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德育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实现路径

2020-04-01许冬生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高中生物

许冬生

【摘  要】生态德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对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德育教育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领悟,实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可持续发展”等德行教育诉求。基于生态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探索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物实施生态德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生态德育;高中生物;教学实施

生态德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对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德育教育影响。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领悟,实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可持续发展”等德行教育诉求。

一、生态德育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实施的作用

生态德育在德育观念上具有革新性,它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道德和德育问题,更注重“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可持续发展”等德行取向。生态德育模式在高中生物学科实施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生态德育将传统的人际德育只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更高远的视野去审视人类行为。而高中生物学科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人与自然。两者的融合具有本质上的契合点,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德育更有积极的实施价值。其次生态德育比较传统的德育教育更为新颖,学生对其兴趣更浓郁,因此接受度也相对提升,这对于教学中生态德育的渗透有积极的帮助。

二、生态德育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实现对策建议

(一)解析生态德育内涵,深化学生认知

理解生态德育的内涵即一方面是教师渗透该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促发学生在生物学科中接受生态德育的前提。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先做好对生态德育的解读,精准而全面的把握住生态德育。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契机导入生态德育,通过讲授法来让学生接触生态德育;其次,教师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原理等来引导学生对生态德育进行了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生态德育。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教师就可以渗透生态德育的内涵。如在导入环节,教师提及如下时政新闻:澳大利亚野兔成灾,起因是一个英国人来澳大利亚定居,带来了数只野兔来打猎取乐,而在澳大利亚的野兔没有天敌,且环境适宜,因此出现了失控化的繁殖。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从中提及——大自然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因此人要尊重自然和种群,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更高远的视野去审视人类行为。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课堂导入时,自然而然的接触到了生态德育内涵。

(二)合理生物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实践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渗透生态德育的保障。在教学设计中,一是教师要有效观察和思考教学内容,寻找可以结合生态德育的内容模块;二是在找到与生态德育契合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德育,促进学生实践,如何设计这一流程才能够让学生更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满足学生探索和实践生态德育的需求。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中,首先教师结合本节课程的内容,在共同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方面融入生态德育的内容。并借助于讲授法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从中理解和正视种族、种群、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达成生物学学科德育目标。

(三)丰富生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

适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如讲授法、实验法、游戏法等。在渗透生态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灵活选择生物教学方法。如在实验法中提及生态德育,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逐步深入对生态德育的理解和感知;再如讲授法中融入生态德育,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保护并敬畏自然等德育内容进行深思。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分小组合作来绘制物质循环图——碳先生的旅行,通过绘制,学生对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了具象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去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和客观性,敬畏生态系统,在自己的活动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去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

(四)增进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参与

沟通是扫清学习障碍的“杀手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与沟通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生态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育,因此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教师要把握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七寸”。如采用问题链来激发学生关注和层层探究下去,最终触摸生态德育的本质;再如设计情境来增加师生语言沟通的频次,在沟通中传递生态德育的内容,实现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串,来提高和学生的互动。如细胞的生命历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细胞的生命过程?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意义是什么等?从细胞生命历程中,你对生命、族与类有怎么样的深刻认知?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引,由细胞知识到生命、族与类,俨然学生已经逐层深入的理解生态德育。

总之,生态德育建立在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之上,是在新时代下同生物学科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融合的产物。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析生态德育内涵、合理生物教学设計、丰富生物教学方法、增进师生教学互动四种方法来具体促进生态德育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实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贤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学校德育实施途径.[j],天津教育,2020(22).

[2]黄健梅,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黄健梅.[j],高考,2018(22).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高中生物
“翻转课堂”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