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流行音乐,让音乐课堂别具一格

2020-03-30吴晓艳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小学音乐学生

吴晓艳

【摘  要】  在创造与想象的世界中,音乐的本质更容易凸显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流行音乐中感悟到课堂的魅力。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和谐课堂的构建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而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流行音乐可以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和谐、课堂更灵动、学生的思想更积极健康。

【关键词】  流行音乐;小学音乐;学生

曾遂今教授认为,音乐的内容符合一定时期大众的心理需求并能够被大众接受,这样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它具有平民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音乐课程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课堂设计更加符合当代的音乐教育理念。流行音乐作为学生喜欢的音乐,可以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不但可以拓展音乐学习的外延,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去欣赏音乐,获得审美情趣。教师要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利用流行音乐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流行音乐的渗透策略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意在使音乐课堂教学能呈现出新的气象。

一、巧妙利用流行音乐,导入课程

小学生对于音乐课有着莫名的期待,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教授一些乐理知识,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流行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的情感。音乐课程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情趣才能逐渐得到发展。导入环节对音乐学习非常重要,学生的注意力需要集中,情感需要调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大有裨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每日一歌”“流行音乐大比拼”“寻找流行与经典”等多种活动,这样新鲜的导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在《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流行音乐来导入新课。这首歌曲中主要用的乐器是葫芦丝,这是传统的民族乐器,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借助流行音乐引入课程:“同学们,今天我们接触的乐器是葫芦丝,其实中华民族有很多乐器可以让我们欣赏,我们都熟悉《蒙古人》这首歌,它就是用马头琴来演奏的,我们还熟悉周杰伦的《双截棍》,它用的就是二胡和小锣。今天你们一定要好好欣赏这首歌曲,感受葫芦丝的魅力。”这种方式引入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引入对于学生学习音乐作品具有积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希望被教师关注,都渴望获得表现机会,学唱流行歌曲可以使学生感到轻松,而且还能充分地展现自我。因为喜欢,所以更用情;因为热爱,所以更投入。

二、恰当选择流行音乐,体验律动

流行音乐有着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比较好把握,适合大众演唱,节奏清晰,甚至随着音乐节奏我们能够轻松地律动起来,每个人的情绪都会被感染。在小学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流行音乐来帮助学生体验律动,律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感受音乐的情感。教师可以找一些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作品与学生一起律动起来,营造欢快、活泼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学生理解音乐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律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节奏中随意律动,让全体成员都参与其中。

例如,在《祝你快乐》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这首曲子的旋律,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快乐的情绪。为了使学生产生律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打击乐器的魅力,例如让学生先去欣赏《小苹果》,因为这首歌他们非常熟悉,旋律也很活泼,学生们听到这样的曲子就会不自觉地律动起来。“现在我要换旋律了呦,看看谁能转换律动的节拍,跟上音乐的节奏,跳起来。”学生们在《祝你快乐》的曲子中欢快地跳着。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心情飞起来了。

流行音乐节奏感强,这样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律动是非常有益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学生爱上在音乐中表现自我。

三、精心挑选流行音乐,培育品格

小学生音乐课程作品中有很多对学生开展美育的作品,音乐课程不仅是艺术课程,更是培育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阵地。在这个阵地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真善美,使其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流行音乐中有很多与所学音乐作品主题一致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那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学生,培育学生优秀的品格。关于母爱的、关于友情的、关于励志的,这些在流行音乐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利用好这些元素,用积极的思想去感染学生,这将是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快乐的孩子爱唱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思想品质。快乐是每个孩子的追求,在快乐和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美好,音乐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乐观心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它能给你带来快乐,让你在歌唱中懂得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什么。在这之前,我想先让你们听一首熟悉的歌——《不想长大》!”学生们被这首流行歌曲吸引住了。“是啊,我们都不想长大,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我们将来就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快乐而又坚强。”学生们在学习这首歌曲后,我又让他们去欣赏《蜗牛》《听妈妈的话》《隐形的翅膀》等,让他们去关注自己的成长之路,当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要像蜗牛一样不放弃,听妈妈的话,做一个暖心的小孩。

當前的小学音乐课本中所选择的内容是有限的,为了使学生能够懂得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教育意义,可以合理渗透流行音乐,将流行音乐作为有效的补充,使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

四、合理引入流行音乐,拓展外延

音乐的世界没有尽头,在音乐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放飞自我,感受美妙旋律,体验美好的情感。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整节课都是满满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大都是学唱一首歌曲。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音乐广度。音乐教学需要拓展,可如果拓展的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那么就会使其兴趣减退,选择流行音乐中的作品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和深化,不仅能让学生兴味盎然,而且还会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

例如在《冬天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抒情的基调,律动感特别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在美丽的冬天,我们更能懂得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冬趣。”学生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了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春天在哪里》进行拓展和创编,“同学们,学习了有关冬天的歌曲,那么你们记得这首有关春天的歌曲吗?这个旋律熟悉不熟悉?你们能不能利用这首歌曲来为冬天也写一首歌呢?”学生们都很积极,因为《春天在哪里》中熟悉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加上有了对冬天的感悟,创编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流行音乐进行创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活起来,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为课堂增添无尽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融入、渗透流行音乐,这不仅是基于学生主体论的教学理念,更是基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培育理念。流行音乐的节奏感强,可以使学生体验律动,还可以引入流行音乐进行创编活动,让音乐课堂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珂.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96-97.

[2]初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J].小学生(中旬刊),2019(10):50.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小学音乐学生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学生写话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