写下《雪山关绝粒谕从者》《普市》为民鼓与呼。

普市

孤城比屋雪封瓦,

重雾浓岚幂四野。

飘风凹巧回鸢,

凝涸冰槽工溜马。

倦客落日投主人,

冷突无烟炊湿薪。

敢辞白首御魑魅,

眼见木夫尤苦辛。

诗中“凝涸冰槽工溜马”,指皇木伐倒,按尺寸断木,木夫拖运木漕中,顺漕溜滑下山入溪,漂流运出。风雪中木漕中有冰,运木犹如遛马,人随木行。“眼见木夫尤苦辛”,表现诗人对木夫的关切、同情。诗记述的是古蔺州赤水、摩尼、普市、旱溪、落洪一带采运皇木民夫艰苦之状。

为此,杨慎又题《赤虺河行》:

君不见赤虺河源出芒部,

虎豹之林猿猱路。

层冰深雪不可通,

千寻建木撑寒空。

明堂大厦采梁栋,

工师估客穿蒙笼。

此水奔流似飞箭,

缚筏乘桴下蜀甸。

黯淡滟滪险倍过,

海洋流沙争一线。

谁驱乌鹊役鼋鼍,

秋涛夏潦息盘涡。

柏亭云屏济川手,

奠民枕席休干戈。

安得修为夷唐道,

镌刻灵陶垂不磨。

这首诗不仅抨击了皇木政策,而且句句道尽了木夫民工采运皇木之险阻。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朝廷命四川永宁献桅木,以建漕船,吏民深山老林寻木,扰民千里。年至古稀的杨升庵在泸州再次大声疾呼,题《刊木行》:

禹贡刊标木,周官购梓材。

明堂新美奂,营室久昭回。

星使临三蜀,冬卿下九垓。

杏耕南亩辍,株送北山来。

翠险天桥架,丹危石壁开。

赭林搜杞槚,绿野伐条枚。

玄雾猿猱遁,腥风虎豹哀。

舟师凝水次,木客滞云隈。

郑侠图休上,由余辩莫诙。

斯干行楫颂,不数柏梁台。

时有李宪卿向嘉靖皇帝痛陈《采大木行状疏》云:“采伐险远,必待雨水而出。蜀山悬隔千里,排岩深谷,滩急水险,经时历月始达会河。而吏民冒犯瘴毒,林木蒙笼,与毒蛇虎豹错行;万人邪许,摧轧崩萃,鸟兽哀鸣,震天骇地。”(《国朝献征录·左副都御史李公宪卿传》)

从乌蒙大山采下的古樟楠、大杉木,运到溪涧,捆扎成大小木筏,经赤水河、永宁河漂至长江。在河口处重新将小木筏改扎成大木筏,由放筏人凭借一头一尾长梢调整筏头流向,比木船更加危险万分。江上礁石林立,河道曲折,波危浪高,一旦木筏失控、散架,筏毁人亡。杨升庵见到“渔舟晓泛枫香浦,神筏霄乘竹箭流”,感叹不已。他在诗前有注云:“巴江客商贩(运)竹木,筏寅夜而行,至晓则止。谓之神筏。”为什么皇木大筏采取夜行昼宿,而称神筏呢?据城下九河木帮老帮主尹铁藩回忆,其由有二。一是凡朝廷运载木筏,在产地溪河扎牌之时,朝廷督木大臣即发黄旗一面,旗上书有“采办”字样,竖立于木筏之中,以示“皇木”进京,沿江大小船只避让。木筏每五十根用斧印号三根,择其最长大木打印,乃由抚臣督木官运。白天放筏,水流湍急,而江面上下水船,横渡之舟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看到木筏上插有“采办”黄旗,知是朝廷皇木漂至,来不及避让,船筏相撞,死人事常有发生。江岸百姓、船家视皇木大筏为灾星。此情川督具报工部,为木筏不撞民船,引发民怨,改木筏夜行昼停。二是,夜间,上下水商船、民船停靠江岸,木筏畅通无阻,木筏顺流漂移速度加快,便戏称为“神筏”。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候官黄天廉、祝明入摩尼采木。《叙永厅县合志》卷三十八载:“黄天廉祝明两候官入摩尼采木,宴游聚星洞。”

清乾隆五十年、五十六年两任永宁知县的祝万年在《摩尼》诗中云:

要害川南地,摩尼扼吭横。

关浮天际雪,树老柳边营。

地瘠无殷户,时平有废城。

频来劳父老,扶杖又相迎。

祝万年的这首诗,为三百多年前的摩尼地理环境、政治、军事、经济和民生概况作了介绍。

地方文献、叙永文存、古蔺旧志中记载:摩尼,宋元时为西南夷道驿站,明清为川黔边递铺,泸州至毕节、大方、威宁、镇雄的必经之道。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摩尼所筑城,史称“小石城”。城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设卫所衙门、校场、兵营。西门有观音寺,寺壁上建文为鹰题诗:“独立高岗气象豪,闻风百怪自潜消。回何不奋博霄翮,万里江山惜羽毛。”出西门是杉木湾、象山、猴洞、挂旗岩和屯堡,为永宁宣抚司辖地,距叙永城140里。后,摩尼由永宁卫辖,设摩尼二千户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卫为永宁县,隶永宁县赤水分县丞所管,光绪三十四年隶古蔺。

不仅摩尼在明清两朝乃屯兵之所,而且因岳苍山翠,古木参天,杉树成林,楠柏成片,为泸南大木主产地。洪武下诏建蜀王府,永乐建紫禁城,嘉靖、万历修宫殿、寺宇之大木采运于此。银榜挂旗岩为明清皇木主采地。张家坪、周家窝、白杨林、木寨山、安旗屯、危梯屯、转弯堡、烧箕堡、腰屯、黄金榜均为采办皇木遗址。古蔺史学专家何世红在《古蔺文史》中载:“明廷修建皇宫五次来境伐木。明嘉靖二十七年,朝廷建长陵,派黄天廉、祝明等八人入摩尼采木。黑尼猴洞前一株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高耸云天,民众在摩尼驿铺也能看见。这棵大树砍了三年,沉入赤水河三年。运送北京又花三年。砍后古树桩上摆桌席还宽绰有余。今黄金榜村,有当年候爷游聚星洞的题刻为凭。”

2017年4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笔者为寻找盐马、盐茶古道,从叙永走进摩尼古镇,在距镇街几里远的黄金榜村,找到了明嘉靖二十七年时黄天廉、祝明等八位候爷游览猴洞、唱和题刻处。

这是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奇特溶洞。洞在山下,洞口宽敞,洞长五六十米,高三十余米,深二十余米。洞内乳石千奇百怪,石钟乳、石笋、石花、石球、石山、石果,似人似兽,各显风采,宛如童话世界,令人眼花缭乱。洞壁有八处题刻遗迹,摩尼乡亲称为“24通碑”。石刻有的刻在高處,有的刻在低处,有的刻在钟乳石上,有的刻在花岗岩上,字迹与石纹交错,多风化模糊。

2019年9月29日,我邀友朋四五人,再往猴洞考察。明代入洞的小石桥已毁,洞口处运木的山溪已干涸,踏河石入洞寻觅,发现“嘉靖戊午清明谷旦,巡按监察御史朱贤题刻《督木小憩猴洞》”诗;右参议、进士、莆田人黄天廉《侍巡台宴聚星洞次韵》;佥事、进士、进贤人汪集题《石洞奉次朱翁巡台韵》;贵州都司祝明题《侍巡台猴洞宴钦次柏亭汪先生韵》《石洞侍巡台朱及翁宴》二首;朱贤题《石洞用汪全宪韵》六通诗碑。祝明《侍巡台猴洞宴饮次柏亭汪先生韵》诗云:

水色山光在眼前,

步岩陡倚近云天。

花从洞口明晴日,

柳傍山腰拂曙烟。

醉里春风随处到,

坐中秋月几时闲。

龙章伐木勤王事,

咫尺观闱求敢旋。

另一石刻有《侍巡台宴聚星洞次韵》,作者黄天廉,自注“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奉旨川贵督办皇木,住赤水卫摩尼所小石城。戊午三月与诸公侍巡台聚星洞次韵”,诗云:

谁遣洞门石扇开,

使星何意自天来。

已标真景留春驻,

故把新诗取次裁。

瘴疠风驱兰佩好,

弥猴夜伏角声哀。

最怜易煦今心照,

独我参差失永陪。

百丈藤萝绕洞前,

虚明妙景若登天。

灵犀一点凝朝露,

石壁千年散瑞烟。

星聚石间精华爽,

峰到飞来景象圆。

不为明室庚伐木,

何缘马任周旋。

黄天廉以洞开句,道出诗人聚会地点。公为督木而来,记述了办皇木的艰难险阻,历经山猿的哀鸣,瘴气的危难,为朝廷办木,不畏苦累,支撑朝堂新厦。

洞壁上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江浦进士巡按监察御史朱贤于戊午三月清明日题韵《督木小憩猴洞》。诗云:

好留春色上筵前,

且到蓬莱小洞天。

怪石蹲抵眠虎豹,

郁林苍翠起云烟。

含神空寝响初歇,

山月孤高影正圆。

醉里此天神不抹,

臣因王事属周旋。

进士柏亭汪集《石洞侍巡台朱及翁宴》诗云:

攀藤陟蹬到岩前,

一洞分明别有天。

窍灵空中吞日月,

层林深处锁霞烟。

龙珠剥落形犹怪,

莺交欢求语正圆。

肃凛霜威容暂假,

取材酩酊夜忘旋。

世传,洞中石壁上还有无名氏诗文石刻《摩尼小石城》《聚星洞》等。

仔细读识题刻,了解了这段明王朝当年在叙永摩尼一带办皇木的历史。

如今,在川黔边赤水河流域,还流传着《采木竹枝词》云:

朝廷建宫殿,采木入川黔。

征夫百千万,督办上山岩。

虎豹把路拦,老猿叫声哀。

遥见大木在,攀藤砍伐难。

断木拖溜漕,运木脊梁弯。

撬木人呐喊,大木落溪涧。

夏秋水涨时,扎筏漂溪面。

百里无半灶,满目见荒烟。

浪高礁石险,木散魂飞天。

皇木运京都,舍命臣交差。

采运大木事,劳命川黔边。

谁为民呼走,百姓盼清天。

据泸州市林业局实地调查,泸南边现存千年古树2910株,其中一级古树13株,二级古树77株,三级古树2015株。

(题图:摩尼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