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肺唾液腺型肿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0-04-06钟淑媛徐坚民金红涛魏晓婷邹锦森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壁黏液原发性

钟淑媛,徐坚民,金红涛,魏晓婷,邹锦森

(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00;2.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原发性肺唾液腺型肿瘤(salivary gland-type tumors,SGT)是一类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肺原发肿瘤的0.1%~0.2%[1]。2015版WHO肺肿瘤分类中将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上皮肌上皮癌及多形性腺瘤归入该分类[2]。SGT中以MEC及ACC较多见。本文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7例原发性肺SGT患者,结合病史回顾性分析其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ghy,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具有完整临床、影像资料的SGT患者17例(MEC 8例、及ACC 9例)。8例MEC均为男性;年龄27~61岁,中位年龄40.5岁;2例体检发现,5例表现为咳嗽、咯血或伴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1例因左肩部疼痛就诊发现。9例ACC中,男4例,女5例,年龄21~77岁,中位年龄49岁;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1例体检发现。

1.2 仪器和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MEC组6例、ACC组7例)。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iCT扫描仪或Brilliance 16层CT扫描仪。患者仰卧位,双手上举,屏气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两侧肋膈角下缘;探测器线宽为128 mm×0.625 mm或16 mm×1.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自动调整。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帕醇注射液 300 mg I/mL或碘佛醇注射液320 mg I/mL)93 mL,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后延迟30~35 s、75~80 s分别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以层厚2 mm、层距1 mm行肺窗及纵隔窗重建。

1.3 图像分析由2位分别具有2 a和30 a CT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已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等处理的CT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密度、强化程度、形态、边界、相邻气道关系和其他征象,如出现分歧,经商讨得出一致意见。病灶位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定义为中央型,位于亚段及以下支气管为周围型;大小于MRP重建图像截取病灶最大径线,并经最大径线垂直层面量取最大横径,以最大径与最大横径比值为纵横比;强化程度在平扫及静脉期同一位置测量病灶实质部分CT值,根据增强后病灶实质CT值的增加进行划分,≤20 HU为轻度强化,21~40 HU为中度强化,41~60 HU为显著强化,>60 HU为超显著强化;形态在轴位和MPR上观察;边界指观察病灶的瘤肺界面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相邻气道关系分为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及管壁浸润型,腔内型病灶位于腔内与管壁相连,管壁无增厚,腔内外型肿块向腔内外不同程度生长,与管壁分界不清,腔外型病灶位于气管壁外,不伴气道阻塞征象,管壁浸润型表现为沿管壁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影,管壁不均匀环形增厚,管腔狭窄;其他征象包括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短径≥10 mm)、血行转移等。转移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无明确病理诊断时采用影像学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CT表现部位:MEC(7例)与ACC(7例)均以中央型多见,MEC仅累及局部气道,以叶段支气管多见(5/8,62.50%),ACC多累及气管及主支气管(6/9,66.67%),其中4例向下级支气管浸润,可累及隆突和双侧支气管。大小:MEC与ACC病灶最大径线多与气道走行相同(MEC:7/8,87.50%;ACC:6/9,66.67%),ACC最大径线及纵横比较MEC大,其中4例(44.44%)ACC纵横比>2。密度:MEC与ACC密度均低于或接近于临近胸壁肌肉,密度多较均匀。强化程度:MEC与ACC均呈渐进性强化,5例(83.33%)MEC呈显著或超显著强化,其中3例(50.00%)静脉期肿瘤实质CT值>100 HU;ACC以轻中度强化多见(5/7,71.44%)。形态:MEC多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6/8,75.00%),无明确毛刺征象;ACC中,4例(44.44%)中央型病灶呈沿管壁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2例周围型及3例中央型病灶呈分叶状。边界:MEC多边界清晰(6/8,75.00%),2例肿瘤阻塞气道与邻近不张肺组织交界不清;ACC中,2例伴肺不张致瘤肺交界面不清,4例(44.44%)沿管壁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相邻气道关系:MEC中,7例中央型病灶均呈腔内(2/8,25.00%)或腔内外生长(5/8,62.50%),5例(62.50%)伴不同程度肺内阻塞性改变(包括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以及黏液支气管征);ACC中,4例(44.44%)环绕管壁侵犯,并沿气管、支气管树纵向浸润性生长,造成气道狭窄,2例呈腔内外生长阻塞气道,病灶起始部可见管腔不规则狭窄,远端见肺不张及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他征象:MEC及ACC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ACC还可出现血行转移(3/9,33.33%),包括肺内、肝脏及全身多处转移。见表1,图1、图2。

表1 17例原发性肺唾液腺型肿瘤CT表现

图1 1例MEC患者CT表现

图2 1例ACC患者CT表现

患者,女,75岁。A:气管壁全周环形增厚并强化;B:右主支气管及右肺上叶支气管管壁增厚,上腔静脉受累;C:斜冠状位示气管、右主支气管及各叶支气管管壁不均匀增厚,气道腔内凹凸不平,癌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2.2 治疗8例MEC:1例要求外院诊治外;6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中1例因心包、胸膜等受累未完全切除肿瘤;1例病灶位于气管壁患者行经支气管镜电凝切除术及氩离子电凝术后,转外院诊治。9例ACC:3例患者要求外院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侵犯右心房未能切除病灶;1例多次行经支气管镜电凝切除术及冷冻治疗术后回当地化疗;1例病灶巨大并全身多处转移,未行手术切除。

2.3 病理8例MEC中,低级别5例,高级别3例,镜下可见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仅1例镜下局部可见钙盐沉积。9例ACC肿瘤细胞呈筛状、管状、实性巢状排列,5例呈管状、筛状排列,其中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另3例血行转移并1例淋巴结转移病例镜下肿瘤细胞呈实性排列,1例镜下可见神经侵犯。

3 讨论

原发性肺SGT来源于气管、支气管壁黏膜下腺体,其组织结构及生物学行为与唾液腺腺体肿瘤类似。通过对17例原发性肺SG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分析,发现该类肿瘤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且有如下特点:MEC主要表现为局限性分叶状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显著强化;ACC多沿气管、支气管壁围管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周围型肺SGT与常见病理类型肺癌CT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但缺乏典型的毛刺征象。

3.1 CT表现由于气道黏膜下腺体主要分布在3级以上支气管,故原发性肺SGT多为中央型,周围型少见,其中ACC好发于气管及主支气管,MEC多位于叶、段支气管[3]。

MEC及ACC虽同为唾液腺源性肿瘤,但其组织学生长特性不同,在CT表现上亦各有特点。本组病例中,MEC多呈局限性分叶状结节或肿块,虽沿气道长轴生长,但纵横比较小,肿瘤边缘清楚,阻塞气道时可引起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或远端支气管黏液栓,与文献[4]报道相符。既往文献[5-6]报道MEC强化程度不一,这与MEC由分泌黏液细胞组成且黏液分泌区血管密集有关,本组病例有5例病灶出现显著或超显著强化,其中3例静脉期CT值>100 HU,而常见病理类型肺癌多呈中等程度强化,提示强化程度有助于两者鉴别。文献[7-8]报道MEC钙化发生率约为25%~50%,与肿瘤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吸收不全有关[4],本组病例CT图像均未见明确钙化显示,仅1例病理可见局部钙盐沉积,可能与本组病例数较少有关。

由于ACC肿瘤细胞在支气管黏膜下浸润性生长的组织学特点,ACC多表现为气道壁的弥漫性不规则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具有围管浸润性生长特点,肿瘤最大径远大于横径。由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少,内含筛孔、腺腔样结构,ACC密度一般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9]。多数ACC呈轻中度强化,考虑为肿瘤细胞间质黏液样变性,血管分布较少所致[10]。本组2例周围型ACC表现为局限分叶状肿瘤,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各1例,1例行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影像学表现与常见周围型肺癌相比缺乏毛刺征、癌性空洞等征象,但鉴别诊断依旧困难,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MEC与ACC均可阻塞气道引起阻塞性炎症及肺不张,MEC较ACC更易伴发气道阻塞征象[11],且较常合并远端支气管黏液栓,本组病例MEC与ACC肺内阻塞征象大致相仿。原发性肺SGT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转移倾向,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常见病理类型肺癌,由于ACC沿血管、支气管、淋巴管扩展的生物学特性,其转移率较MEC高[1]。

3.2 临床与病理文献[1, 12]报道MEC患者50%年龄小于30岁,大多数为30~40岁,ACC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均较常见类型肺癌低,且性别分布均等。但也有报道称MEC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13]。本组病例中8例MEC均为男性,不除外与本组病例数较少有关。原发性肺SGT临床症状与肿瘤部位及气道阻塞程度相关,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缺乏典型表现,故患者常较晚接受诊治。

MEC及ACC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下腺体。MEC由充满黏液的囊肿和肿瘤细胞巢组成,肿瘤细胞巢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无特异性分化的中间性细胞以不同比例组合而成,在病理上根据肿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局部侵袭范围及肿瘤坏死程度可分为低、高级别,以低级别多见[14]。ACC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筛状、管状或实性巢排列,实性分化最差[15],且具有沿黏膜下和周围浸润生长、侵犯神经的组织学特性。本组ACC中4例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排列均为转移病例。

3.3 临床价值MEC与ACC首选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对于出现转移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可行肿瘤部分切除并辅以放、化疗,或直接采取姑息性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肿瘤的部位、生长方式、周围结构侵犯程度及远处转移等密切相关。CT是临床上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CT结合MPR重建出的不同切面的二维图像,可见清楚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与相邻气道关系和周围侵犯情况等,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性:原发性肺唾液腺型肿瘤为罕见病例,本文为小样本研究,病例代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本文为回顾性分析,检查所用的CT扫描仪器及扫描参数未能完全统一,对结果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原发性肺SG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局限性生长及显著强化是MEC的诊断要点,ACC多沿气管壁浸润性生长。虽然该类肿瘤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但CT扫描可清楚反映肿瘤本身及周围受累情况,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管壁黏液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低温工况下不锈钢管壁厚的脉冲涡流检测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大唐鲁北厂2号炉壁温超限及措施的探讨
电厂锅炉水冷管路泄漏的主要原因与相关措施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