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2020-04-06代建周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代建周

摘要:管理会计被公认为是单位进行业财务一体化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本文在分析目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会计背景下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被公认为是单位进行业财务一体化的最有效工具之一。许多企业不断进行着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创新活动,例如华润集团的6S管理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EVA系统、苏宁的有效产出会计等。相对而言大多數高校对管理会计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在管理会计背景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差距限制了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目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差。从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到中央八项规定、新预算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对财务工作做出了规范化要求,但这些宏观政策往往是强制性、指令性、指导性的,较为笼统,需要高校以此为准绳,制定出适合本校的详尽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然而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并不健全,办事流程并不清晰,可操作性差。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约束,极易出现一拍脑门的决策,不仅容易引发财务风险,更会对高校健康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第二,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执行困难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一环,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不仅是高等学校办学方针在资金分配上的直接体现,更明确了财务状况、管理目标,还把各个部门的业务通过资金的流向串联起来,推动了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发展与紧密联系。但是,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预算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理念较为落后,预算中存在较多问题。

第三,科研经费监管不严,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环境和人才配置决定了高校承担着大部分政府和企业的研发任务,享有大量科研资金,科研经费管理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往往更重视科研课题的数量以及经费的金额,重申报、重立项,而轻管理、轻使用。轻管理,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粗放,科研信息不透明,同业监督不够;项目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对科研经费公共属性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刻意隐瞒与合作单位、人员的利益关系,存在以办公费、交通费、劳务费等名义套取科研资金的现象,极易造成科研腐败。轻使用,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导致随意调整预算的问题普遍存在,甚至存在预算与支出悬殊太大无法结题的情况;经费支出报销不规范,比如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非项目支出从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结题不结账,长期挂账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四,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操作不透明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部分高校没有按照事业收入的4%-6%足额提取经费,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其次,部分高校操作不规范、不透明,有的甚至拿助学金、困难补助送人情;再者,部分高校提取的学生资助经费连年结余,滚存数额巨大,导致一方面教育办学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存量资金闲置,不利于高校资金的盘活。

第五,报账难,财务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把报账分解为三个部分:报销人员、报销软件、核算人员。首先,报销人员,尤其是新进教职工与学生,不了解财务政策、报销流程和审批手续,一份报销单据,从封面的签字审批、收款账号的填写、发票的粘贴签字,到差旅费封面、出差审批表、领款单等附件的签批,再到补助的计算,每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错误或遗漏,造成报销单不能一次完成,引起其情绪上的不满,认为报销难。其次,财务报销软件,近年来从无到有,为报销人员和核算人员带来了高效和便捷,但是依旧存在缺陷,最直接的,就是软件运行不够稳定,操作界面不够清晰直接,功能不够全面有效;软件运行不够稳定,操作界面不够清晰直接,给报销人员带来烦躁或者畏惧的情绪,认为报销难;功能不够全面,比如付款方式做不到报销软件和银行网银相关联,报销和付款依旧是两个平台,没有将报销的路径最简洁化,依旧不够智能,信息化有待提高。最后,随着高校资金规模日益庞大,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核算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经常超负荷工作,低质量的原始单据不仅消耗了报销、核算双方的大量精力,拉低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质量,更削弱了核算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人认为“报销难”。

第六,工作量大,培训欠缺,财会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务从业人数却没有长足的增长,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财务人员需要受理的业务成倍增长。长期埋首于事务性工作,不仅造成体力和精神的双重疲惫,降低了服务质量,更使得财务从业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培训,知识储备不足,知识层次得不到提高,无法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会计背景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探索。

在管理会计大背景下,财务部门努力将财务管理工作要重心前移,将会计由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转变,加强与学校各业务部门融合。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财务分析能力,财务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财务部门始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抓质量、上水平、凝特色、聚优势,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强化财经纪律约束要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制定出台《财务制度汇编》,它分为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业务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三大部分。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经济责任、预算管理、核算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建设;业务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岗位职责、经费报销、学生经费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绩效考核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预算执行、校内专项绩效评估等制度建设。

二是加强预算管理,提升科学理财水平要始终将预算工作放在财务管理的重要位置,健全预算组织体系,出台《校内预算实施细则》。统筹各项收入,学校的一切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在预算编制时,努力优化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学校内涵发展。其次要采取召开校长调度会,制定奖惩措施等切实加快预算执行,特别是政府采购预算、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再次是努力做好三年滚动预算编制改革的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三年项目库》,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向内部挖潜,通过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金效率,增强资金对高校发展的驱动作用。

三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进一步保障科研活动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出台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理顺报销程序,明确科研经费可使用范围,统一规范会计科目的使用。其次,科学预算,規范支出,及时结账。项目负责人要合理科学编制预算,预算制定后由财务人员录入报销系统,由此控制项目支出不超范围、不超金额。结题后及时结账,对项目组有规定的结余资金按规定处理,无规定的可以转入自有账户自行支配,对长期无故挂账的项目经费,高校有权按规处理。最后,加强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和报销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强化项目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防微杜渐,从思想认识上杜绝套取侵占科研经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四是收费系统实现智能收费化,提高收费管理水平。第一,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严格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增强收费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第二,高度重视收费政策的落实,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搭建智慧财务收费平台将收费系统与学校教务、后勤等系统绑定,将缴费管理和教学选课、公寓水电等学校业务关联,发挥财务在学校管理中的管控作用,杜绝恶意欠费。

五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行不见面网上报销,提高服务质量。第一,应该将财经宣传整理成文字,落地成册。高校应将基本财务政策、报销流程、封面签批要求、发票要求、何种情况需要何种附件信息表等内容编制成报销指南,印刷成册,发放至学校每一位教职工手中;还应将各会计科目下发生的经常性业务做成报销单、借款单模板,使报销人有更直观的样本做借鉴,提高效率。第二,要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利用报销系统的通知公告功能,及时将新政策、新办法发放至通知公告,消除因信息延时、信息不对等造成的麻烦;将各种常用报销附件信息表,比如差旅费封面、出差审批表、领款单、公务接待审批表上传至报销系统,让报销人员能够从一个平台上完成报销需要的全部手续;充分利用第三方网络资源,建立财务信息交流QQ群、微信群等,加强与教职工的实时交流。

六是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上台阶。“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同样道理,高校事业跨越发展,资金总量越大,越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们,特别是能够胜任管理会计工作的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少。高校要参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直属单位财务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高度重视财会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和尊重财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将财会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专业人才建设规划之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建设。加强管理岗位后备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将骨干力量充实到管理岗位,防止出现人员断层。关心要到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财务工作人员创造宽松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定和聘用上,关怀他们的成长进步;探索建立制度化轮岗和交流制度。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