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04-01陈鹏张玲玲代倩朱荣刚沈令斌赵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陈鹏 张玲玲 代倩 朱荣刚 沈令斌 赵宁

摘要:在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以“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正成为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文章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视角,以《光电子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以实现在对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光电子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050-03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在2015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明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前进方向,指出在改革的道路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规模,促进产教融合,突出办学特色。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全面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落实育人理念,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通过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使各类课程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1]。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进思政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金陵科技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例,探索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路与方法,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的應用型人才提供思路。

二、应用型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

对于课程思政,过去国内教育并没有明显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进行融合,达到协同育人的格局,让思政教育从思想政治课程的小循环走向各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大循环。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一是高校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没有树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没有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二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思政课程(显性课程)与专业课程(隐性课程)的关系;三是专业授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不足,导致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处理好育才和育德的关系。2005年,上海率先推进“学科育德”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把德育融合到每一门课程中,落实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有序地融进各学科。上海市在2014年将德育理念引入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转移到课程思政。自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起,全国各高校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参与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式和路径。如姜守帅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以机电工程专业课程为例》一文中针对应用型本科机电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2]。

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根本教育任务,高等学校应抓住专业课程教学这个阵地,鼓励引导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努力把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扭转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3]。

三、《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探索

《光电子学》是一门光学和电子学交叉形成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光电子技术则主要研究物质中的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及能量相互转换过程并应用于信息探测和其他技术范畴。《光电子学》课程作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系统和全面地向本科生阐述了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以及光电子系统中器件的原理与结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光电子技术的总体框架,了解光电子学新兴的技术和应用[4]。

本文是在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以金陵科技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子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挖掘该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围绕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结合光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专业特点以及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要求等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案的修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引导机制的完善、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办法的健全等措施,形成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深入挖掘《光电子学》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和内涵,将德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同向,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拓展和深化,使学生既能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把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一)《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1.修订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知识获取目标和情感体验目标。通过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明白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并将钻研精神、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个人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

2.修订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融入教学实践中,将钻研精神、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个人品格的提升融入教学实践中。

3.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授课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好引导和示范,同时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4.与负责学生思政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时交流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实施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学生思想上的反馈,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需求和问题制定改善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光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理论,把握光电系统以及光电子器件的构造和原理,了解光电子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为将来从事光电技术方向的科研、开发和应用工作打下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观察、想象、思考、判断、推理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个人品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勤奋钻研的科学观。

(三)《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课程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重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素养。而思政教育是在心灵上培养学生,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成为服务社会、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人才。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光电子学》课程中,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个人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实践,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身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切实获得价值感和专业认同感。然而《光电子学》专业课程知识点较难,理论和公式较多,在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和思政教学素材不能物理焊接,更不能简单地堆砌。因此如何在学生学习较难的专业知识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化学反应,以及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价值认同的引导方式、引导类型和评价方法等是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难点。

(四)典型教学案例

1.在讲解光电技术的知识点时,通过介绍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告诉学生中国在光电子技术研究领域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热情及为国争光的热情。

2.在讲解光学基础知识与光场传播理论规律时,告诉学生,一个符号错误会导致方程推导错误,所以在写公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严谨。让学生通过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3.在讲解光电探测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时,介绍大师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例如爱因斯坦曾对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艺术帮助他开拓无限的想象力,从而使得他在物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4.在讲解激光技术和光电显示技术时,通过对激光技术和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介绍,进而引出我国激光和光电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国家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快速崛起,建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对重点内容记笔记,课后作业不得抄袭,培养学生学术诚信,以及刻苦钻研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学风。

6.在进行专业课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动手能力、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实验思考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总结与反思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的,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政教育意识,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搜集思政素材,修订原教学大纲,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容,细化教学环节,实施案例教学,完善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学生培養成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姜守帅.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以机电工程专业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9,8(04):65-66,81.

[3]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1):125-128.

[4]李培丽,施伟华,邹建华,蒋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光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3(31):47-49.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Photoelectronic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HEN Peng,ZHANG Ling-ling,DAI Qian,ZHU Rong-gang,SHEN Ling-bin,ZHAO Ning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