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者炎性因子、NRS评分、皮质醇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

2020-03-31陈清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羟考酮皮质醇盐酸

曹 妍 应 颖 陈清娟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318050)

腹式子宫切除术是子宫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的创伤疗法[1]。该手术切口较大,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往往会出现剧烈的术区疼痛而引起患者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故临床常使用镇痛药缓解患者疼痛[2-3];而理想的止痛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4]。盐酸羟考酮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给药后起效时间短,且镇痛时间较长。本研究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NRS评分、皮质醇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镇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手术指征明确;②无手术禁忌证;③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或Ⅱ级;④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患恶性肿瘤;④患有精神系统类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麻醉诱导前15min,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0.1 mg/kg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两组均静脉注射给予依托咪酯注射液(0.2 m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4.0 μ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待患者自主呼吸消失且下颌松弛后插入气管插管,术中给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丙泊酚4~8 mg/kg/h+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h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连接镇痛泵0.20 mg/kg地佐辛+2.00 μg/kg舒芬太尼+0.50 mg托烷司琼镇痛。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术后12h及24h时炎性因子水平、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皮质醇水平以及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P物质;免疫功能指标包括T细胞CD3+、CD4+、CD8+以及CD4+/CD8+。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min、术后12h及24h时采集外周血取血清用于炎性因子、皮质醇、免疫功能指标的检测,其中IL-6、TNF-α和P物质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皮质醇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D3+、CD4+、CD8+以及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RS评分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76例。对照组年龄(45.3±10.7)岁(31~63岁);子宫肌瘤1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宫颈原位癌9例。观察组年龄(44.7±11.2)岁(32~61岁);子宫肌瘤1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宫颈原位癌9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67.5±9.4 min)和术中出血量(105.6±14.1ml)与观察组比较(64.8±7.3 min、108.5±16.4ml)比较无差异(t=1.398、0.827,P=0.166、0.411)。

2.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时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皮质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时皮质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皮质醇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5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时NRS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2h和24h,NRS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皮质醇水平及NRS评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时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本组麻醉诱导前15min时比较 P<0.05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创伤较大,往往造成术后强烈疼痛[5]。而手术、创伤、疼痛等有可能刺激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炎性因子、应激激素、疼痛介质等水平升高[6]。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到患者预后,还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7]。由于术后的疼痛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因此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来缓解疼痛。

以往研究认为[8-9],超前镇痛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化,减少炎性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盐酸羟考酮属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抑制内脏性疼痛向中枢传导的作用,主要用于缓解围手术期中重度疼痛[10]。炎性因子介导了外周致敏和中枢致敏,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12h和24h的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说明手术创伤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而麻醉诱导前15min给予盐酸羟考酮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上升程度更低;另外,术后12h和术后24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羟考酮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同时也一定程度说明了炎性因子与疼痛的可能关系。

手术创伤、疼痛、炎症反应均会刺激中枢神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分泌大量的皮质醇等应激激素[12]。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12h和24h的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水平更低。这一结果与盐酸羟考酮的镇痛作用相吻合,说明盐酸羟考酮能够通过缓解患者的疼痛来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阿片类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复杂。而不同的阿片类药物抑制免疫功能的程度不同[13-15]。手术创伤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的异常,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CD3+、CD4+、CD8+细胞均减少,CD4+/CD8+降低,但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创伤可导致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未见差异,说明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不会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炎性因子和皮质醇水平,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羟考酮皮质醇盐酸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