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激发探究兴趣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2020-04-01

辽宁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教学内容历史

肖 蓉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对于教师而言,面对新课标、新学情,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加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教师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设置精彩纷呈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也是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体现。那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调动,而导入的成功与否是这个环节的第一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段新颖精彩的导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开始,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连续性。比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述三国历史时,就会在一个内容讲完之后利用一两分钟时间对下一节要讲的内容做一个点拨,留一个悬念,让观众觉得意犹未尽。在第二个内容开讲之前也会回顾前面的知识,让观众觉得就算前面的知识记不清也不妨碍对这节知识的理解,不会出现思路的断层,从而能够专心的接受本讲知识。可见,一个好的开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以一个动人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把故事的情节和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有效链接,并在结尾处留一两个小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得到加强。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不要太长,三五分钟就好,太长的故事一方面会打乱课堂的时间安排,也容易使学生的兴趣下降。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如联系时事、播放视频资料、讲成语故事等。

二、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精彩的导入激起学生好奇心之后,如何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继续,这是教师接下来要处理好的任务。好奇心就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人的好奇心一般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始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使教学一步一步慢慢展开。这一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使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问题的答案。

为了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如播放视频、设计对白、设置问题、再设情景、幽默诙谐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改变世界的工业文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电视剧中的穿帮镜头”制作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一闪而过的古装剧镜头中寻找一系列现代文明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发现这些古装剧中会经常出现直升飞机、手表、电线杆、矿泉水瓶等不属于那个年代物品的穿帮镜头。

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学生发现的问题联系到工业革命上面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发现的这些“穿帮物品”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虽然直升飞机、手表、电线杆、矿泉水瓶等这些事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了解,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新颖的,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引人入胜的探究问题

仍以“改变世界的工业文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相应的调整,接着刚才的内容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之后抛出一系列的问题: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创造都和哪个国家有关?学生在略加思考之后可以得出答案(英国)。之后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或者美国?进而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资源、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是英国人太聪明了还是其他国家的人太笨?从而引导学生侧重从客观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英国的基本情况,如英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历史古迹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经过这样简单的过渡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生产出大量的工业品,而英国人口有限,根本不可能消费那么多的工业品,那么这些工业品该怎么处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卖到外国去。”“这样就突破了国内市场的局限,有利于什么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国际市场)。”“其他欧美主要国家对英国发展也很嫉妒,他们该怎么办呢?”从而把问题引到工业革命的扩展上来。

四、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悬念

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有很多续集,每部电影在最后都用一个简单的画面为之后的续集做铺垫,让观众对电影情节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接下来的情节更加期待。可见,在情节的结尾留下一定的悬念,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当然也应该使用这些好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在学习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教师可以回顾导入,让学生找出在一系列穿帮镜头中还有哪些工业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没有出现,它们又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以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做铺垫。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教学内容历史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工业革命的扩展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