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上下牙角度恢复及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

2020-03-31贾颖颖

黑龙江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齿槽牙根种植体

贾颖颖

河南省职工医院口腔科,郑州450000

牙齿畸形是对口腔功能和面部发育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临床多采用正畸治疗,通过矫正装置调整颜面骨、牙齿、颌面神经肌肉的不协调,促使口颌系统平衡、稳定和美观[1]。在行正畸治疗时,支抗是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是支持矫正牙体引起的发作用力,传统支抗包括固定舌弓、颌间牵引等,但因疗效不稳定,口腔舒适感差,现已无法满足患者要求[2-3]。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因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位置灵活选择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对空腔正畸患者上下牙角度恢复及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拟行口腔正畸患者125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观察组男28例,女35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36±4.68)岁;分型:38例双牙弓前突,25例牙列拥挤。对照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87±4.74)岁;分型:36例双牙弓前突,26例牙列拥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正畸治疗者;②无口腔黏膜病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进展期牙周炎者;②牙槽骨异常者;③精神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具体方法:指导患者佩戴杭州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口外弓,牵引力为300 g/侧,佩戴时间≥8 h/d,每月复诊1次对加力进行调整。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具体方法:选用2 mm×10 mm不锈钢微型种植体,患者用0.02%氯已定漱口后,行局部浸润麻醉,微型种植体的植入部位选择在膜龈结合部位或偏向牙根2~3 mm处,用黄铜丝标记,确定牙根位置、形态正常后,切开牙槽黏膜植入微型种植体,置入角度与骨面垂直,拍摄X线片确定微型种植体与牙根结合正常后,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患者1月复诊1次,定期更换链状橡皮圈。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上下牙角度: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利用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测量上颌切牙倾角、上齿槽座角和下齿槽座角并对比。(2)骨保护素: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复查时,对支抗周围牙槽骨取样,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骨保护素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下牙角度

治疗前,两组上下牙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颌中切牙倾角、下齿槽座角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上齿槽座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上下牙角度恢复情况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上下牙角度恢复情况对比()

时间治疗前组别对照组(n=62)观察组(n=63)tP治疗后 对照组(n=62)观察组(n=63)tP上颌中切牙倾角(°)6.78±3.21 6.82±3.61 0.065 0.948 12.14±4.56 26.68±5.27 16.484 0.000上齿槽座角(°)-0.16±0.28-0.15±0.30 0.193 0.848-0.73±0.52-1.92±0.55 12.426 0.000下齿槽座角(°)0.38±0.23 0.39±0.22 0.248 0.804 0.71±0.45 1.42±0.47 8.625 0.000

2.2 骨保护素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骨保护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骨保护素水平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骨保护素水平对比()

组别对照组(n=62)观察组(n=63)tP治疗前0.11±0.03 0.10±0.04 1.579 0.117治疗后1个月0.12±0.04 0.13±0.03 1.583 0.116治疗后2个月0.12±0.04 0.15±0.02 5.316 0.000

3 讨论

正畸治疗是治疗牙齿畸形的主要方案,其实施基础是颌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及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其主要目的是矫正牙齿至正常位置,从而避免引发其余口腔疾病,提升患者咬合功能和美观效果,而支抗控制是决定正畸治疗结局的关键[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上颌中切倾角、下齿槽座角及上齿槽座角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微型种植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口外弓加强支抗,分析其原因在于微型种植支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负荷性。骨保护素又被称为破骨细胞抑制因子,是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诱导受体,与之结合可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减少骨吸收,保护牙槽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骨保护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可能是因为微型种植体在植入时对邻近的牙根和牙周组织具有一定损伤,因此在植入前需通过X线片明确牙根的形态和位置,确定植入的方向及位置,避免造成损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骨保护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微型种植支抗对牙周组织刺激减小,骨保护素表达水平提高。因此,相较于传统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具有以下优点:(1)种植体的体积极小,操作简便,对植入部位周围神经和血管无压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灵活植入,减少对牙周组织影响,同时充分拓展手术医师的操作空间,扩大了治疗适应范围;(2)微型种植体可在确保患者口腔结构符合解剖原理的情况下得到更高的稳定性,符合患者骨性结合要求,具有较好的应力作用,减轻患者出现磨牙移位;(3)种植体支抗取出方便,无需麻醉,只需消毒后直接旋出,并且在取出后留下的空洞可迅速被血液凝结成的血块填充,一定程度上阻碍微生物侵袭,减少感染发生[6-7]。对患者行微型种植支抗时需注意地是保持饭后的口腔卫生,尤其是注重清理种植体与拉簧衔接处,该处极易留存食物残渣,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症,故术后患者需保持饭后漱口的习惯并用冲洗器械清洁种植体支抗外周[8]。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手术医师水平不一,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需纳入大样本量研究,以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在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有助于矫正上下牙角度,提高骨保护素表达水平,保护牙槽骨。

猜你喜欢

齿槽牙根种植体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分析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分析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设计
基于谐波分析的永磁电机齿槽转矩抑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